三年级上册语文-22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语文-22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7 22: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析句,领悟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3.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情感,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过程】
自带粉笔(白、绿、黄、橙)、扩音器、贴画、u盘。课前画两棵树、插翻页器。?
课前交流:?
师:细心的孩子们,谁来说说这个教室和你们平时上课的教室有什么不同??
生:教室很大/后面坐了很多听课的老师。?
师:你们的观察很仔细!我们开始上课吧!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古诗(幻灯片2)?
师:请看大屏幕,读一读吧!?
师:真好听!再用你善于观察的眼睛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都有鸟。?
2、师:是的,古代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是如此的和谐美好,鸟儿是如此的灵动,它为自然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带来了清脆的歌声,也给现代著名诗人牛汉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板书:贴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
师:伸出小手跟老师书空课题。(板书:父亲、树林和鸟)齐读课题。?
师:词语也是有温度的,就像这样,师范读,再读一遍。有进步!?
3、师:我们先来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吧!(幻灯片3)同学们推荐一位朗读小能手来为我们读读作者简介。牛
汉,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出生于山西省。他的大部分作品多托草木以言志,借鸟兽以抒情。被誉为“拥有孩子般心灵的诗人”。?
二、检查预习?
1、师:课前布置大家预习了,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拿出预习卡,我们来交流交流。?
2、出示预习卡。(幻灯片4)?
a、我把课文读了(?)遍,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本文共有(??)个自然段。?
c、我能读准以下词语。?
d、我能读好以下句子。?
3、师:你把课文读了几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学习课文的基础。?
4、师:这篇课文的段落比较多,数清楚了吗?本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3个)。?
5、师: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幻灯片5)不着急,我们已经预习过了,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有没有你觉
得非常难读的词,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指名1-3个学生说。跟着他读两遍。?
师:老师也有一个词语要提醒大家,它是一个形声字,去掉口字读南,加上口字,仍然读喃。左形右声,
齐读两遍。?
师:一起把这些词语读一读吧。?
6、师:要是把这些词语放进句子中,你们还能读好吗?(幻灯片6)信心满满!?
师:第一句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走过。指名读?
预设一:连这么生僻的字都能读好,真了不起!?
预设二:这两个字的确有点生僻,看着拼音,现在会读了吗??
师:滹沱河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但老师带来了它的照片,想不想看?(幻灯片7)滹沱河的发源地在作
者的家乡——山西。你们看!多么清澈的河水,多么茂密的树林,多么美好的黎明,?齐读。(幻灯片8)?
师:读得真好!下一句(幻灯片9)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指名读?师:你读得很准确,像这样的长句子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呢?老师送你们一个小妙招!?
根据意思划出它的停顿,就能读好,就像老师这样——边读边在白板上划停顿线。?
师:注意恰当的停顿,齐读。?
(幻灯片10)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师:用同样的方法,把这句话读好,齐读。?
师:同学们掌握了读长句子的方法,现在就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用心感受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读完后,
对以下句子作出判断。?
三、细读文本?
1、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父亲是个怎样的人?你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吗?我们一起来?
师: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同意吗?加上你的动作告诉老师,同意√,不同意×?
师: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这是文中的句子,你们读得很仔细。?
师:这三句话在文中并没有出现,都是同学们通过阅读体会到的,你们很会提炼信息。?
师:老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父亲是不是猎人呢?等我们细细读完课文,这个疑问自然就会解开!?但无论是与不是,父亲都很善于观察、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你们同意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呢?(幻灯片12)请小组合作,寻找依据,并在旁边写下你的读书感受。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为三分钟,现在开始。?
2、师:我们来交流。?
生:父亲是个很善于观察的人,我是从课文第3、4、5自然段感受到的。?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幻灯片13)?
师:哪些词语让你有这种感受??
生: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师:你关注了父亲的动作,你能做一做父亲的动作吗?其他同学读,你来做动作。?师:老师发现这位同学不止望了一次,他关注了哪个词?指名(望了又望)?
也不止闻了一次,他关注了哪个词?指名(闻了又闻)?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吗?当我们反复想,可以说(想了又想),反复听,可以说(听了又听)。?师:父亲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预设一:雾蒙蒙的树林?
师:作者在介绍树林的时候不仅用了雾蒙蒙,还用了一个词(幽深)?
这就是形容词的连用,介绍了一种事物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预设二: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师:作者用了几个词来描写树林?(2个)能去掉其中的一个吗?(不能)?
师:两个形容词的连用描述了一种事物的两个不同特征。?
师:(幻灯片14)我们在光线充足的树林里都未必能发现鸟,而父亲却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有了什么
发现??
生:林子里有不少鸟。?
预设一:你读出了喃喃的语气,喃喃是怎样地说?(小声地说)?
预设二:你读得很正确,请关注这句话的提示语,圈出喃喃,喃喃是怎样地说?(小声地说)?师:喃喃还可以是怎样地说??
生:轻声地……?
师:父亲为什么要小声地说??
生:因为父亲生怕惊动鸟。?
师:你的好朋友在认真做作业的时候,你会惊动他吗??
师:可见父亲把鸟当作朋友一样,尊重它。?
师:同学们,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合作读读这段话,可以吗??
师引读:为了不惊动林中的小鸟,父亲小声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为了林中的鸟儿更加自由自在,父亲轻声细语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师:真好!父亲生怕惊动鸟,是想保护它们。(板书:护)?
师:而我有没有发现鸟呢?(没有)?
师引读: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师: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这里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反衬出父亲的确很善于观察。?
3、师:父亲说林子里有不少鸟,而我什么也没发现,你能在文中找到一个词语来形容我此时的表情?
吗?(茫茫然)(幻灯片15)?
师:“茫”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你们觉得是哪种?(2)?
师:你们已经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真棒!(板书:联系上下文)
?师:而父亲的表情是怎样的?(凝神静气的)?
师:这句话写出了“我”与父亲神态的对比。?
师:除了对比,这句话里也有形容词的连用,让我们透过生动的语言感受父亲的全神贯注。?齐读。?
师:父亲全神贯注地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他望到了什么??
生: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幻灯片16)?
师:刚才我们用了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课文,这段话里你抓到了哪些关键词体会父亲很善于观察??
预设一:仔细?
师:我仔细地找,都没有找到动着的叶子,那说明父亲找得(更仔细)。描写父亲的句子中你有没有发现??
生:一棵树、一根树枝。?
师:你的学习能力很强!?
师:他闻到了什么?
?生:“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幻灯片17)
?师:说说你们的体会。?
生:从“轻声、生怕惊动”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爱护鸟。?
师:透过词语你感受到父亲的情感,真了不起!?
生:父亲闻到了鸟味,而我只闻到了草木气息。?
师:你能抓到这处对比的句子。?
师:细心的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浓浓的苦苦的,这是形容词的连用。点击?
师:这是第几次出现这种句式了?
这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作者牛汉多次使用形容词的连用,使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美感。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
师:读得很好!我们也可以用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我们的生活,来试试吧!(幻灯片18)?生:望着-------?的------的大海,我无比激动。?
师:写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听了你创作的句子,老师对无垠的宁静的大海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师:还想不想说?(幻灯片19)?
生:看着这只-------的------?的小鸟,我满心欢喜。?
师:你写出了小鸟的两个特征,我们一起来读读他创作的句子。以后在作文中多写这样的句子,你们也能
成为像牛汉这样的诗人!?
7、师:父亲闻到了鸟味,那鸟有什么气味呢??
生: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师:你闻到了鸟的热气?
生: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师:你闻到了鸟的湿气?
生: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师:你甚至感受到了它的呼吸。父亲闻到了鸟的热气、湿气,可见他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师:(幻灯片20)让我们像鸟儿一样,置身于这茂密的幽静的树林中,呼吸着清新的纯净的空气,深深地
吸一口气,师、男生、女生、齐读。?
师:真好听!读完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刚才读得太投入,还没缓过神来,是吗??
生:鸟很自由、快活/鸟要准备歌唱了。?
师:你也和父亲一样,是个懂鸟的人。(板书:懂)?
8、师:这不仅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可是父亲在快活的同时也在担心,父亲担
心什么??
生:因为这个时候鸟儿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幻灯片21)?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为什么?”我惊愕地问。?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师:你走进了父亲的心里。由此可见,父亲不仅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还深知它的弱点。文中在第一自然
段写道“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作为一个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人,会怎样说出这句话?指名读。?
师:听完他的朗读,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难过、伤心、担忧?
师:你为谁难过??
生:小鸟刚刚度过了一天中最快活的时刻,就惨死在猎人的枪下,所以我难过。
?师:你只是为鸟儿难过吗?你还为谁而难过??
生:父亲,因为父亲一生最喜欢鸟,鸟被猎人打死了,所以父亲会很难过。?
师:除了为父亲感到难过,你还会为谁感到难过??
生:树林。因为鸟儿死了,树林也就没有了活力。?
师:你们已经走进了课文,走进了父亲的内心世界!?
师:作者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心里掠过了一阵沉重,但是难过之余,作者却很高兴,他高兴什么??
生: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幻灯片22)?
师:父亲了解鸟,却不伤害鸟指板书。学到这里,你还认为父亲是个猎人吗?不是,因为——?
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师:正因为父亲尊重生命,(板书:尊重生命),所以——?
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师:正因为父亲热爱自然,(板书:热爱自然),所以——?
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师:这样的父亲又怎么会是个猎人呢??
师:我也为此高兴,可见我也和父亲一样,(尊重生命、热爱自然)。?
四、总结?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聆听了一曲人与自然指板书和谐相处的赞歌。让我们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珍惜大自
然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保护它们,做它们的朋友吧!?
2、师:(幻灯片23)课后摘抄文中生动的句子,再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并阅读《老人与海鸥》和《珍珠鸟》这两篇文章,相信你们会有很深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