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2讲义资料,复习补习资料:20传感器及其应用(原理及典型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2讲义资料,复习补习资料:20传感器及其应用(原理及典型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08 16: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感器(原理及典型应用)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常见的传感器有哪些。   2.了解一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了解传感器的应用模式,能够运用这一模式去理解传感器的实际运用。   4.了解传感器在生活、科技中的运用和发挥的巨大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传感器
1.现代技术中,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化为电路的通断。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感受的通常是非电学量,如压力、温度、位移、浓度、速度、酸碱度等,而它输出的通常是电学量,如电压值、电流值、电荷量等,这些输出信号是非常微弱的,通常要经过放大后,再送给控制系统产生各种控制动作。传感器原理如下图所示。
3.传感器的分类
常用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效应进行工作的。根据测量目的不同,可将传感器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三类。
物理型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电阻、电压、电容、磁场等)发生明显变化的特性制成的,如光电传感器、力学传感器等。
化学型传感器是利用能把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化学量转换成为电学量的敏感元件制成的。
生物型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的特性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传感器,生物或生物物质主要是指各种酶、微生物、抗体等,分别对应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等。
要点二、 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大小这个电学量,一般随光照的增强电阻值减小。
要点诠释:光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硫化镉在无光时,载流子(导电电荷)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能变好。
要点三、 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
1.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明显。如图为某一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要点诠释:
(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增加的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2)热敏电阻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
①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来测量温度、控制温度和元件、器件、电路的温度补偿。
②利用非线性特性完成稳压、限幅、开关、过流保护作用。
③利用不同媒质中热耗散特性的差异测量流量、流速、液面、热导、真空度等。
④利用热惯性作为时间延时器。
2.金属热电阻
有些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样的金属也可以制作温度传感器,称为金属热电阻。
要点诠释:
热敏电阻或金属热电阻都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但相比而言,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而热敏电阻的灵敏度较高。
要点四、电容式传感器 霍尔元件
1.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器的电容决定于极板正对面积、板间距离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如果某一物理量(如角度、位移、深度等)的变化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那么,通过测定电容器的电容就可以确定上述物理量的变化,作这种用途的电容器称为电容式传感器。
如图甲所示是用来测定角度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动片和定片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引起极板正对面积的变化,使电容发生变化,知道的变化,就可以知道的变化情况。
如图乙所示是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在导线芯的外面涂上一层绝缘物质,放入导电液体中。导线芯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个极,导线芯外面的绝缘物质就是电介质。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引起正对面积发生变化,使电容发生变化。知道的变化,就可以知道的变化情况。
如图丙所示是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待测压力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的时候,膜片发生形变,使极板间距离发生变化,引起电容的变化。知道的变化,就可以知道的变化情况。
如图丁所示是测定位移的电容式传感器。随着电介质进入极板间的长度发生变化,电容发生变化。知道的变化,就可以知道的变化情况。
2.霍尔元件
(1).如图所示,在一个很小的矩形导体(例如砷化铟)薄片上,制作四个电极,就成为一个霍尔元件。

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2).霍尔电压,其中为比例系数,称为霍尔系数,其大小与薄片的材料有关。
(3).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

霍尔元件是利用霍尔效应来设计的。一个矩形半导体薄片,在其前、后、左、右分别引出一个电极,如图所示,沿方向通入电流,,垂直于薄片加匀强磁场,则在间会出现电势差,设薄片厚度为,方向长度为,MN方向长度为,薄片中的带电粒子受到磁场力发生偏转,使侧电势高于侧,造成半导体内部出现电场。带电粒子同时受到磁场力和电场力作用,当磁场力与电场力平衡时,间电势差达到恒定,此时有

根据电流的微观解释

整理后得

令,因为为材料单位体积内的带电粒子个数,为单个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它们均为常数,所以

与成正比,这就是霍尔元件能把磁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原因。
要点五、力传感器
1.应变式力传感器
(1)组成:由金属梁和应变片组成。

(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弹簧钢制成的梁形元件右端固定,在梁的上下表面各贴一个应变片,左梁的自由端施力,则梁发生弯曲,上表面拉伸,下表面压缩,上表面应变片的电阻变大,下表面电阻变小。越大,弯曲形变越大,应变片的阻值变化越大。如果让应变片中通过的电流保持恒定,那么上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大,下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小。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输出。外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就越大。
2.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

如图所示,当待测压力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可使膜片产生形变,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如果将电容器与灵敏电流表、电源串联,组成闭合电路,当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电流表有示数。
要点六、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1.话筒的作用
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电容式话筒
(1)原理:如图所示,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和固定电极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源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于是电阻两端就输出了与声音变化规律相同的电压。

(2)优点:保真度好。
3.驻极体话筒
(1)极化现象:将电介质放人电场中,在前后两个表面上会分别出现正电荷与负电荷的现象。
(2)驻极体:某些电介质在电场中被极化后,去掉外加电场,仍然会长期保持被极化的状态,这种材料称为驻极体。
(3)原理:同电容式话筒,只是内部感受声波的是驻极体塑料薄膜。
(4)特点: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灵敏度高,工作电压低。
要点七、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
1.温度传感器:
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均可制成温度传感器,它可以把热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自动控制。
2.电熨斗的构造
如图所示。

3.电熨斗的自动控温原理
内部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如图所示,其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常温下,上、下触头应是接触的,但温度过高时,由于双金属片受热膨胀系数不同,上部金属膨胀大,下部金属膨胀小,双金属片向下弯曲,使触点分离,从而切断电源,停止加热。温度降低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重新接通电路加热,这样循环进行,起到自动控制温度的作用。
注意:熨烫棉麻衣物和熨烫丝绸衣物需要设定不同的温度,此时可通过调温旋钮调节升降螺丝,升降螺丝带动弹性铜片升降,从而改变触点接触的难易,达到控制在不同温度的目的。
4.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5.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原理图,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当声波使金属膜片振动时,连接在膜片上的线圈(叫做音圈)随着一起振动。音圈在永磁铁的磁场里振动,其中就产生感应电流(电信号)。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振幅和频率的变化由声波决定,这个电信号经扩音器放大后传给扬声器,从扬声器中就发出放大的声音。

【典型例题】
类型一、热敏电阻的特性
例1.如图所示,为定值电阻,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A.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思路点拨】运用热敏电阻特性解决问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特性以及电路的动态分析。与灯并联后与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阻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变小,灯两端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两端电压减小,故C正确,其余各项均错。
【总结升华】牢记热敏电阻特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不一定减小,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举一反三:
【 传感器(原理及典型应用)例2】
【变式】如图是一火警报警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报警器两端的电压的变化情况是( )
A. 变大, 变大 B. 变小, 变小
C. 变小, 变大 D. 变大, 变小
【答案】B
【解析】出现火情时温度升高, 减小,总减小, 总增大,减小,减小,减小,正确答案为B。
类型二、光敏电阻的特性
例2.如图所示,、为定值电阻,为小灯泡,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到上的光强度增大时( )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中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答案】AB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光敏电阻的特性以及电路的动态分析。当光强度增大时,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见的减小而减小,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路端电压减小,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A项正确,D项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两端电压增大知,两端电压必减小,则中电流减小,故B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则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总结升华】牢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例3.(2019 南昌期中)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m/s
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m/s
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
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
【答案】BC
【解析】从乙图可以知道:每间隔1秒的时间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而在这一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了两个工件之间的距离,所以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故A错误B正确;传送带每小时传送的距离为:s=vt=0.2×3600m,工件个数为:个,C正确D错误。

举一反三:
【 传感器(原理及典型应用)例1】
【变式】(1)如图是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的示意图,其中是 ,中的主要元件是 。
(2) 自动计数原理是: 。

【答案】(1)发光仪器;光敏电阻 (2)见解析
【解析】(1)发光仪器;光敏电阻
(2)光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射向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供给信号处理系统的电压变低;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射向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供给信号处理系统的电压变高,这种高低交替变化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就会自动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数字,实现自动计数功能.
类型三、霍尔元件的特性
例4.如图所示,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导体,放在磁场中,当导体中通有电流时,导体的上、下表面的电势的关系为( )

A. B. C.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了霍尔效应的形成原因。霍尔效应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做定向移动形成的,根据左手定则,电子受到向下的洛伦兹力作用,向板运动,则板剩下正电荷,所以。
【总结升华】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是电子,电子向板聚集,板剩下正电荷。
例5.(2019 昌平二模)电动自行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其速度控制是通过转动右把手实现的,这种转动把手称“霍尔转把”,属于传感器非接触控制。转把内部有永久磁铁和霍尔器件等,截面如图(甲)。开启电源时,在霍尔器件的上下面之间加一定的电压,形成电流,如图(乙)。随着转把的转动,其内部的永久磁铁也跟着转动,霍尔器件能输出控制车速的电压,已知电压与车速关系如图(丙)。以下关于“霍尔转把”叙述正确的是( )
A.为提高控制的灵敏度,永久磁铁的上、下端分别为N、S 极
B.按图甲顺时针转动电动车的右把手,车速将变快
C.图乙中从霍尔器件的左右侧面输出控制车速的霍尔电压
D.若霍尔器件的上下面之间所加电压正负极性对调,将影响车速控制
【解析】由于在霍尔器件的上下面之间加一定的电压,形成电流,当永久磁铁的上下端分别为N、S极时,磁场与电子的移动方向平行,则电子不受洛伦兹力作用,那么霍尔器件不能输出控制车速的电势差,故A错误;当按图甲顺时针转动把手,导致霍尔器件周围的磁场增加,那么霍尔器件输出控制的电势差增大,因此车速变快,故B正确;根据题意,结合图乙的示意图,那么永久磁铁的N、S极可能在左、右侧面,或在前、后表面,因此从霍尔器件输出控制车速的电势差,不一定在霍尔器件的左右侧面,也可能在前后表面,故C错误;当霍尔器件的上下面之间所加电压正负极性对调,从霍尔器件输出控制车速的电势差正负号相反,但由图丙可知,不会影响车速控制,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考查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霍尔转把”结构图,理解霍尔器件能输出控制车速的电势差与什么因素有关,注意图丙中电势差的正负,不会影响车速。
类型四、电容式传感器
例6.如图所示:
(1)图甲是_______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_______。
(2)图乙是_______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_______。
(3)图丙是_______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_______。
(4)图丁是_______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_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几种常见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图甲是角度的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当动金属片旋进的角度不同时,电容器的正对面积不同,电容器的电容不同。
(2)图乙是液体的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导电液体相当于电容器的一个极板,当液体深度发生改变时,相当于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发生改变,电容器的电容也随之改变。
(3)图丙是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当作用在一个电极的压力改变时,金属片的形状也发生改变,两极板的距离发生改变,电容器的电容也发生改变。
(4)图丁是位移的电容武传感器,其原理是和物体固定在一起的电介质板,当物体发生一小段位移时,插入两极板间的电介质发生变化,导致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
【总结升华】电容式传感器体积小、反应灵敏,是一种多功能传感器,可用来做压力、转角、位移、压强、声音等传感器。
举一反三:
【 传感器(原理及典型应用)例3】
【变式】图甲是测量 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 _________
图乙是测量 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图甲:角度;动片与定片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引起正对面积的变化,通过测出电容的变化,测量动片与定片间的夹角。
图乙:液面高度;发生变化,金属芯线和导电液体组成的电容发生变化,通过测定的变化,可以测量液面高度 的变化。
类型五、力传感器的应用
例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的滑块,滑块可无摩擦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传感器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在前,传感器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的示数均为。(取)

(1)若传感器的示数为,的示数为,求此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的示数为零?
【思路点拨】两轻弹簧相同,左弹簧伸长多少,右弹簧就缩短多少。传感器上所显示出力的大小即弹簧对传感器的压力,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此即为弹簧上的弹力大小,亦即该弹簧对滑块的弹力大小。
【答案】(1),方向向前 (2),方向向后
【解析】本题是力传感器在实际中的一个应用。传感器上所显示出力的大小即弹簧对传感器的压力,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此即为弹簧上的弹力大小,亦即该弹簧对滑块的弹力大小。
(1)如图所示,依题意,左侧弹簧对滑块向右的推力,右侧弹簧对滑块向左的推力。

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得。
与同方向,即向前(向右)。
(2)传感器的读数恰为零,即左侧弹簧的弹力,因两弹簧相同,左弹簧伸长多少,右弹簧就缩短多少,所以右弹簧的弹力变为,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负号表示方向向后(向左)。
【总结升华】两轻弹簧相同,左弹簧伸长多少,右弹簧就缩短多少,弹簧上弹力变化大小相等。
举一反三:
【 传感器(原理及典型应用)例5】
【变式】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和原理的示意图如图示,沿导弹长度方向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个质量为的滑块,滑块的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

(1)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点的距离为,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 )
A. 方向向左,大小为
B.方向向右,大小为
C.方向向左,大小为
D. 方向向右,大小为
(2)若电位器(可变电阻)总长度为,其电阻均匀,两端接在稳压电源上,当导弹以加速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与滑块连接的滑动片产生位移,此时可输出一个电信号,作为导弹惯性制导系统的信息源,为控制导弹运动状态输入信息,试写出与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1)D (2)
【解析】(1)略 (2),,所以



类型六、声传感器的应用
例8.动圈式话筒和磁带录音机都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图甲所示是动圈式话筒原理图,图乙所示是磁带录音机的录音、放音原理图,由图可知:

①话筒工作时磁铁不动,线圈振动而产生感应电流
②录音机放音时变化的磁场在静止的线圈里产生感应电流
③录音机放音时线圈中变化了的电流在磁头缝隙处产生变化的磁场
④录音机录音时线圈中变化的电流在磁头缝隙处产生变化的磁场
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动圈式话筒和磁带录音机录放音的工作原理。话筒的工作原理是声波迫使金属线圈在磁铁产生的磁场中振动产生感应电流,①正确。录音时,话筒产生的感应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在录音机磁头缝隙处产生变化的磁场,④正确。磁带在放音时通过变化的磁场使放音头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电路后再送到扬声器中,②正确。
【总结升华】清楚声传感器的原理是解题关键。
举一反三:
【 传感器(原理及典型应用)例4】
【变式】唱卡拉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 .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 .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 .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答案】B
类型七、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例9.在家用电热灭蚊器中,电热部分主要元件是元件,元件是由钛酸钡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于这种特性,元件具有发热、保温双重功能。对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②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③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不变
④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和之间的某一值不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思路点拨】注意分析图象信息,把握变化规律,并结合所学物理规律进行分析讨论。
【答案】D
【解析】当电热灭蚊器温度由升到的过程中,电阻器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其电阻随之减小,由于加在灭蚊器上的电压保持不变,灭蚊器的热功率随之增大,当时,达到最大。当温度由升高到的过程中,增大,增大,减小;而温度越高,其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差别也就越大,高于环境温度的电热灭蚊器的散热功率也就越大;因此在这之间的某一温度会有,即电热功率减小到等于散热功率时,即达到保温;当,,使温度自动升高到;当,,使温度自动降为,实现自动保温。
【总结升华】对给定图象的题目,注意分析图象信息,把握变化规律,并结合所学物理规律进行分析讨论。
例10.(2019 枣庄校级月考)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工作的。如图实-9-17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9.0 V,内电阻不计;G为灵敏电流计,内阻R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R的温度等于20℃时,电流表示数I1=2 mA;当电流表的示数I2=3.6 mA时,热敏电阻的温度是________℃。
【答案】120
【解析】从图乙查得t=20℃时,R的阻值为4kΩ
由E=I1(R+Rg)得:
当I2=3.6 mA时,设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则
从图乙查得此时对应的温度t2=120℃。
【总结升华】分析新情景题目,应注意把握题目中的条件,包括图中的信息。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霍尔元件能转换哪个物理量( )
A.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
B.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
C.把力这个力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
D.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
2.关于传感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2019 延边州校级期中)在电梯门口放置一障碍物,会发现电梯门不停地开关,这是由于在电梯门上装有的传感器是( )
A.光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声音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4.下列关于电子秤中应变式力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变片是由导体材料制成的
B.当应变片的表面拉伸时,其电阻变大;反之,变小
C.传感器输出的是应变片上的电压
D.外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值也越大
5.关于光敏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B.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射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
C.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射时,载流子较多,导电性良好
D.半导体材料硫化镉,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
6.对热敏电阻,正确的叙述是( )
A.受热后,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
B.受热后,电阻基本不变
C.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反应快,而且精确度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在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经常装有自动于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
A.改变湿度 B.改变温度 C.改变磁场 D.改变电容
8.如图所示,将一光敏电阻接人多用电表两表笔上,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用光照射光敏电阻时,表针自左向右的偏转角度为;现用手掌挡住部分光线,表针自左向右的偏为,则可判断( )

A. B. C. D.不能确定
9.如图所示是一个测定液面高度的传感器,在导线芯的外面涂上一层绝缘物质,放在导电液体中,导线芯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极,把这两极接入外电路,当外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说明电容值增大时,则导电液体的深度h的变化为( )

A.h增大 B.h减小 C.h不变 D.无法确定
10.(2019 海淀区模拟)传感器是自动控制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已经渗透到宇宙:开发,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以及家庭生活等各种领域,下图所示为几种电容式传感器,其中通过改变电容器两极间距而引起电容变化的是(  )

A.测位移 B.测深度 C.测压力 D.测角度
11.如图所示,铜板放入垂直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即磁场垂直ABCD平面向里),当铜板中有图示电流流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面的电势高于面的电势
B.ABCD面的电势低于面的电势
C.面的电势高于面的电势
D.面的电势低于面的电势
12.如图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作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镀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面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导致话筒所在电路中的其他量发生变化,使声音信号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

A.距离变化 B.正对面积变化 C.介质变化 D.电压变化
13.唱卡拉OK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黏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14.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15.如图甲所示是一个霍尔元件,其大小仅为普通发光二极管的五分之一左右。霍尔元件是一个四端元件,其中AC端输入控制电流,BD端输出霍尔电压,可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来检测。
如图乙,将霍尔元件的BD端与多用电表的最灵敏的50μA电流挡相连(由于霍尔电压很小,把它直接加在电流表两端,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就可以知道电压的变化。也可用数字多用电表直接测量霍尔电压),电源E(6 V~12 V)与可变电阻R(470Ω)串联后连到霍尔元件的AC端,用以输入控制电流,R的滑动端置于中间位置。将条形磁铁的磁极靠近霍尔元件H,观察多用电表指针读数的变化。

保持霍尔元件H与条形磁铁磁极的相对位置不变,改变R的大小,再观察多用电表指针读数的变化。由此得出,霍尔电压与________有关。
16.(2019 武汉校级期中)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在自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温度、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通常是电学量),例如热传感器,主要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用热敏电阻R1作为传感器制作的简单自动报警器原理图。则
(1)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铃响,开关应接在________(填“a”或“b”)。
(2)若使启动报警的温度提高些,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17.(2019 上海二模)如图所示是饮水器的自动控制电路。左边是一个在水温较低时对水加热的容器,内有密封绝缘的电热丝发热器和接触开关S1。只要有水浸没S1,它就会导通;水面低于S1时,不会加热。

(1)Rx是一个热敏电阻,低温时呈现高电阻,右边P是一个 (选填“与”、“或”、“非”)逻辑门,接在0~5V电源之间,图中J是一个继电器,可以控制发热器工作与否,Ry是一个可变电阻,低温时Rx应_______(选填“远大于”、“远小于”)Ry;
(2)请阐述饮水机的自动加热原理 。
三、解答题
18.在奥运会上,运动员参加蹦床项目的比赛。假设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出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rn/s2,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物理量能否求出,如能求出,写出必要的运算过程和最后结果。

(1)运动员的重力;
(2)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
(3)运动员跳起的最大高度。
19.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控制水温的装置,加热电路的两端P、Q应接在触头a、b之间还是c、d之间?热敏电阻两端M、N应接在哪两个触头之间?

20.某学生为了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受到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人端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上物体,即可测得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
现有下列器材: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0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请完成对该物体质量m的测量。

(1)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画出完整的测量电路图。
(2)简要说明测量步骤,求出比例系数|i},并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m。
(3)请设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根据霍尔元件工作原理,载流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漂移,形成霍尔电压,,所以它将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故B正确。
2.【答案】B
【解析】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传感器,其他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如金属氧化物氧化锰就可以制成温度计,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传感器不但能感知电压的变化,还能感知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的变化,所以选项C错误。
3.【答案】D
【解析】电梯门碰到人或者其他障碍物时,受到障碍物的作用力,所以电梯门上装有感知这个作用力的传感器即压力传感器。
4.【答案】BD
【解析】应变片多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故选项A错。当应变片拉伸时,其电阻变大,B对。传感器输出的是上、下两应变片上的电压差,并且随着外力的增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就越大,故C错,D对。
5.【答案】ABD
【解析】硫化镉随着光照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由它做成的光敏电阻随着光照增强,电阻变小。
6.【答案】AC
【解析】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其电阻值减小,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反应快,而且精确度高。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导线芯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极,类似于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相当于两极正对面积发生变化,会引起电容的变化。与平行板电容器类比可得,导电液体的深度h增大时,导线芯和导电液体正对面积增大,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大。故选项A正确。
10.【答案】C
【解析】A、这是可变电容器,通过改变电介质,来改变电容器的电容,故A错误;
B、图示电容器的一个极板时金属芯线,另一个极板是导电液,故是通过改变电容器两极间正对面积而引起电容变化的,故B错误;
C、是通过改变极板间的距离,改变电容器的电容,故C正确.
D、图示电容器为可变电容器,通过转动动片改变正对面积,改变电容器的电容,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铜板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它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向偏。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声传感器的应用。这个声传感器可归到电容传感器中。由题意,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则金属层和金属板间距离改变,即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改变,故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变化,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B
【解析】膜片振动时,带动金属线圈运动,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D
【解析】在t1~t2内,I变大,阻值变小,压力变大,小车做变加速运动,A、B均错。在t2~t3内,I不变,压力不变,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错,D对。故正确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5.【答案】输入电流
【解析】改变R的大小会观察到,电流越大,霍尔电压越大,所以霍尔电压与AC端输入电流有关。
16.【答案】(1)a (2)左
【解析】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图乙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将与弹簧相连的金属导体向左吸引,要使报警器所在电路接通并报警的话,开关应接在a。要实现温度更高时,即热敏电阻阻值更小时才将报警器电路接通,应该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调大,即P向左移动。
17.【答案】(1)与;远大于(2)见解析
【解析】(1)当水温较低和水浸没S1,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QC之间才有高电压输出,发热器才会工作,故P应是与逻辑门。Rx是一个热敏电阻,低温时Rx应远大于Ry。
(2)饮水机的自动加热原理是:当水温较低时,Rx阻值较大,A为高电势,且有水浸没S1,B也为高电势,则QC之间才有高电压输出,电磁继电器有电流通过,将吸动S2闭合,发热器工作。
三、解答题
18.【答案】(1)500 N (2)40 m/s2 (3)5 m
【解析】本题中的隐含条件:由图中可知重力的大小、弹力的最大值以及运动员从离开蹦床到回蹦床经历的时间。
(1)由图可知G=500 N。
(2)由图可知,运动员受到的最大弹力Fm=2500 N,故。
(3)由图可知,运动员从离开蹦床到回蹦床经历的时间为t总=8.7 s-6.7 s=11.5 s-9.5 s=2 s,运动员上升阶段与下落阶段经历的时间均为,故。
19.【答案】P、Q应该分别接在触头a、b之间 M、N应分别接e、f
【解析】P、Q应该分别接在触头a、b之间。同时,M、N应该分别接e、f,其工作原理是:当水温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电磁铁中电流增大,吸引力增大,使衔铁被吸下,a、b断开,使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当水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热敏电阻温度减小,阻值增大,电磁铁中电流减小,吸引力减小,衔铁被弹簧拉上去,使a、b之间连接,加热装置开始加热,从而实现水温控制。
20.【答案】见解析
【解析】(1)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电压采用分压接法的目的是让电压可调范围尽可能大。

(2)测量步骤:①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零。②将质量为m0的砝码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0。③将待测物体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1,由U0=km0g得,测得U1=kmg,所以。
(3)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本题属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
①因电源电压不够而输出电压调不到零。
②待测物体质量超出转换器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