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9-28 23: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6~07高二地理必修Ш一体化教学案(2)
课 题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课 时 1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2、能够举例说明人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如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综合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和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图表分析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基础知识梳理】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又不对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由 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 系统。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作用含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不仅指经济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包括防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 公平。 (2)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是指 (ABCD ) A.代际公平 B.代内公平 C.人与人平等 D.国家与国家平等 (3)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符合 (C)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4)公平性原则把消除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 问题。 2.持续性原则 (1)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AC ) A.资源 B.人口 C.环境 D.城市化 (2)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 和 发展在不超越资源 与 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答案: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 效益、 效益和 效益的相互协调。 3.共同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采取 .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2)世界各国进行国际协作,共同解决酸雨蔓延的问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B)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4.阶段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 向 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 和 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 及承担的 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2)填写下表,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责任。 可持续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的责任发展中国家 阶段经济 ,并开始关注 问题 , 责任发达国家 阶段 的协调发展 , 责任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时间会议(或书籍)人地关系理念的发展1972年在 召开 提出1980年世界自然环境保护联盟制定了 提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 提出1992年 在 召开 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 使 2002年 在 召开 大会会议审议了 提出
【典型例题】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 ,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D表示 系统。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① 的可持续发展;② 的可持续发展;③ 的可持续发展。 (3)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中. 持续发展是基础. 持续发展是条件, 持续发展是目的。 (4)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重视 的增长,更追求 的改善和 的提高。 (5)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 ,提高人类 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 、 的社会环境。 (6)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预习作业】 1、读可持续性发展联系图,回答问题 (1)可持续发展包括 发展、 发展、 发展。三者的关系是 (2)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 。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没有把环境利益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势必出现 ,潜伏着 和 。 (3)以 为基础,保持 是国家和民族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 (1)社会持续 经济持续 生态持续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2)经济崩溃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速经济发展 环境 破坏 生态危机 (3)生态持续 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性 【巩固练习】 1.下列人类活动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是 ( C ) A.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风暴”事件 B.巴西大量采伐热带雨林,增加国民收入 C.我国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战略 D.在长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经济效益,又疏浚了河道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 B ) A.人类尽可能地少索取自然资源 B.人类与环境持续和谐共处 C.人类不要向环境释放废弃物 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提供服务 3.以下主张和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C ) 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B.发达国家应当停止过度消费 C.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应当忽视环境保护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中 4.对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相关内容的组合,正确的是 (D ) ① 公平性——联合国推广“人与生物圈计划 ② 持续性——不用控制人口规模 ③ 共同性——挽救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④ 共同性——创立环保全球同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 ( C ) A.公众参与,全球合作 B.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发展科技,开发宇宙 6.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个人行为方式是( A ) ①自带篮子或布袋购物 ②购买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 ③拒绝使用任何一次性商品 ④处处以车代步。提高工作节奏和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指 ( A ) A.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工业、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8.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开始出现于…( C ) A.现代文明的信息社会 B.工业革命以后 C.农业社会 D.采猎文明时期 9.下列观点和生活方式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B ) A.人定胜天 B.天人合一 C.竭泽而渔 D.围湖造田 123456789
10、下图为“1989年各国人均大气保温气 体排放图”(图示为15个总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回答 (1)世界人均大气保温气体排放量居于 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 这5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共同特点是 。 (2)这15个国家中,人均排放量少,但对世界大气保温气体排放总量的“贡献”仍不可低估的排在前三位的国家是 。 (3)若大气保温气体排放过量,可以印发下列哪些地理现象( ) A、大气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在夜间增强,在白天减弱 C、极冰融化,雪线下降 D、全球气候变暖,物种减少 (1)美国 加拿大 前苏联 德国 英国 经济发展水平高. 多属发达国家 (2)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人口多.都是人口超过l亿的 国家 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都较快 (3)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