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
(2010年试题调研)读南京近年梅雨期间天气情况表,回答1~2题。
时间
梅雨期间天气情况
2000年
16天的梅雨期,雨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8成,是典型的少雨年
2003年
梅雨期正常,但出现了长达11天的暴雨天气,7月4日的特大暴雨创历史最高值
2005年
梅雨有点特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非典型”性。三天空梅,出梅之后却是阴雨连绵
2007年
入梅第二天出现“桑拿”高温天气,前8天雨量偏少,7月4日狂降暴雨,短时间内水淹南京城
2009年
梅雨期被明显分割为三个阶段:6月19日至6月27日为第一阶段,天气以少雨高温为主;6月28日至7月9日为第二阶段,以暴雨频繁为显著特征;7月10日至7月18日为第三阶段,阴雨出现停顿,气温平稳
1.南京不同年份梅雨天气情况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快慢 ②夏季风的强弱 ③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 ④影响我国台风的多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梅雨天气除了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外,还会影响( )
①渤海 ②东海 ③黄海 ④南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梅雨天气是锋面雨带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徘徊形成的,而夏季风的强弱、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直接影响锋面雨带徘徊时间的长短及降雨特点。第2题,梅雨天气的影响范围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向东一直延伸到韩国南部和日本南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也处于这一地带。
【答案】 1.B 2.B
(2009年苏州调研)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年平均梅雨开始、结束等日期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梅雨开始最晚的地区是( )
A.南昌 B.广州
C.武汉 D.福州
4.图中福州梅雨期大约为( )
A.不足一个月 B.一个半月左右
C.两个月左右 D.两个半月左右
【解析】 从题图中看,福州梅雨开始时间为5月中旬,广州为4月下旬,武汉、南昌均为4月上旬。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下旬结束,持续时间大约为一个半月左右。
【答案】 3.D 4.B
(2009年太原质检)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6.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 ℃,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为16~21 ℃,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7.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解析】 ①地区南部为海洋;②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气温较高,③地区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而温度偏低;该气候可判断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农作物一般具有耐夏季高温干燥的特点。
【答案】 5.A 6.C 7.B
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的西风急流标志着热带的边缘。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的热带地区范围自1979年以来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分析了1979~2005年间的大气温度卫星数据后发现,南北半球的西风急流向极地方向各移动了1个纬度。回答下题。
8.西风急流向极地移动的原因是( )
①黄赤交角扩大 ②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世界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西风急流向极地方向移动,主要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热带雨林被破坏,导致光合作用减弱,CO2增多。
【答案】 B
(2009年高考江苏地理卷)
右图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9.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 )
A.甲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解析】 赤道地区常年多雨,1月份对于北半球甲地而言,恰好为冬雨期。
【答案】 A
读某海平面天气系统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回答10~11题。
10.锋面L1、L2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11.据图分析,此时可能出现明显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
A.山东半岛 B.东海海面
C.韩国南部 D.华北平原
【解析】 根据两个锋面的位置,可以M点为中心勾勒出一个低气压中心,L1位于锋面气旋的后方,属于冷锋;而L2位于锋面气旋的前方,说明暖气团的势力强,属于暖锋。锋面气旋的降水区位于暖锋的锋前、冷锋的锋后及锋面气旋的中部,然后与图示区域进行定位。
【答案】 10.B 11.D
(2009年西城区抽样)2008年热带风暴“凤凰”于7月25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加强为强台风,在福建登陆,有14省(市)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此回答12~13题。
12.影响我国的台风最可能生成于下图所示地区中的( )
13.台风“凤凰”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影响我国台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读图可知,A地最可能。台风运动路径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转,读图可知,台风“凤凰”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④。
【答案】 12.A 13.D
二、综合题
14.(2009年济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0月15日中国经济网报道 由尼尔森公司和亚太旅游协会日前共同发布的中国出境游旅游监测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游客心目中满意度最高的西方旅游目的地。
材料二 澳大利亚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② ,④ 。
(2)③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其形成原因是 ,气候特点是 。
(3)⑤处气候类型是 ,与东非地区同类气候相比较其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4)2009年元旦期间,上海一旅游团计划到图中A、B两城市旅游,旅游期间两城市天气特征可能是A ,B ,试分析原因 ,此时上海天气特征可能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根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①处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处为亚热带湿润气候,④处为地中海气候。第(2)题,③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第(3)题,⑤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旱季受东南信风影响,湿季受东北信风偏转而成的西北风影响,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受地势影响。第(4)题,图中A城为悉尼,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元旦期间多高温多雨天气,B城为阿德莱德,属地中海气候区,元旦期间多炎热干燥的天气,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元旦期间低温干燥。
【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3)热带草原气候 本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纬度低,全年高温,干季受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从海洋带来湿润空气,形成湿季。东非高原虽地处赤道低气压带,但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空气对流弱,降水少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A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B城属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低温干燥 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
15.(2009年南通模拟)下图为2008年1月12日造成我国江淮、湖南、贵州等地大范围雨雪、冻雨天气时的东亚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风力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我们知道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图中AB、CD两条虚线,表示低压槽的是______。甲、乙、丙、丁气压系统中,属于低压系统的有________,甲处的气压值约为________。
(2)在图中适当位置用锋面符号标示锋面气旋。
(3)列表分析武汉、福州风向及其对形成南方雨雪冻害天气的作用。
城市
风向
源地
性质
作用
武汉
福州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当地特大雪灾进行专项调查,该小组可采取的调查方法有哪些?
【解析】 图中哈尔滨附近等压线密集,风力最大。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为低压系统,甲、乙、丁处为低压系统。图中等压线间气压差为5个百帕,故甲处气压值为1 000~1 005。2008年南方雪灾、冻雨灾害是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大范围锋面系统造成的。锋面气旋中锋面形成于低压槽中。
【答案】 (1)哈尔滨 CD 甲、乙、丁(任答1个即可)1 000~1 005(写成该区间的任何1数值即可)
(2)略
21世纪教育网
(3)
城市
风向
源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性质
作用
武汉
偏北风
蒙古、西伯利亚(或陆地)
寒冷干燥
迫使暖湿气流抬升
福州
偏东风
太平洋上(或海洋)
温暖湿润
带来暖湿气流
(4)问卷调查,抽样统计;野外实地考察;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任答两项)
课件47张PPT。第三讲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
系统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二、气候形成三、气候类型四、锋面与天气五、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1.用立体图展示气压带、风带及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是一种理想模式,地表有许多因素对其进行干扰和影响,并且打破了它们原有的分布状态,使大气环流趋于复杂化,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状况。
(1)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冬、夏季,海洋和大陆的气压状况会发生季节性转换。1月份和7月份海陆气压中心变换图(以北半球为例)(2)海陆分布对气压分布的影响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分布: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3.季风环流的形成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及判断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洋流等关系(以北半球为例)2.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
①首先根据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判断所在南、北半球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且气温曲线呈峰形(凸形),判断为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且气温曲线呈谷形(凹形),判断为南半球。
②然后根据最冷月均温判断所处热量带,最后根据降水特点具体定“型”,如下表所示:1.锋面特征(1)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暖气团,下侧为冷气团;
(2)锋面两侧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
(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2.冷、暖锋面的区别
(1)看箭头指向(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4)看符号(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6)看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
①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阴雨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不同于江淮准静止锋的形成,它并不是由于冷暖空气的势均力敌而形成的,而是势力强大的冷空气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形的阻挡,不能继续前进,相对静止而形成。1.由等压线所构成的气压分布图上,由低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低压槽,气流易在低压槽上辐合,形成锋面,这样锋面、气旋结合在一起,称锋面气旋。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高压脊,在高压脊中水平气流辐散,冷暖气流不可能在此相遇,故不能形成锋。2.锋面气旋的形成3.锋面气旋的平面结构4.多出现的地带:中纬地区。
5.锋面气旋系统影响下的天气: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6.关于气旋中锋的类型判断(以北半球为例)判断锋是冷锋还是暖锋,要看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则形成暖锋。根据等压线判断锋的类型,可以先画出低压槽线两侧气流的方向,一般说来,从高纬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移来的气团是暖气团,然后就可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出锋的类型。如图中锋OA是由气团①主动向气团②移动形成的,因而是冷锋;锋OB是气团②主动向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 锋面气旋的形成是有条件的,一般在中高纬度近地面。在地面上形成的低气压受陆地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其气压中心分布并不均匀和规则,这样在槽线两侧必然出现风向并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冷暖气流不可能相遇,不能形成锋面,故高压脊处不能形成锋面,即锋面形成于低压槽处。(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卷)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气变化图(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2)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解析】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可以判断出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在全世界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10 ℃~20 ℃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答案】 (1)C (2)A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其对气候的影响如表所示: 1.(2009年济宁统考)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图中阴影所示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2)比较该气候在甲乙地区分布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3)洛杉矶、雅典都举办夏季奥运会。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自然条件对比赛的影响。
(4)环地中海的一些国家是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简述其发展“时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解析】 此题考查气候比较及其自然地理知识的有用性。高考试题对自然地理的考查多从自然原理与实际问题的“链接点”上设置新情景、构成新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应用因果分析法寻找原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执因索果或由果溯因,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 (1)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中纬度大陆西岸)。
(2)差异:地中海沿岸面积广大,而北美西岸面积狭小。原因:地中海沿岸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西岸高大的山脉,限制了西风的深入。
(3)有利: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晴天多,便于赛程安排。弊: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
(4)热量充足,光照强。 (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卷)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快行冷锋 B.准静止锋
C.暖锋 D.反气旋
【解析】 冬季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地形阻挡,出现准静止锋有关。
【答案】 B(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2)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冬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2.(2009年抚顺模拟)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做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做锋消。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
D.水平气温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2)我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要锋生地带的是( )
A.四川盆地 B.西北地区
C.东北—内蒙古一带 D.青藏地区
【解析】 考查锋的基本特征。第(1)题,由图知t3时刻等温线最密,气温梯度最大,t1时刻最小;从气温梯度分析,由t1→t3是冷暖气团辐合的过程,故图中实线是锋生现象。第(2)题,我国冷气团来自高纬地区(如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冷气团南下在东北—内蒙古一带与暖气团辐合,该地区成为锋生地带。
【答案】 (1)D (2)C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演绎着各种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上升的一组是( )
A.对流层、电离层 B.平流层、电离层
C.平流层、中间层 D.对流层、中间层
(2)下列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解析】 平流层和电离层(电离层是高层大气的一部分,距地面80~500 km处)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渐上升。对流层和中间层随高度而增加,温度逐渐降低。热带风暴是一种气旋(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其热带风暴为顺时针辐合上升,故选项A正确。
【答案】 (1)B (2)A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首先,找研究点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根据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判断出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右图中B点风向是B′。其次,头脑中要有研究点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三,看研究点所受的风向弧线与哪个方位有夹角,如图中B′与西部有夹角,故称偏西风。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2008年12月5日6时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东移南下强冷空气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华北大部、东北地区、黄淮、江淮将有5~7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气温将下降8 ℃~12 ℃,部分地区可超过14 ℃。
材料二 2008年12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是由 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 地,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此次寒潮产生的主要危害是什么?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解析】 此题要理论联系实际。我国冬季寒潮天气的形成、特点、危害及对策均是常见天气系统知识体系,其中“措施”具有一定开放性,言之有理,符合客观事实即可。【答案】 (1)冷锋 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2)乙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A
(4)危害:①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强烈降温;②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大风。
措施:①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水产养殖品种应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②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③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④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⑤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⑥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⑦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福建四地六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如图所示,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线d、e为等温线,线f为等高线。据此完成1~3题。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南流向西北
B.湖泊水是该河流重要的补给水源
C.图示区域最有可有位于南半球
D.湖泊为咸水湖
2.A地未来几日天气状况可能是( )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值的大小关系是aB.d、e值的大小关系是d>e
C.图示区域可能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D.若e为0 ℃,则图中河流出现凌汛现象【解析】 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可知,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即图中的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最后注入湖泊B,而湖泊的水不能流出,只能通过蒸发排泄,故湖泊中盐分易积累,为咸水湖。第2题,根据A地的风向可知,图中右上角存在一个低压中心,其向左下延伸部分会形成一个冷锋,且锋面不久后将移动到A地,从而使得A地出现阴雨、降温天气。第3题,根据A地的风向可知,气压值c【答案】 1.D 2.C 3.C(2009年潍坊质检)9月中旬,湘中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 ℃,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长沙2008年9月中下旬的天气状况表,回答4~5题。4.2008年9月15~23日,长沙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5.与往年相比,长沙在该期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夏季风强劲,晴热少雨
B.“副高”异常强大并控制该地
C.直射点向北移,太阳辐射加强
D.亚洲高压异常强盛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9月15日~23日长沙日温差增大,排除A项。读表可知,9月15日~23日影响长沙气温的主要因素为天气状况。夏季风强劲,主要在夏季,而此时为秋季,排除A项;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排除C项;若亚洲高压强盛,则气温会下降,排除D项。
【答案】 4.D 5.B(2009年镇江模拟)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据此回答6~7题。
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溏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降水时间短 B.降水强度很大
C.持续阴雨 D.影响范围很小
【解析】 第6题,从题中“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等方面可知,天气状况应为冷锋天气。第7题,诗句描述的是准静止锋带来的天气。
【答案】 6.A 7.C8.读中纬度大气环流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a、b、c三种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完成中纬度大气环流。
(2)a气流在地面形成的气压带叫 ,此气压带是由于 (热力或动力)作用而形成的,它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团的性质是 。
(3)与b气流有关的气候类型是 、 。(4)通常情况下,a气流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场不呈带状分布,而是一个个闭合系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年7月份在北半球的海洋上出现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
。
(5)常年受b气流影响的地区,其气候类型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中大致绘出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
【解析】 从图中可知,中纬大气环流为北半球,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作用形成,气团炎热干燥。b为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有关。30°N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被切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曲线变化缓慢。【答案】 (1)图略
(2)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 炎热干燥
(3)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4)北纬30°附近海陆相间分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5)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 图略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