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1)地理: 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必修1)地理: 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9-29 22:35:00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所谓遥感技术是指(  )
A.负责收集地面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的技术
B.专门进行信息处理、分析的设备
C.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
D.利用航空器或航天器以及传感器,对地面物体进行远距离识别的技术
【解析】 遥感技术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几个环节,也就是说遥感技术是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
【答案】 C
2.据英国《每日邮报》2008年9月1日报道,应用遥感技术获得的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如下图所示),这不能体现遥感技术的(  )
A.探测的范围大   B.获得资料的速度快
C.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 D.对地面物体可以准确定位
【答案】 D21世纪教育网
读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图,完成3~4题。
3.反射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
A.新雪、耕地 B.海洋、耕地
C.新雪、海洋D.沙土、草地
4.夏季,其他条件基本一致时,海洋比陆地温度低,林地比裸地温度低,这说明(  )
A.反射率不是决定温度高低的唯一因素
B.海洋比陆地反射率高
C.反射率高,吸收太阳辐射多,温度高
D.林地比裸地反射率高
【解析】 直接由图知,反射率最高的是新雪,反射率达84%~95%;反射率最低的是海洋,只有7%左右,赤道处更低,为2%。夏季,同纬度地区相比,海洋温度低,这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说明反射率不是决定温度高低的唯一因素。
【答案】 3.C 4.A
二、综合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下图是由北京市城市及近郊的假彩色卫星影像判读而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原卫星影像上,判读河流和道路的直接解译标志有    、    、    。根据直接解译标志,A为    ,B的色调为    ,C、D、E、F中    为道路,    为河流。
(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城市为    状,道路、河流为    状,湖泊为    色。
(3)判断D为河流的间接解译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冬季和夏季卫星影像图上的A处,可能会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答案】 (1)色调 弯曲变化 宽度变化 湖泊 灰白或浅蓝 C、F D、E
(2)面 线 深蓝或蓝黑
(3)连接河流和湖泊
(4)色调、范围等都会有所不同,因为A处为一湖泊,季节不同,水量、水深都有差异,导致湖泊的大小和颜色都有差异。
21世纪教育网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对于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因此,学看遥感影像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读下列遥感地图,完成1~2题。
1.根据遥感解译标志判断,图1中部区域表示的地理要素最有可能为(  )
A.足球场 B.红海
C.北京市区 D.湖泊
2.根据遥感解译标志判断,图2中线条最有可能指示的地理要素为(  )
A.浙赣—湘黔铁路(部分) B.长江(部分)
C.长城(部分) D.河西走廊(部分)
【解析】 遥感图像的基本判读方法:一看颜色,二看形态,三看与周边地物的关系,抓住地物的影像特征来加以识别。图中区域颜色一致,边界较圆滑。足球场应当比图示区域表现得更规则;红海应为西北—东南向的带状分布;北京市区表现出来的棱角应比较明显;湖泊边界较圆滑,但不十分规则。图2中的线条弯曲且宽度不一。在遥感地图上,铁路多为线状,较顺直,宽度无变化;河流多为线状,弯曲多变,且宽度不一;长城宽度无大变化;河西走廊呈西北—东南走向,且应为带状分布。
【答案】 1.D 2.B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载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开始飞向远在38万千米外的月球。11月5日“嫦娥一号”被月球“捕获”,顺利进入工作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回答3~5 题。
3.“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主要是因为有利于(  )
①探测月相变化 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 ③探测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 ④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利用“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探测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这是(  )
A.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B.全球定位系统在野外测绘领域的应用
C.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
D.“数字月球”在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
5.月面图像的形成主要应用了下面哪项技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系统 D.地质勘探技术
【解析】 嫦娥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座里程碑,是我国航天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是为了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和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因为如果“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赤道飞行的圆形轨道,则月球的两极地区就处在探测的边缘,获得的资料少而且不够精确,“嫦娥一号”选择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结合月球的自转,就可以实现对月球全方位的探测。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携带多功能遥感设备对月球各个不同的层面进行的科学探测,可以是月球表面的图像,也可以是某一深度处的图像,或者是对某一种矿物成分的含量、分布范围等的探测。
【答案】 3.D 4.C 5.C
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打算对当地进行调查,但他们没有找到当地的地图,只找到甲、乙两幅时间不同的当地遥感摄影,令他们失望的是无人会判读,现请你帮助。已知a区域为边界圆滑的深蓝色的面状区域;b区域为边界棱角明显的灰白色面状区域;c区域位于b区域周围,面积广阔,色调为红色;d为一弯曲的、宽度变化的线状地物,e为一灰白色的不规则的点状地物;f为e、a相连的比较顺直的线状地物;g为难分辨的与d相连的点状地物;h为与a、b相连的规则线状地物,它与d交于i点。根据材料完成6~8题。
6.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①a—湖泊 ②b—城市 ③c—植被 ④d—高速公路 ⑤e—池塘 ⑥f—道路 ⑦h—小河流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⑤⑥⑦
7.调查湖泊水质状况后,一部分同学想到村庄小学组成学习帮扶对子,他们的行走路线是(  )
A.a→f→e B.b→h→a
C.a→f→i D.a→h→i
8.两幅图中的a区域的深蓝色基调中有红斑点,最有可能的事件是(  )
A.遭遇洪灾 B.发生病虫害
C.渔民正在捕鱼 D.水生植物的栽培
【解析】 在遥感影像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影像特征来判别地物。a、b、c、d、e可以根据直接解译标志,从色调、形状、图形等方面解译,a为湖泊,b为城市,c为植被,d为河流,e为村庄,f、g、h、i可以根据间接解译标志解译,f为道路,g为池塘,h为小河流,i为两河流交汇点,则6题选B,7题选A即可推出;a区域中红斑点,说明水中有植物,故8题选D。
【答案】 6.B 7.A 8.D
9.有些卫星遥感影像上植被为红色,原因是(  )
A.秋天拍摄树叶变红
B.植物出现病虫害
C.植被覆盖率太低,导致红色土壤裸露
D.这幅卫星遥感图像属假彩色卫星影像
【解析】 卫星遥感影像上的彩色被称为假彩色,色调色彩等常被用作直接解译遥感影像的标志,如河流、湖泊为深蓝色或蓝黑色,人工建筑呈灰白色或浅蓝色,植被呈红色。
【答案】 D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10~11题。
10.上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状况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重度病害和健康植物反射率曲线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线范围。第11题,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率不同,由生长状况可推断粮食作物产量。
【答案】 10.B 11.D
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据此完成下题。
12.造成“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
B.大面积植树造林
C.人类大量利用冰川淡水
D.地球正处于冰期
【答案】 A
13.2007年8月,据卫星统计数据得知青海省540万亩草原发生蝗灾,卫星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感知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是因为(  )
A.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反射波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
B.卫星分辨率高,可以拍摄到比较清晰的照片
C.卫星直接指挥飞机进行灭蝗工作,无需人工参与
D.如果采用飞机遥感,探测的范围会更大
【解析】 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反射波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因此在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受蝗虫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记录下来传送给地面,最后经过分析即可对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做出判断。
【答案】 A
二、综合题
14.李甲同学在判读某地区卫星影像后,用透明纸蒙在上面准确地绘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庄、河流的位置和范围,如下图。读图,回答问题。
(1)原卫星影像图上李甲同学区分河流和道路的直接解译标志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根据直接解译标志B处为道路还是河流?________。
(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________状,道路、河流为________状。
(3)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在原卫星影像图上间接解译标志是________。
(4)假若在2009年3月和2009年8月分别拍摄该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上D处的色调是否一致?________;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卫星影像图上,直接解译标志有色调、形状、大小等。第(1)题,道路和河流色调不同,形状也不一样,道路宽度不变,比较平直,河流弯曲而且宽度有变化。第(2)题,城市和村庄虽然都是聚落,但两者形状及色调却有区别,尤其是形状上,村庄呈点状或星状,城市呈面状;而道路、河流则呈线状。第(3)题,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间接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各种特征,题目中,A处和C处同是线状,但A与城市相连,C与河流相连,故推断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第(4)题,影像解译标志因地、因时、因波段不同。
【答案】 (1)色调 道路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河流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 道路比较顺直,河流弯曲多变 河流
(2)面 线
(3)A与城市相连,C直接与河流相连
(4)否 D处为一河流,季节不同、水深不同、河流含沙量不同,色调就不一样
15.材料一 在一张北京地区的资源卫星遥感图片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北京城已陷入了垃圾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些垃圾堆就是人们长期掩埋的生活垃圾。于是人们惊呼:再不采取措施,北京城将变成垃圾场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2009年以来贵州发生森林火灾1 525起,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 600多万元。在扑灭大火的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扑灭大火战斗中,国家气象局向森林防火总指挥提供了几十幅反映林火发展情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作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结合遥感工作的原理,试分析材料一中资源卫星是如何发现掩埋在地下的垃圾的。
(2)试分析遥感在减灾防灾的应用中,获取信息方面优势的具体表现。
(3)请拟出与下列三个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相关的课题名称。
应用领域    课题名称
例:防灾减灾 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
①国土资源勘查 ________________
②城市规划 ________________
③环境监测与保护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遥感资源卫星能很容易地利用遥感装置发现垃圾的埋藏情况,是因为埋藏垃圾后的地面反射和辐射光谱就会发生变化,如垃圾中的有机物发酵会产生热量,垃圾填埋处的地温就高,通过遥感卫星图片很容易同其他地区区别开来。
(2)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的优点。
(3)①上海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
②上海城市绿地调查与规划。
③黄浦江水体污染监测。(所列课题与应用领域对应且合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课件37张PPT。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2009年,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指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获利数亿美元。
美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料和数据,依靠的是遥感技术。【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2.结合实例初步掌握利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解译的方法。1.什么是遥感技术
(1)遥感技术的概念
简单地说,遥感就是利用一定的 在 或_________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2)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的原理是地球上的物体在不停地 ______________,并且不同物体的 是不同的技术设备和系统航空航天器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电磁波特性(3)遥感技术的技术环节
信息获取→ → → →遥感应用
(4)遥感技术的特点
遥感具有 、 、 ________________、 等特点
2.遥感技术的应用
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与处理 信息解译与分析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遥感技术原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遥感直观示意图(1)填写遥感技术装备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A装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装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除灾害监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外军事侦察、海上________、海洋渔业也广泛应用该技术。要点(1)[读图说明]A、卫星(或运载工具)B、传感器C、地面接收站
要点(2)[读图分析]装载传感器 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
要点(3)[轻巧识记]资源普查 环境和灾害监测 工程建设及规划 交通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_(高、低)的。(2)A图所示遥感类型与B图所示类型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遥感的工作原理及其不同遥感类别的特点和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A图中有飞机,说明是航空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高。B图中遥感平台在大气层以外,说明是航天遥感。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都是唯一的,这也就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别标志——波谱特征,对不同物质的波谱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判读地物,这就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判读的原理。【答案】 (1)飞机 航空摄影 高
(2)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适当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
(3)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 地面接收太阳辐射产生地面辐射及地面对太阳辐射产生反射 不同物体、不同环境,地物反射或产生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可以对其记录、识别1.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遥远的宇宙空间对地理事物进行感知
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
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
D.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遥感的相关知识,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其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答案】 D遥感技术的应用
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2月下旬NOAA卫星对江苏省的植被状况进行遥感监测,制作植被分布遥感监测图,并对全省各市平均绿度值进行了统计,与前期相比,植被指数有所升高。本旬该省大部分地区冬小麦仍处于缓慢生长阶段,麦苗长势较好,淮河以南地区油菜处于第五真叶期。
材料二 宋燕兵是一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物探部的空中仪器操作员,据他介绍,航空物探就是把航空电磁仪等专门探测仪器安装在飞机上,从空中向地表不断发射信号、再接收返回信号,测量地球磁场、电磁场等物理场的变化,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矿藏分布,能在高寒地区、陡峭山区、原始森林和沼泽湖泊等人员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地质调查。他形象地说航空物探就是给地球做CT。(1)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体现了遥感技术在哪些方面的应用?
(2)由材料二可知飞机是系统中的________,电磁仪是系统中的________。
(3)两段材料显示出遥感技术的优点是什么?
要点(1)[读材料得]材料一显示了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材料二显示了遥感在勘探矿产资源方面的应用。
要点(2)[分析材料]遥感平台 传感器
要点(3)[轻巧记忆]优点是:视域广阔、应用领域广、能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方面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如水资源调查、水资源动态研究、冰雪研究等等。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山冰雪覆盖区及新疆、内蒙古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地带,人们难于到达,利用遥感技术有助于掌握这些地区的冰雪消融以及江、河、湖、沼的分布、面积、水量、水质、水文资料等。
下图是根据卫星遥感影像绘制的某地区的平面图(A)和该图中的河流R的纵剖面图(B),而表中的气候资料则是平面图P地的多年平均观测结果。(1)运用遥感技术对该地区探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信息量大。
(2)根据表中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地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类型);河流R的主要水源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感资料显示,近年来山区农林面积不断缩小,河流R的水量不断减少,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还表明,近年来该地区侵蚀高山上的雪线在升高,作出判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雪线上升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基本知识并揉合进3S技术应用,注意了知识间的联系,本题答案很容易得出。
【答案】 (1)探测范围大 获取资料快 受地面限制少
(2)温带大陆性 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
(3)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 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4)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该地区的卫星影像资料
(5)温室效应,全球变暖2.读GPS卫星定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由空间昨星座、    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三部分组成。它具有对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      的功能。
(2)地面监控系统包括5个    站、1个    站和3个    站,主要担负着对卫星及其各种设备监测与调控的任务。
(3)用户系统用于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GPS接收机包括     、     等用户设备,能够捕获到GPS卫星的信号,实时计算出    、速度以及    。(4)目前中国正积极参与    合作开发研制的“伽利略”计划,该系统空间星座由    颗卫星组成。
【解析】 本题考查了GPS的用途、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等知识,我们可采用联想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解答。
【答案】 (1)地面监控 三维导航与定位
(2)监控 主控 注入
(3)接收机硬件 GPS数据处理软件 三维坐标 时间
(4)欧洲联盟 301.影响传感器的因素与分析
2.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3.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4.遥感的工作过程
遥感的工作过程比较复杂,但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没有把遥感的过程想像成立体图,现图示如下,以助理解。
(1)遥感的工作环节如下:
(2)列表比较遥感技术的主要装置和作用。
(3)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是利用装在飞机或人造卫星等上面的光学和电子设备,接收地球上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形成影像,再将影像传回地面接收站,使用处理和识别设备对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地物的信息。5.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遥感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2)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3)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例如,长江流域大洪水。
与实地测绘相比,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飞得高,探得远”)、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小(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有些方面,遥感还是目前取得所需资料的唯一手段,特别是人员难以进入区域的调查,因此具有成本低,效益大的特点。6.遥感图片的判读
(1)不同地物的判读标志
遥感影像的判读标志,也称判读要素,是遥感影像上能直接反映和判别地物信息的影像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阴影、图案和位置等。在标准假彩色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可以根据颜色的不同加以识别,并可据此建立判读标志。例如,城镇呈中心色调深暗、边缘略浅的灰蓝色和蓝灰色。道路呈色调深暗、较为清晰的线状影像。清澈而较深的水体呈深蓝色或蓝黑色,较浅的水体多呈浅蓝色,含泥沙的水体颜色更浅,含沙量很高的水体则呈乳白色,有水生植物的水体多含红色斑点。植被多呈红色:处在生长期的植被呈粉红色,成熟期的呈鲜红色,阔叶林比针叶林色彩更鲜红,灌丛颜色较浅,水稻呈暗红色。(2)航空像片和卫星影像的解译
航空像片与卫星影像都可以通过目视判读来解译,方法是使用不同地物的判读标志,确定影像对应的地物。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判读标志主要是影像的形状和色调特征,如表所示。1.遥感影像上地物的颜色为地物的真实颜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遥感影像图上,水文要素(如湖泊、河流等)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人工建筑(如城市、村庄、道路等)呈现灰白色或者浅蓝色,植被呈现红色。这种彩色称为假彩色。
2.遥感的工作过程包括:数据的获取,数据的传输及数据的接受与处理。
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遥感的工作过程包括:数据的获取,数据的传输,数据的接受与处理,以及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出的信息的应用。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