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1)地理: 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必修1)地理: 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9-29 22:35:00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图1)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1~2题。
1.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2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判断能力。从景观图上看公路和两个山顶,再对照等高线图可知,b点对应两个山顶之间是错误的,c点正对山顶,且在公路旁,也是错误的。d点明显错误。
【答案】 A
2.图中凉亭与房屋实际间距为600米,则两山顶之间水平距离约为(  )
A.900米 B.1 200米
C.1 500米 D.1 800米
【解析】 用上题中所给的刻度尺量算出凉亭与房屋图距约为1厘米;两山顶图距约2厘米。所以两山顶间水平距离约为600×2,1=1 200米。
【答案】 B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为100 m、200 m、300 m、400 m。综合分析后,完成3~4题。
1月均温
12 ℃[21世纪教育网
7月均温
28 ℃
≥10 ℃积温
7 400 ℃
降水量(mm)
3~5月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46021世纪教育网
6~8月
440
9~11月
520
12~2月
160
全年
1 580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的海拔高度G处100 m,H处为400 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解析】 H位于300 m等高线上,G位于100 m等高线上,H到G之间没有超过海拔300 m的障碍,故A错。B明显错。由表知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C错。由表格可以看出该地降水比较丰沛,故D项正确。
【答案】 D
4.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h为(  )
A.199C.299【解析】 城镇高度大于0米、小于100米,故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介于200~300米之间,故最大高差h应介于299~300米之间。
【答案】 C
5.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图中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 ℃/100米,回答下面各题。
(1)图中甲点的海拔为     米,乙点的温度为   ℃,两点中坡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
(2)图中陡崖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登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
(3)图中河流上游的剖面图最有可能为________。
(4)简述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答案】 (1)900 12.6 甲
(2)400  (3)A
(4)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降低(西南高,东北低)。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1~3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2.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
A.400米 B.150米
C.278米 D.199米
3.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要注意的是图中有指向标,这种地图上方向的辨别要根据指向标来判断。图中河流发源于山谷,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图中等高距是100米。陡崖顶部高度小于700米大于或等于600米,陡崖低部的高度大于300米小于或等于400米,因此图中陡崖高度应该介于400米和200米之间。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进行计算:(x-1)d≤H<(x+1)d,x是陡崖处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是等高距。①点与乙村之间隔着山脊,不可能看到乙村;②点海拔高于甲、乙两村,且与甲、乙两村之间的连线上没有凸起的山峰;③点和乙村之间地势逐渐升高,应该可以看到乙村,但和甲村之间受山地阻挡,不可能看到甲村;④点和乙村之间地势逐渐降低,可以看到乙村,但和甲村之间隔着山地,不可能看到甲村。
【答案】 1.C 2.C 3.B
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  )
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
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
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
【解析】 引水线路的选择,既要考虑线路的长短,又要考虑是否顺流。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判断①、②两条线路不能使水顺流,而③线路较长,④线路顺流且距离最近。
过度引水使乙河下游方向的径流量减少,降低了下游河段的净化能力,并使下游河段的河水季节变化减小,故C项正确。
【答案】 4.D 5.C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8题。
6.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从西北向东南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东北向西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7.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条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8.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
A.W B.X
C.Y D.Z
【解析】 首先,根据河流穿越的等高线数值特征,标出河流由高往低的流向;其次,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得出最终结果。
铁路选线一般应尽量选择沿线地势起伏较小,线路较短,少穿越河流、山地;同时多从城市外围经过,减少对市内交通的干扰。图中乙处线路弯曲,延长了路程;丙处从城市中间穿过,干扰了市内交通;丁处则穿越多条等高线,地势起伏大。
图中Z处从等高线特征来看,位于谷地,容易发生山洪;从河流形态来看,位于河流凹岸,河水侵蚀作用强,容易导致堤岸崩塌。
【答案】 6.A 7.C 8.D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9~10题。
9.河流R的流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0.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可能为(  )
A.火山喷发 B.滑坡
C.地震 D.泥石流
【解析】 河流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从河流沿线等高线数值可分析出,该地区西高东低,因此河流自西向东流。从图中北部等高线的分布情况来看,能看出有滑坡发生后的滑坡面(即北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的分布。
【答案】 9.B 10.B
读等高线图,回答11~13题。
11.关于四个村庄所处地形区的名称,正确的说法是(  )
A.王村地处山谷 B.张村地处山脊
C.余村地处山谷 D.李村地处山顶
12.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是(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750米
13.已知王村的气温为11 ℃,丁山气温应是(  )
A.6.5 ℃ B.7.1 ℃
C.7.4 ℃ D.6.8 ℃
【解析】 四个村庄中余村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应为山谷;张庄位于海拔400米处,丁山最高峰为1 150米,相对高度应为750米;王村与丁山的相对高度为650米,温差是3.9 ℃,故丁山气温应为7.1 ℃。
【答案】 11.C 12.D 13.B
二、综合题
14.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D处是    (地形),其海拔高度在    米以上。
(2)若B点气温是20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________。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_。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________处。若坝的海拔高度为100米,则坝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米。
(4)若从B地修筑一条铁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哪一条较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有甲、乙两人分别从C、E两点向D处攀登,分析两条路线的利弊。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判读。第(1)题,根据等高线特征,可判断D处是山峰。第(2)题,B、C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00米,根据气温递减规律,应降低2.4 ℃,C点气温为20 ℃-2.4 ℃=17.6 ℃。第(3)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可推知河流干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用直尺测量A两侧100米等高线之间的图中最短直线距离,再根据比例尺,可计算出所建坝长。第(4)~(5)题,都要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去分析。
【答案】 (1)山峰 700 (2)17.6 ℃
(3)自西北向东南 A 150
(4)BFE 沿BFE修建,大致是沿100米等高线修筑,坡度较缓,可以省工省时,而沿BGE则要通过海拔300多米的山地,工程投资大
(5)CD线:相对高度小,距离近,但要越过河流,且坡度较大。
ED线:相对高度大,距离远,但不需越过河流且坡度缓。
15.下图中左边的曲线是等高线,右边是河流,A、B、C为三人站立的地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人站在山沟里的是    。
(2)在图上画出一条从山地流向该河的支流。
(3)在图中F地如果用一般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向法,原来准备到医院D地去的,结果到了车站E地,准备到工厂G地去的,结果却到了医院D地,这张地图实际应该怎样定向?    。请把缺漏的东西补在左上角的虚线框内。
(4)若有一速度为6千米/小时的缆车跨越山顶间的时间为3分钟,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5)若等高距为100米,则C、F间的温差最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约为    ℃。
【答案】 (1)B (2)略 (3)指向标定向西北
(4)1∶12 000 (5)1.8 3.0
课件25张PPT。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巍峨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的东北部,海拔5 895米。是非洲大陆的第一高峰。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寒冰覆盖。山腰上种植着花生、茶叶等经济作物。山脚下气温可达59 ℃,到处是焦林丛丛、咖啡片片,野生动物成群,呈现出一派热带风光。【学习目标】 1.掌握等高线地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及其应用。
2.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画法。1.认识等高线地形图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
(1)地形剖面图的作用: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 和 _____________
(2)判读:抓住剖面线的 、 ,经过的 、 _________、 等地势起伏状况地面坡度陡缓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读地形景观与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为什么我们见到的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往往是不闭合的呢?
(2)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区分鞍部与陡崖?
(3)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判定陡崖的相对高度和其顶部的海拔高度?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____。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5)指出图中一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7)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题时要灵活运用等高线的判读原则来确定地形,根据地形确定大坝的位置,联系河流在山区中的部位确定图中错误之处,结合生活经验选择输水路线,根据陡崖的相关计算公式得出H的取值范围,绘制AD、BD的剖面图,确定哪一处能看到D处河流上的小船。
【答案】 (1)鞍部
(2)东西走向
(3)A (4)B
(5)乙河画在山脊上
(6)略(画在干流最窄处两侧的100米等高线之间)
(7)① 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 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  )
A.(40米,50米) B.(45米,60米)
C.(50米,60米) D.(50米,55米)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① 18米 ② 21米 ③ 36米 ④ 43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图中P、Q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
A.P一定比Q低 B.P一定比Q高
C.P可能比Q低5米 D.P不可能比Q低20米【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陡崖的计算等相关知识。第(1)题,由图可知,陡崖顶部的海拔应在50~60米之间。第(2)题,结合图并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n-1)d≤ΔH<(n+1)d,其中n为3,d为10,得到陡崖的高度在20~40米之间。第(3)题,由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判断规律可知Q点海拔应大于60米,P点海拔应小于50米,故P一定比Q低,且P、Q两点之间相对高度在10~30米之间。
【答案】 (1)C (2)B (3)A1.几种常见地形的对比各种地形在同一等高线图的表达如下:
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较广,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不同的地形区水系的特征不同。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的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2)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评价。
①选“点”。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②选“线”。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a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b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线”,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输油管道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③选“面”。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④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3.绘制地形剖面图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绘制任何两点(或两点以上)之间的剖面线所对应的剖面图。这种图能直观显示某一方向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和地面坡度陡缓。下面归纳绘制剖面图的基本步骤(据下图)
第一步:先量出剖面线AB的长度,并在地形图下方画出一条长度与剖面线相等的线MN(X轴方向);
第二步:根据水平比例尺,合理确定垂直比例尺。一般垂直比例尺是水平比例尺的5~10倍;
第三步:根据垂直比例尺画出适当的双Y轴(AM、BN)高度,并标出海拔高度(等高线值);
第四步:标出地形图中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及相应位置a、b、c、d……;
第五步:在剖面图上标出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根据各交点的海拔高度在剖面图上相应的等高线上标出a′、b′、c′、d′……;
第六步:把a′、b′、c′、d′连成光滑的曲线,在曲线内画上阴影以示剖面起伏情况;
第七步:在剖面图的下方,标上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1.表示山顶和盆地的等高线地形图都是相同的闭合曲线,这样说法不正确。
相同点:在局部地域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表现为闭合的曲线,而且表示的空地范围相对较大;不同点:山顶等高线地形图其等高线数值变化为由外向里数值逐渐增大,而盆地则地逐渐减小。
2.陡崖的高度即陡崖的海拔高度。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陡崖的高度是陡崖的相对高度,即陡崖的实际高度。海拔高度是指高出海平面的高度。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