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华沙之跪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标要求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的原因。
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
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
【名人眼中的二战】
探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材料二: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耳曼人必须以战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趁势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材料四:绥靖政策是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凡尔赛和约》加深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重要原因:绥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
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付东方……
思考:希特勒所说的“西方”、“东方”分别指谁?
由此可见,他的战争计划是怎样的?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
波兰
英法等
苏联
1、二战的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击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闪电战:突然袭击发动战争,以大量快速兵团和新式武器,闪电般地催毁对方的抵抗能力。
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
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
波兰落后的骑兵
德国的空军部队
“闪电战”的德国坦克
材料二: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策,以为希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宣而不战”。德波战争期间,法军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战。英国迟至10月间才派远征军到法国。波兰孤军作战。
材料三: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的地区。
材料一: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了波兰,4小时征服了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法国人民为法军溃败
达拉第被囚而哭泣
1940年6月22日,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建立了维希政权。
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
上帝要他灭亡,
首先要他疯狂。
在1940年6月,贡比涅森林的那节车厢里,将会雪耻德国在一战的失败,在同样的车厢里,现在是反过来接受夙敌法国投降的时候了。还没进车厢的希特勒居然兴奋的跳起了吉格舞(奥地利的一种民族舞蹈)。
希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了。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钳制住皇家空军。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架次,向英国投弹6万吨,造成英国军民伤亡近9万人,100多万栋房屋被破坏。英国以及损失915架飞机的代价,击落敌机1733架,英德双方飞行员的损失比例是1:6。
我要向下院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挫败了德国的计划,丘吉尔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V”字手势一直到今天,它都是人们成功的信念、胜利的象征……
英国首相丘吉尔
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向何处去?
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已在西线得手。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德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2、战争的扩大——苏德战场:德国突然进攻苏联
材料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结果: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斯大林
莫斯科保卫战海报
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损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这些人员的损失不可估量。
材料 美国地理位置特殊,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因为历史地理等诸方面的因素,美国国内一直流行一种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情绪。不为欧洲人打仗、“坐视狂热的、堕落的欧洲人自相残杀”的观念在普通老百姓中根深蒂固。
材料中所说的美国远离这场战争了吗?是哪个国家让美国卷入了这场战争?
没有。日本
1941年9月,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Pearl Harbor)
——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联合舰队在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率领下,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当日,日本在2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突然袭击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
珍珠港事件直接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入反法西斯国家行列。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
3、战争的进一步扩大(最大规模)——太平洋战场:日本偷袭珍珠港
山本五十六: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兵们,他不无忧虑地重复着他曾经说过多次的那句话:
“我们不过是
唤醒了一个沉
睡的巨人!”
《联合国家宣言》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轴心国
反法西斯联盟
正义的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从图上“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中等国国旗,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团结了起来,这种局面的形成源于当时签订了什么文献?有何意义?
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都保证不与法西斯国家合作,不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4、走向联合——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单是空袭斯大林格勒就先后出动了飞机10万架次,投掷炸弹100多万枚,把市中心炸成了废墟。
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
苏军——开始战略进攻,并掌握了主动权。
德军——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德国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5、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每一座楼房都是一个碉堡,苏军士兵顽强地打击敌军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
妇女们也拿起武器保卫城市
苏军坚守斯大林格勒苏军防御阶段战役,是整个战役最为艰苦的阶段。苏联人的拼命抵抗让德军束手无策,德军团长威廉 霍夫曼在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反攻)
小测试
1、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一位英国政治家曾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反映了英国当时考虑的是( )
A.英国无力帮助波兰维持独立
B.英国想壮大德国实力以保持欧洲的均势
C.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D.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D
2、罗斯福曾在“炉边谈话”中说:“如果我们今天尽全力去支援正在反击轴心国进攻的国家,那么合众国卷入战争的可能性就小得多;而如果我们默许他们的失败,屈从于轴心国的胜利,那么我们必将成为下一阶段战争中的攻击对象。”当合众国成为攻击对象时( )
A.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出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结束
B
3、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B.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D
4、《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面貌大为改观,在这以前,德、意、日掌握着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动权,它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进攻的时间、地点,在军事上、心理上占有优势。这表明,《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B.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C.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势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全球规模
C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1945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
◆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
◆决定建立联合国
◆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为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德、日法西斯的灭亡。
积极作用:
内容:
概况:
7、走向胜利——重要会议
“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苏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进行磋商,苏联提出了包括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
外蒙古
消极作用:
出卖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体现了大国强权主义色彩。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在波茨坦会晤。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8、战争结束
广岛
长崎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在毛泽东号召下,发起对日的最后一战。
胜利原因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3.各国军民英勇奋战。
......
胜利的原因
根本原因
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绿色)的共达52个国家
反法西期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比轴心国集团占明显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60多个国家
参战人口 10.5亿 20多亿
作战区域面积 400万平方千米 2200万平方千米
动员武装力量 7000万人 1.1亿人
材料一:
据统计,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亿。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这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
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在非洲,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材料二:
德国纽伦堡审判
日本东京审判
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冲突还在......我们如何看待战争?
从2011年3月叙利亚内战爆发,经历了整整七年战火,曾经的“ 天堂之国”早已变成废墟。
叙利亚人民永远看不见孩子长大后的样子 ,
只能对着尸体一遍遍重复:
“再见,宝贝再见。”
政治力量博弈之下,是付出惨重代价的平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
2.经过
5.影响:
1939.9,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全面爆发:
(2)规模扩大:
(4)转折:
(5)结束:
19451.6 ,德国突袭苏联5
1941.12,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1943,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5.9.2 ,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彻底粉碎了,彻底结束了,促进了,对维护……。
4.性质: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6.启迪:
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3)进一步扩大:
3.胜利的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