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6.比例尺 冀教版(2014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6.比例尺 冀教版(2014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8 16: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6.比例尺
一、单选题
1.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法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 )
A.?形状相同,大小不变???????????????????????????????????????????B.?形状不同,大小不变 C.?形状相同,大小改变???????????????????????????????????????????D.?形状不同,大小改变
2.把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1:20????????????????????????????B.?1:60000????????????????????????????C.?1:2000000????????????????????????????D.?1:60
3.将一个平面图形按1:10缩小,就是(? )变为原来的 .
A.?图形各边的长??????????????????????????????B.?图形的面积??????????????????????????????C.?AB都正确
4.在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3cm,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 )厘米.
A.?60?????????????????????????????????????B.?18000000?????????????????????????????????????C.?4.5?????????????????????????????????????D.?5
二、判断题
5. 1:20000的比例尺,就是说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判断对错)
6.判断对错. 比例尺1∶50000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7.判断对错. 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表示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倍,或者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8.判断对错. 一个图形按1∶10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 .
三、填空题
9.用 的比例尺把一个2米长的零件画在设计图上,图纸上的零件长________。
10.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A、B两地相距140km,画在这幅图上的应是________?cm.
11.比例尺是20∶1的设计图上,量得两点之间的长度是4厘米,实际长度是________厘米.
1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________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________,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________倍.
13.学校准备出一张环保知识的手抄报,要将这幅画按1∶2复印出来放在手抄报上,应该调到________%。
四、解答题
14.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15.说出下面比例尺的意义 . 比例尺5∶1
五、综合题
16.看图填空
(1)量一量辛庄小学平面图的长是_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这所小学实际占地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2)如果操场的长约是60米,宽约是40米.绕操场一圈大约是________米.
(3)教学楼的面积大约占学校总面积的________%.
六、应用题
17.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0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法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形状相同,大小改变。【分析】此题考查放缩的性质。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1厘米:20千米,
=1厘米:2000000厘米,
=1:2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0。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1cm、实际距离20km,求比例尺,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统一单位代入数据即可解决问题。
故选:C
3.【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据解析可知:
将一个平面图形按1:10缩小,就是图形各边的长变为原来的 ;
【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的倍数,面积是这个倍数的平方倍。
故选:A
4.【答案】 C
【解析】【解答】解:3×30=90(千米)=9000000(厘米)
9000000× =4.5(厘米)
答: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4.5厘米.
故选:C.
【分析】先求出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进而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解答即可.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
由比例尺的意义可知,1:20000表示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0厘米,
即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比例尺1:50000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0厘米,50000厘米=0.5千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尺前项和后项的单位要相同,由此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0厘米,把50000厘米换算成千米即可做出判断.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表示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倍,或者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解答。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面积是1×1=1平方厘米; 一个正方形按1:10缩小后,正方形边长是1×(1:10)=1×=厘米,正方形面积=×=平方厘米; ÷1=,所以面积缩小为原来的;所以一个图形按1:10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先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求出原正方形面积,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按1:10缩小后,正方形边长和面积是多少,然后进行比较面积的变化,即可解答此题。
三、填空题
9.【答案】4厘米
【解析】【解答】解:因为比例尺是, 已知零件实际长度是2米,所以图纸上的长度为2×=0.04米=4厘米。 故答案为:4厘米。【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10.【答案】3.5
【解析】【解答】解:140÷40=3.5(厘米) 故答案为:3.5 【分析】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40km,用A、B两地的实际距离除以40即可求出画在这幅图上的图上距离.
11.【答案】0.2
【解析】【解答】解:设实际长度是x厘米, ?4:x=20:1 20x=4×1 ??? x=4÷20 ??? x=0.2 故答案为:0.2 【分析】这个比例尺是放大的比例尺,比例尺的大小不变,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设实际长度是x厘米,根据比例尺不变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12.【答案】40;;4000000
【解析】【解答】1:4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0000厘米,4000000厘米=40千米; 这个比例尺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00倍. 故答案为:40;;4000000 【分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的前项是1,后项就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
13.【答案】50
【解析】【解答】(2-1)÷2=50%。 【分析】此题考察放大与缩小,指新图形与原图形的比。把新图形看成1,则原图形是2,则 新图形比原图形多(2-1)÷2=50%。
四、解答题
14.【答案】解:4厘米:5毫米=40:5=8:1
答:比例尺是8:1。
【解析】【分析】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然后化成后项是1的比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注意换算单位。
15.【答案】解:比例尺5∶1表示图上5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厘米. 答:比例尺5∶1表示图上5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厘米 .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这个比例尺的后项是1,是一个放大的比例尺.
五、综合题
16.【答案】 (1)8 ;5 ;16000
(2)20013
(3)13
【解析】【解答】解:(1)量出平面图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分别为8厘米和5厘米,
则8÷ =16000(厘米)=160(米),
5÷ =10000(厘米)=100(米),
160×100=16000(平方米);
所以这所小学实际占地面积是16000平方米.
(2)(60+40)×2,
=100×2,
=200(米);
答:绕操场一圈大约是200米.
(3)2090÷16000≈13%;
所以教学楼的面积大约占学校总面积的13%.
故答案为:8,5,16000;200;13.
【分析】(1)用直尺即可直接量出平面图的长和宽,再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即可求出辛庄小学长和宽的实际长度,进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2)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已知,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解.(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即可.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以及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六、应用题
17.【答案】解:20÷ ÷100÷1000=800(千米) 800÷(46+54)=8(小时) 答:8小时后两车相遇.
【解析】【分析】用两地的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并换算成千米,然后根据相遇问题的知识用两地的实际距离除以两车的速度和即可求出相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