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吸烟导致森林火灾 B. 工业废水污染
C. 开矿导致山体滑坡 D. 台风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离开
B. 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
C.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 在室外时,到空旷的地方
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主要是由于(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夏季风异常或夏季风不稳定
C. 大陆性气候显著 D. 地形复杂多样
2018年5月12日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据此完成。
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
A. 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B. 滑坡发生时,近观震撼场景
C. 台风来临时,广告牌下避风
D. 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 )
A. 洪涝 B. 干旱 C. 台风 D. 寒潮
洪水是因大雨、暴雨或持续性降雨等原因导致河湖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如图为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 1949-1989年)。读图,完成第17~19题。
我国洪水频率( )
A. 西北地区最高 B. 东部高,西部低
C. 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较高 D.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自然灾害,主要发生于冬季的是
A. 洪涝 ?? ? B. 干旱???
C. 台风? D. 寒潮
北方地区发生频次最高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寒潮
东南地区干旱频发的自然原因是
A. 降水总量少 B. 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C. 河流湖泊少 D. 工农业用水量大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共有10个台风登陆,如图是第22号台风“山竹”全路径图。读图,回答29~31题。
台风( )
A. 主要发生在冬季 B. 带来狂风、暴雨
C. 只影响内陆地区 D. 只影响热带地区
地震时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B.
C. D.
中央气象台 2017 年 11 月 16 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一股冷空气影响,之后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华北平原()
A. 刮强劲的西北风 B. 刮寒冷的东南风
C. 出现大范围的暴雨天气 D. 农田开始播种
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基本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①1月0℃等温线
②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地理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A. 冬季南北温差大 B. 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 夏季东西温差大 D. 气温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其()
A. 身居内陆 B. 海拔低 C. 四周环山 D. 多大风
二、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
材料二:2014年7月18日,9号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时中心拘谨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70米/秒),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材料三:“近500年来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图.
(1)寒潮通常会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从材料一种可知受灾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 ______ (填简称).
(2)从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华北平原易发生 ______ (填旱灾或涝灾).此种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哪些影响(答一点即可) ______ .
(3)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一带会受台风影响,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______ 地区.材料二中提到的“威马逊”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 ______ 等地质灾害.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 ______ 季.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吸烟导致森林火灾 B. 工业废水污染
C. 开矿导致山体滑坡 D. 台风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离开
B. 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
C.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 在室外时,到空旷的地方
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主要是由于(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夏季风异常或夏季风不稳定
C. 大陆性气候显著 D. 地形复杂多样
2018年5月12日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据此完成。
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
A. 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B. 滑坡发生时,近观震撼场景
C. 台风来临时,广告牌下避风
D. 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 )
A. 洪涝 B. 干旱 C. 台风 D. 寒潮
洪水是因大雨、暴雨或持续性降雨等原因导致河湖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如图为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 1949-1989年)。读图,完成第17~19题。
我国洪水频率( )
A. 西北地区最高 B. 东部高,西部低
C. 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较高 D.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自然灾害,主要发生于冬季的是
A. 洪涝 ?? ? B. 干旱???
C. 台风? D. 寒潮
北方地区发生频次最高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寒潮
东南地区干旱频发的自然原因是
A. 降水总量少 B. 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C. 河流湖泊少 D. 工农业用水量大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共有10个台风登陆,如图是第22号台风“山竹”全路径图。读图,回答29~31题。
台风( )
A. 主要发生在冬季 B. 带来狂风、暴雨
C. 只影响内陆地区 D. 只影响热带地区
地震时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B.
C. D.
中央气象台 2017 年 11 月 16 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一股冷空气影响,之后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华北平原()
A. 刮强劲的西北风 B. 刮寒冷的东南风
C. 出现大范围的暴雨天气 D. 农田开始播种
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基本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①1月0℃等温线
②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地理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A. 冬季南北温差大 B. 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 夏季东西温差大 D. 气温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其()
A. 身居内陆 B. 海拔低 C. 四周环山 D. 多大风
二、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
材料二:2014年7月18日,9号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时中心拘谨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70米/秒),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材料三:“近500年来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图.
(1)寒潮通常会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从材料一种可知受灾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 ______ (填简称).
(2)从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华北平原易发生 ______ (填旱灾或涝灾).此种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哪些影响(答一点即可) ______ .
(3)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一带会受台风影响,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______ 地区.材料二中提到的“威马逊”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 ______ 等地质灾害.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 ______ 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灾害现象,理解答题即可。“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分析选项可知,台风属于自然灾害;ABC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A
【解析】解: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乘电梯逃生,乘电梯会有被困在里面的危险,选项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台风来临,渔船马上进港避风,避免台风带来的危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发生泥石流时,为了躲避泥石流带来的危害,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外时,马上跑到空旷的地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预防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季风气候,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的季风气候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B对,ACD错。
故选B。
4.【答案】D
【解析】解: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目前尚难以准确预报。一旦发生地震,人们应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惊慌出意外,就地躲避好。”如果地震还未开始,但已听见地声或看见地光,应立即关闭煤气,浇灭火炉,切断电源,用最快的速度离开房屋,到户外空旷处躲避。地震时来不及撤离者,应尽快寻找空间狭小或有管道通过的地方如卫生间或墙角等躲藏,或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在地震过后迅速撤出时应注意保护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围墙、电线杆、大型广告牌等。在教室或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要冷静行动,听从指挥,震动会使门窗变形而自动关死,出逃时应打开出入口,确保人员迅速撤离。正在行驶的车辆应立即停车。在山谷等特殊地段,应警惕山崩、滑坡等发生,遇到山崩、滑坡,要向与山崩、滑坡的垂直方向跑,尽快撤至安全地区。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压在塌房里,首先尽量除去压在身上的重物,并设法找到食物和水,千万不要大喊大叫,避免体力消耗过多。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设法让别人知道你的位置,及时获救。不要听信谣言,可用收音机收听广播,以获取准确信息。
故选:D。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在火灾、地震、水灾中逃生的科学知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逃生。
根据发生地震时的逃生和自救常识分析后,选择正确的选项。
5.【答案】D
【解析】解:西北地区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严寒。
故选:D。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边疆地区,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此题主要考查寒潮对我国的影响。
6.【答案】B
【解析】解: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多发的灾害之一,西部很少发生洪涝灾害。
故选:B。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要理解记忆。
7.【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发生季节。
【解答】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故图中主要发生于冬季的是寒潮灾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北方的自然灾害,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北方地区发生频次最高的自然灾害是干旱灾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东南地区干旱频发的自然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东南地区干旱频发的自然原因。
【解答】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如夏季风强,易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易造成南涝北旱,故东南地区干旱频发的自然原因是由于季风影响下,西南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解: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接;
台风过境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
台风主要响沿海地区;
台风主要影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故选:B。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要理解记忆。
1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地震来临时的正确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对地震的特点以及危害的了解以及正确逃生办法的理解是解题关键。
【解答】
由于板块运动,在地球表面产生了碰撞挤压或张裂的运动,在板块交界地带,就会产生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所以在地震来临时的采取正确的逃生办法十分重要,要双手抱头躲藏于房屋的角落,不能乘坐电梯逃跑,也不能无动于衷,楼层较高的不能跳楼等。观察题中四幅图可知,B是正确的逃生办法,ACD都不正确。
?故选B。
12.【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C
【解析】略
16.【答案】内蒙古;旱灾;粮食不易生长;东南;泥石流;春
【解析】解:(1)据图中所提供信息,北方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所以,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靠近寒潮发源地的内蒙古自治区,其简称是内蒙古.
(2)从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华北平原易发生旱灾,旱灾会造成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农作物减产或绝产等问题.
(3)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一带会受台风影响,材料二中提到的“威马逊”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2-5月发生的次数最多,主要集中在春季.
故答案为:(1)内蒙古;(2)旱灾;农作物减产或绝产(3)东南;泥石流;春.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旱涝.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在我国,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常出现旱灾.
沙尘暴是沙尘天气的一种,指的是强风将地面大量沙粒和尘土卷入空中,使空气变得特别混浊,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沙尘暴发生时,天空呈土黄色,有时甚至呈红黄色.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有增加的趋势.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自然灾害,依据材料和相关地图解答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