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9 13: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渐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
2、明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朝代:
都城: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明朝
应天(南京)明朝疆域图知识串联2.假设你是朱元璋,来自社会底层,又历经磨难 ,你打算如何治国家?1.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答: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1、原因:
2、目的:
3、措施: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政治上全面改革官制:②在中央: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提升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   ①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2)军事:朱元璋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权统归兵部。(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为了巩固统治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中央行省按察司(刑狱)都司
(军政)布政司(民政)礼丞相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史料研读
明朝大学士宋濂曾经与客人在家饮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请了什么客人、吃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你没有骗我”。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朱元璋为什么说宋濂没有骗他?
朱元璋设锦衣卫监视官民明朝锦衣卫印“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明殿阁大学士内阁制度顾问决策隋朝创立以隋炀帝开设进士科为标志唐朝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宋朝发展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明朝 ?科举制的发展史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表现:(1)内容变化
(2)文体格式变化:
2、影响: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八

文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议论的开始起讲后入手之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股有两股必须用排比对偶句,而且要为文章的破题论点服务。江南贡院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明清时期考生作弊手段以夹带居多,这是为什么呢? 夹带
明清时期,考生作弊手段以夹带居多,这是为什么?史料研读
材料一: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思考:(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共同点?
(3)顾炎武认为八股文对人才的摧残要比焚书坑儒的危害大,你是否赞同他的评论?四、经济的发展1、农业甘薯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马铃薯向日葵花 生玉米2、手工业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苏绣明代青花扁壶3、商业(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王家大院徽州民居红顶商人胡雪岩皇帝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 行 省 )布政使司
(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
(司法)都指挥使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明朝君权的加强三司厂卫制度内阁小结大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史料研读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
旋踵:调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
颉颃( xié háng):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
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及其理由。
措施:废丞相、撤中书省;设立五军都督府、设六部
理由:丞相多小人,专权乱政“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材料二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弊端:军国重事掌握在地方官手里。
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弊端?为改变这一弊端,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朝官制改革的影响。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
设五军都督府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锦衣卫,监视官民“八股取士”;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1. 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2. 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BD3.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设立的机构东厂有关。这一机构是由下列哪位皇帝设立的(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4.《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该作品批判的是
( )
A.行省制度    B.民分封制度
C.文字狱    D.八股取士BD5.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
A.经济政策  B.时事评论
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
6.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哪座城市成为丝织业中心( )
A.苏州    B.广州
C.南京    D.杭州DA知识小结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经济的发展全面改革官制中央
地方设锦衣卫改革科举制度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设五军都督府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表现: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
影响: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农业
手工业
商业时间
人物
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