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课件+练习): 选修6 环境保护 第二讲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课件+练习): 选修6 环境保护 第二讲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9-27 17:23:00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1.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其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中国淡水短缺的原因及对策1.原因
(1)自然原因: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时间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协调。
(2)人为原因:人口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利用不当,水污染、水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节水意识淡薄,水价较低。
2.主要解决措施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1.煤炭的开发与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随着化石燃料濒临耗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优缺点如下表所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解析】 (1)图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其次为石油,均为矿物能源,利用过程中会产生硫氧化合物、氮氧化物气体、废渣等废物,进而会导致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加强、酸雨等问题。(2)利用水能发电需修建大坝,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水库建成以后,会对河流径流、库区地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答案】 (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解析】 (1)由图中经纬度及河流水系特点可确定图示地区为珠江流域。甲位于珠江口,乙位于北部低山丘陵区。故甲地环境保护应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河口湿地为主。乙地以保护植被,水土保持为主。再联系两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分析原因。(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主干知识,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 (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海水的倒灌。
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
1.(2009年烟台模拟)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
(1)根据图示内容,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我国经济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以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图为背景,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原因分析。正确读图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东南沿海为丰水带,依次向西北地区过渡到缺水带,从而可得出水资源分布的规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第(2)题,由图可知,缺水带和少水带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些区域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第(3)题,我国的过渡地带,工农业比较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供给不足,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地处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3)我国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过渡地带,尤其是华北地区。
原因:该地带河流径流量较南方多水带和丰水带要少得多,但该地带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且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污染严重。
2.(2009年盐城调研)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节能减排是我国近期工作的重要任务。读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开采过程中容易引发    地质问题,造成   和      污染。21世纪教育网
(2)图示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有哪些优势?
(3)简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
【答案】 (1)塌陷(崩塌或滑坡) 水源 固体废弃物
(2)减小了运输压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能源利用多样化;增加了就业机会。
(3)减小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开发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森林;加强国际合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适度控制高能耗工业的规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工业等。(答3点即可)
3.(2009年南通调研)在农牧交错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易导致大面积土地退化或沙化;在依靠灌溉的绿洲地区,上游不合理的用水和扩耕,会造成下游绿洲的消亡。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38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图为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目前,我国耕地形势严峻,其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
(2)导致我国耕地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耕地数量急剧减小;人均耕地面积锐减;耕地质量退化
(2)灾毁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答对3点即可)
(3)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进灌溉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依法保护耕地(答对4点即可)
4.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石油心脏地带”,距离油气来源较近的地区叫做“内需求月型地带”,距离油气来源较远的地区叫做“外需求月型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区,位于图中“石油心脏地带”的有    。
A.中东(主要是波斯湾沿岸国家)
B.拉美(墨西哥、委内瑞拉等)
C.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D.俄罗斯
E.亚洲(中国、印尼等)
F.北美(美国、加拿大等)
G.西欧(英国、挪威等)
(2)“石油心脏地带”内的国家油气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对比关系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美国国内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为什么还要将其列入“外需求月型地带”?
(4)我国位于油气地缘经济格局的         地带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油气供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和这个矛盾?
【答案】 (1)ACD
(2)生产量大于消费量21世纪教育网
(3)美国经济发达,石油需求量大,中东石油质优价廉,掠夺海外石油资源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战略方针。
(4)内需求月型地带及石油心脏 ①加强勘探工作,开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②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强同中亚、非洲、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的合作,进口其石油;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④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⑤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写出其中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