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古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学校改革的目标,我校的版画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和文化;
2、了解版画的相关知识与制作过程,学习用粉印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体验版画学习的乐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随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结构及评价体系已经做了全面改革。儿童版画的制版与印刷工具、材料和艺术方法都有了极大的拓展变化性,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了解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由于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学习方式,在《新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不但不会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版画的创作过程,对于儿童来说,是一门图画和手工的综合课程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创作中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粉印版画的方式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进行绘制实践。让版画将绘画和手工制作融为一体,使孩子得到全方位培养和锻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粉印版画的方式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粉印版画制作中刻版的方法和印制过程中颜料使用的厚薄呈现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忆导入
1、回忆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乌塔和白塔,并简单介绍
(通过了解福州的乌塔和白塔,感受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复习上节课内容:塔的基本结构以及外形特征
(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学生对塔的了解)
二、深入探究,导入新课
版画的制作过程:画稿——刻版——印制
(一)出示上节课学生画稿作业
(请生点评,注意构图,线条的粗细,疏密的变化)
(为接下来的刻版做准备,了解线条的选择与取舍)
(二)刻版的方法:用自制竹签,依照画稿的线条在版面上刻下凹痕,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视频示范展示)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讲解)
(三)印制的步骤 (视频示范操作)
1、先将选好的纸张用夹子固定在版的一端
2、根据纸张,选择颜料(黑卡添加白色颜料)挤在调色板上,将胶磙在调色板上来回滚动,使其表面颜料均匀,再将胶磙在刻好的版面上来回滚动,使版面均匀受色(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注意颜料的厚薄),将纸张盖回板上,在相应的位置均匀按压,使颜料转印到纸张上,可重复印制,直至色彩饱满。
3、换边,注意不移动版的位置,以免影响画面效果。
4、重复步骤至印制完成。
(四)实践操作
(师巡视指导点评讲解)
三、作业展评
欣赏作品,点评不足之处
四、小结,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