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复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8 07:3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教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完成日期
课型
复习
课题
第六单元复习
主备人
使用日期
授课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近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使学生牢记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产生对侵略者的憎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全民族团结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本单元用三课的篇幅来介绍抗日战争这一重大体裁,比较简略,如何将单个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脉络是个难点。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分组讨论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出示复习目标(1分钟):
明确复习范围,点明复习重难点,指出本课复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生:回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内容,整体把握本节课的复习范围。
第二步:复习导入(1分钟)
抗日战争概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第三步:归纳记忆(自查互记,15分钟后抽查。)
学生复习课文,依据表格在课本上标出重点和疑点,同桌合作解决疑难,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归纳总结:1、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事件名称
时间
地点
影响(意义)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师:根据课标要求,随机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旧知掌握的情况。
生:根据自己记忆回答问题,遇到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查阅课本识记。
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日本:
全面侵华 企图三个 继续扩大 进攻
月灭中国 侵略 南京
事件:
( ) ( ) ( ) ( )
1937年7月 8月 9月 12月
中国:
全民族抗 激发全国 国共第二 国民政府
战 人民斗志 次合作 迁都重庆
师:出示直观图示,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生:根据图示填注重点事件的名称,回忆事件的具体内容及历史影响。
3、两个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名称
时间
概况
意义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生:互相提问,自主温故内容。
师:巡视,检查复习效果。强调: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打了败仗,但是,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为建立巩固的大后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牵制了大量日军,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敌后
战场 平型关大捷
的抗 主要战役
战 百团大战
生:利用接龙形式回答问题,巩固记忆。
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生:明确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全民族坚持抗战事例
4、抗日
战争 为抗战最后 军事
的胜 胜利奠定基
利 础 政治
抗战胜利原因及历史意义
师:出示课程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个整体认识。
生:边读边回忆内容,对抗日战争有一个全面认识。
第四步:拓展探究(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问题1】论从史出, 以史为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以卢沟桥的名义》
材料二 “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太同坊。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口口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
请回答:
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袈”的? 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问题2】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
阅读材料:
“在渝期间,吴伯雄一行出席了首届“重庆·台湾周”开幕式,并先后参观了西永微电园、某国际知名企业重庆分中心、渝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城、人民大礼堂、渝中半岛夜景以及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日月光广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宋美龄旧居、特殊的历史渊源,蓬勃发展的势头,迷人的夜景,给访问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5月29日《重庆日报》
请回答: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实现两次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请问,重庆与中国国民党有怎样的“特殊的历史渊源”?
(3)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具有怎样的伟大历史意义?
【问题3】觅历史足印
阅读下列材料
“从19世纪后半叶起,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先后践踏了中国大片土地,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重要城市,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下列问题:
请列举你所学过的日本所发动的侵华战争。你能列举一下日本侵略者所犯的暴行吗?
(2)你能说一下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哪些吗?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能列举一下敌后战场上一些重要的军事行动吗?
第五步:巩固小结(2分钟)
面对九一八事变,我们要做的是铭记于心,勿忘国耻!要“月圆更怀强国志,知耻长谋福康安!”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逝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第六步:当堂达标(独立完成)
详见试卷,每题10分,共100分。

个人修订





教学反思
复习课不是知识点的背诵,而是注意整合提升,让学生整体把握本单元的线索,每次复习都是一次提升,每次复习都能有新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