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用)
1.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潜望镜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了这一原理的是
A.潜望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
4.把一瓶矿泉水放在物理课本上,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光学设备中,成像性质与它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近视眼镜
5.(不定项)如图所示,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所成像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有
6.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将此物体向凸透镜移动5cm,此时的成像规律是生活中____的成像原理,成倒立、____的实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8.小聪用凸透镜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此时课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在此凸透镜的_________,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像.
9.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0. 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____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____10cm(选填“>”“<”或“=”)。
11.投影仪能将文字和图形等信息投影到屏上,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屏上出现的文字相对于投影仪内部发光元件产生的“文字”,是一个__立放大的像。若需让屏上的文字变大,应将镜头适当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发光元件。
12.手指投影灯玩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乙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像,完成以下作图。(1)在图甲中标出物距;
(2)画出图甲中所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我们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小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适当调整光屏的位置。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15.小明在探究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以保证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2)接着小明将蜡烛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左右移动光屏上成____、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此时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上(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若把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蜡烛移到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原因是____.
16.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丽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她把蜡烛放在位置A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侧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好后,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上(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17.图是小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此时光屏上已经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这个成像原理与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相同。
(2)若将凸透镜换成和它材质相同、口径相同但中间更厚的另一凸透镜,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不变,光屏上的像将变模糊。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选填“左”“右”)移动,光屏上才能重新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取下光屏,眼睛在光具座的右端向左观察,能看到___(填正确选项的标号)A.烛焰缩小的像;B.烛焰放大的像;C.一个光斑。
1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小斌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cm.
(2)小斌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调节(选填:“上”或“下”)。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若将蜡烛远离透镜,光屏应___(选填:“靠近”、“远离”或“不移动”),屏上才可以出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5)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用)
1. B
2. D
3. C
4. A
5. BD
6. 投影仪(或幻灯机) 放大
7.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8. 一倍焦距以内 虚
9. 放大 投影仪 不会
10. 凸透 实 照相机 >
11. 凸透镜 倒 靠近
12. 如图所示
13. (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缩小 照相机(3)远离透镜
14. (1)10 (2)下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缩小 照相机(4)远离
15. 找不到像,原因是____.
答案:(1)同一水平线(2)缩小 照相机(3)变大 C点在焦点以内,所成的像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16. 左 缩小 照相机
17. (1)照相机(2)左(3)A
18. (1)10 (2)上(3)幻灯机(4)靠近漫反射(5)左
0
c 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甲
乙
20
30
40
50
60
cm
A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