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学习目标】
1、掌握硅、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粗硅的制法;
2、认识硅酸盐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其用途。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括号内为用途)错误的是( )。
A.硅(半导体材料) B.二氧化硅(制光导纤维)
C.水玻璃(黏合剂) D.硅酸(作耐火材料)
2.(2019 吉林一中模拟考)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硅酸盐Na2Fe2Si3O10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2FeO·3SiO2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④
3.除去SiO2固体中混有的CaCO3固体,方法正确的是( )。
A.加水过滤 B.加热 C.加盐酸后过滤 D.加NaOH溶液后过滤4.(2019 甘肃省张掖中学期末考)关于Si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硅溶浓反应
B.SiO2和CO2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工艺师利用HF溶液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D.除SiO2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然后过滤
5.下列物质中,没有固定熔沸点的是( )。
A.石英 B.Na2SiO3 C.固体SO3 D.玻璃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 +2OH( +CO2 ===CaCO3↓+H2O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CO32( +SiO2==SiO32( +CO2↑C.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O2 +2OH( ===Na2 SiO3+H2O
D.硅酸与烧碱溶液中和:H2SiO3 +2OH( === SiO32(+2H2O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iO2是H2SiO3的酸酐,故SiO2溶于水得H2SiO3
B.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沉淀
C.因为高温时发生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8.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有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又有沉淀产生,下列溶液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Ag+、Al3+、K+ B.SiO32-、AlO2-、K+
C.Ag+、Cu2+、Na+ D.Ag+、Ba2+、Na+
9.工业上制造高温结构陶瓷碳化硅(SiC)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3CSiC+2CO↑。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 B.2∶1 C.1∶l D.3∶5
10.(2019 福建厦门检测)有下列四个变化:①Na2CO3→Na2SiO3,②SiO2→H2SiO3,③Na2SiO3→Na2CO3,④Ca(NO3)2→CaSiO3,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只有②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往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OH-==HCO3-
B.H2SiO3与NaOH溶液混合:2OH-+H2SiO3==2H2O+SiO32-
C.石英砂与烧碱反应制水玻璃:SiO2+2OH-==SiO32-+H2O
D.往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H2O+CO2==H2SiO3↓+2Na++CO32-
12.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过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
C.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
D.先加过量的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13.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 ③Ca(ClO)2溶液 ④饱和Na2CO3溶液 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14.在炼铁、制玻璃、制水泥三种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 )。
A.纯碱 B.石灰石 C.石英 D.黏土
二、填空题:
1.三硅酸镁被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胃溃疡,是因为该物质不溶于水,服用后能中和胃酸,作用持久。把三硅酸镁Mg2Si3O8·nH2O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________,它中和胃酸(HC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下表中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试将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填入表中:
混合物
SiO2(CaCO3)
SiO2 (Fe2O3)
SiO2 (NaCl)
SiO2
(Si)
Si
(Al)
NaHCO3
(Na2SiO3)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3.设计实验证明酸性强弱顺序:HCl>H2CO3>H2SiO3。
(1)写出实验原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本实验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必须用到的药品有________________,所需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相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B是一种单质,其余物质也都是含B元素的化合物。C是一种钠盐,E是C对应的酸,B的结构类似金刚石,D为B的氧化物(其他不含B元素的反应产物以及各步反应添加的必要试剂和反应条件已被略去)。
请填写空白:
(1)A、D、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和B的互相转化在工业上有什么实际意义?
(3)写出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硅单质,它一般是通过硅的氧化物(SiO2)来提取。对制得的粗硅可用以下方法提纯: Si (粗)+2Cl2SiCl4 SiCl4+2H2Si (纯)+4HCl (1)写出工业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反应,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粗硅提纯的两个反应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反应,________反应。 (3)SiCl4是一种液体,沸点较低,若从含有粗硅的SiCl4的混合体系中,提取出纯净的SiCl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方法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4)在得到纯硅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SiCl4是气体状态,请回答这样提纯的好处____________。
6.已知CO和H2的混合气体称为水煤气,可由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如下图:
高温
反应①
高温
反应②
燃烧
反应③
已知: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化合物F是有毒的氧化物,C为液态。据此,请填空:
(1)氧化物A是
(2)化合物F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7.把河沙(主要成分是SiO2)跟镁粉按一定质量比(质量比大约为15∶24)混合均匀,装入试管中加热大约1 min后停止加热,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化合物和一种硅化物。待生成混合物冷却后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立即产生气泡并伴有爆炸声,产生的气体是一种能在空气中自燃的气态氢化物。
(1)写出河沙与镁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生成的混合物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产生“爆炸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 硅酸受热会分解。
2.D
【解析】①硅酸盐Na2Fe2Si3O10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Fe2O3·3SiO2,故A错误;
②水昌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B错误;
③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故C错误;
④单质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故D正确。
3.C
4.B
【解析】A项,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硅酸钠、碳酸钠,故A正确;B项,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故B错误;C项,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氢氟酸能够腐蚀玻璃,可以用来雕刻玻璃,故C正确;D项,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钙和水,所以除去SiO2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然后过滤,故D正确。
5.D
6.D
7.B
【解析】 SiO2不溶于水,故不能用SiO2与水制H2SiO3,A错;B中发生反应:CO2+H2O+Na2SiO3== Na2CO3+H2SiO3↓,H2SiO3在水中溶解度小,故得沉淀,B正确;C项为难挥发性酸酐制易挥发性酸酐,但不能证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错;D项中SiO2可与HF反应,故D错。
8.D
【解析】 加入盐酸产生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至少含有银离子或硅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滤液加入氨水产生沉淀,说明产生难溶于水的碱。
9.A
【解析】 本题中首先分析SiC中元素化合价:因为非金属性C>Si,故在SiC中,C为-4价,Si为+4价。在反应前后,硅元素化合价没变,氧化剂和还原剂均为C,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0.D
【解析】Na2CO3可以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得到Na2SiO3;SiO2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不能和水反应生成H2SiO3;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可得到Na2CO3;Ca(NO3)2和Na2SiO3反应可得到CaSiO3。
11.D
【解析】 D项:Na+未参加反应(Na2SiO3应写成离子),应删去。
12.D
【解析】 石灰石溶于盐酸时有气体产生;SiO2可与NaOH溶液反应。
13.B【解析】本题考查CO2及H2CO3的性质。 ①中通入CO2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②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当CO2过量时,Na2CO3+CO2+H2O==2NaHCO3,所以能得到白色沉淀H2SiO3; ③通入CO2,反应如下:Ca(ClO)2+CO2+H2O==CaCO3↓+2HClO CO2过量时,CaCO3+CO2+H2O== Ca(HCO3)2,所以也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④中通入CO2,反应如下: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原Na2CO3饱和,该反应生成NaHCO3的质量比Na2CO3质量大,同时消耗掉部分溶剂水,并且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溶解度更小,所以会析出白色NaHCO3固体。所以答案应为B。14.B
二、填空题:
1.2MgO·3SiO2·nH2O 2MgO·3SiO2·nH2O+4HCl==2MgCl2+3SiO2·nH2O+2H2O
【解析】 若直接写Mg2Si3O8·nH2O与HCl (aq)的反应,则无从下手。先将Mg2Si3O8·nH2O改写成氧化物形式:2MgO·3SiO2·nH2O,其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HCl与MgO反应。
2.(1)盐酸、过滤(2)盐酸、过滤(3)水、过滤(4)O2、加热(5)盐酸、过滤
(6)足量CO2/H2O、过滤
3.(1)HCl+NaHCO3==NaCl+H2O+CO2↑,CO2+Na2SiO3+H2O==Na2CO3+H2SiO3↓
(2)由较强的酸能制得较弱的酸
(3)盐酸、NaHCO3(或Na2CO3、CaCO3等)、Na2SiO3 分液漏斗、烧瓶(锥形瓶或大试管)、试管、双孔塞、导管(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原理即正确)
4.(1)SiCl4 SiO2 H2SiO3 (2)粗硅提纯 (3)SiO2+2NaOH==Na2SiO3+H2O
(4)H2SiO3SiO2+H2O
【解析】 本题的突破口是:“B是一种单质”“B的结构类似金刚石”。据此,容易推断出B是晶体硅。硅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iCl4,因此,A为SiCl4。经过分馏提纯后得到纯净的SiCl4,SiCl4可以被氢气还原得纯净的硅。根据D是B(Si)的氧化物,可知D为SiO2,由此可知其他答案。
5.(1)SiO2+2CSi+2CO↑ 置换 还原剂 (2)化合 置换 (3)蒸馏 烧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4)产物硅为固体,而反应物SiCl4、H2,产物HCl都是气体,易于分离。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硅的制取和提纯。工业上常用焦炭在电炉中高温还原SiO2,生成粗硅。其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而粗硅提纯的两个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型上可判断分别是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要将沸点较低的SiCl4分离出来,需用蒸馏的方法。从要提纯的目的和反应物、生成物状态上,不难得到易于分离的好处。 提示:反应类型的判断和实验装置的辩识,是化学学习中需要练就的基本功。6.(1)SiO2 (2)CO
高温
(3)C + H2O=CO + H2
点燃
(4)2H2 + O2 =2H2O
7.(1)SiO2+4Mg2MgO+Mg2Si 放热
(2)SiH4 (3)SiH4+2O2==SiO2+2H2O
【解析】 SiO2与Mg按15∶:24的质量比混合,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4进行混合,发生的反应为SiO2+4Mg==2MgO+Mg2Si,其中Mg2Si遇稀硫酸中的水生成Mg(OH)2和SiH4气体,而SiH4在空气中能自燃,其产物为SiO2和H2O,将SiO2和Mg混合加热后停止加热仍能发生剧烈反应,说明是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