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试题 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试题 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0 22: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已知某反应2A+B=3C+D,若1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则12gA和10gB反应能生成D为(  )
A.2.5g B.5g C.16g D.10g
2.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 H2O和a 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CO2+H2O+CO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18
a
5
9
反应后质量/g
6
2
49
9
A.Z可能是单质
B.a的值为32
C.该反应中X和Y变化的质量比为3:1
D.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相符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
B.1g氢气和lg氧气化合后生成了2g水
C.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少了
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1,反应后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参加反应的W和O2的质量比为2:9
C.W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6.已知某CO和O2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现取12g该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8g B.11g C.12g D.13.2g
7.在探究某物质的组成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3g该物质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测得生成物有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你认为该物质的组成为(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D.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6:1
8.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2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A2B,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10.0g。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A的用量
B的用量
A2B的用量

9.0g
1.0g
5.0g

4.0g
6.0g
5.0g

ag
bg
6.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4:1
B.丙同学实验中a:b的值可能是22:3
C.该反应一定不是氧化反应
D.A2B可能是水
9.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B.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C.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到室温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10.硝酸制备中会发生反应4NH3+5O2=4X+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消耗氧与生成水中氧的质量比为5:3
B.X的化学式为NO2
C.该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D.NH3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5%
11.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中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0
0.50
A.a和b是反应物,d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物质中c元素的种类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不同
D.若a物质与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一定是2:1
12.通常情况下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将一小块铜片加入装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在不断通入O2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O22CuSO4+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只含有CuSO4和H2O
B.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H2O2
C.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反应前后烧杯内液体的质量不变
13.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电池的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O2 C.CO D.CO2
14.将银器置于含微量硫化氢气体的空气中会慢慢变黑,生成物X是一种有色固体,其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AgS
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
C.生成的X质量少于参加反应的银的质量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
15.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R=2Na2CO3+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Na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O2中含有氧分子
D.Na2CO3中Na元素显+1价
16.“铜绿”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X+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u2O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17.有CO、CO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CaCO3的质量为(  )
A.50g B.100g C.150g D.200g
18.已知反应CaC12+X=2NaCl+CaCO3↓,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a2CO3 B.2Na2CO3 C.2NaOH D.NaOH
19.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C.表中“待测”值为5
D.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20.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CO2 B.2CO+O22CO2
C.H2+Cl22HCl D.2Mg+O22MgO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B.71g氯气和4g氢气反应,可生成75g氯化氢气体
C.氯化氢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
D.氯化氢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22.下列关于C2H6O+3O22CO2+3H2O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2H6O、O2、CO2、H2O的质量比为46:96:88:54
B.乙醇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1个乙醇分子和3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3个水分子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3.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 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吸收大量的热
B.化学方程式中CO 与 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
C.参加反应的CO 与 O2的质量比为2:l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不变
三.填空题(共5小题)
24.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组成,爆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NO3+S+3CX+N2↑+3CO2↑
(1)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   (填“化学式”)。
(2)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   ,该物质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是   。(结果保留1位小数)
25.某化合物1.6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二氧化碳和3.6g水,该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   。
26.某可燃物4.6g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和5.4g水。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
27.在点燃的条件下,3.9g苯(C6H6)与9.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2.7gH2O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g;X的组成元素为   。
28.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   (写出一条即可);
(2)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判断X的化学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序号)。
②实验A中观察到现象:   。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实验B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反思: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   的容器中进行。
五.计算题(共3小题)
30.某化合物16g在纯氧气中燃烧,只生成36g水和44g二氧化碳,通过计算说明: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31.氧气不足,乙醇(C2H5OH)燃烧可能有CO生成。已知某乙醇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中CO与CO2的总质量为50.4g,其中C与O二元素的质量比为2:5,则产物中水的质量为   g。
32.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4C3H5N3O912CO2↑+10H2O+6N2↑+O2↑
若生成26.4g二氧化碳,则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六.解答题(共1小题)
33.CH4+2O2CO2+2H2O 的其中一个含义是:1体积的甲烷完全燃烧需要2体积的氧气,那么,在相同条件下,1体积的甲烷完全燃烧需要   体积的空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解答】解:某反应2A+B=3C+D,若1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C和D的质量之和,则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15g+10g﹣5g=20g。则12gA和10gB反应,B有剩余,则设能生成D的质量为x,=,x=16g。
故选:C。
2.【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为:2.6+7.2﹣6.6﹣1.8=1.4,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可能为一氧化碳,故B正确;
C.CO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故C正确;
D.设反应方程式为aC2H2+bO2cCO2+dH2O+eCO,a:b:c:d:e=::::=0.1:0.225:0.15:0.1:0.05=4:9:6:4:2,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2+9O26CO2+4H2O+2CO,故D错误。
故选:D。
3.【解答】解:A、Z反应后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不可能是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a=6+2+49+9﹣9﹣5﹣18=3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中X和Y变化的质量比为:(18﹣6):(34﹣2)=3: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Q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故说法正确。
B、1克氢气在1克氧气中点燃后不能生成2克的水,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在此反应中,氧气有剩余。而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氢气的质量=生成水的质量,故说法错误;
C、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故说法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的氧气扩散到空气中,因此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少,故说法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故x+22+4=36+8+4+2,x=24,错误;
B、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8g,O2的质量为36g﹣4g=32g,质量比为8g:32g=1:4,不是2:9,错误;
C、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2=2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6g,
生成的水的质量为:22﹣4=18,其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8g×=2g,
故W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错误;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已知某CO和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g该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3g,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3g÷(×100%)=7g,氧气的质量为12g﹣7g=5g,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2):32=56:32,7g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4g;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g+4g=11g。
故选:B。
7.【解答】解:8.8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5.4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5.4g××100%=0.6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2.4g+0.6g=3g,3g=3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0%,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2.4g:0.6g=4: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根据表中数据甲和乙可知,都生成5.0g生成物,甲中有1.0gB而乙中有4.0gA即可,所以A、B的质量比为 4:1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A、2A+BA2B
2x y
4 1
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1,故A错误;
B、设丙中生成6.0g生成物消耗的A的质量为x,B的质量为y。
2A+BA2B
4 1 5
x y 6.0g
==
x=4.8g y=1.2g
若A完全反应,则a:b=4.8g:(10.0g﹣4.8g)=4.8g:5.2g=12:13,
若B完全能反映,则a:b=(10.0g﹣1.2g):1.2g=22:3,故B正确;
C、该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中,是2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化学计量数不照,故D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A、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以防止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该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过程中,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氧气消耗,气球缩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C、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到室温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以防止气球膨胀产生浮力,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大于或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这是因为如果白磷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相等,如果不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由4NH3+5O2=4X+6H2O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12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4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0个,反应后应该是10个,其中4个包含在4X中,X的化学式NO;
A、反应消耗氧与生成水中氧的质量比为:160:96=5:3,该选项说法正确;
B、X的化学式为N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前氮元素化合价是﹣3,反应后氮元素化合价是+2,反应前氧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后化合价是﹣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氨气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00%=82.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1.【解答】解:A、待测值:6.40+3.20+4.00+0.50﹣2.56﹣7.20﹣0.50=3.84,ab反应后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84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ab反应生成c因此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设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根据题意有:2x:y=(6.40g﹣3.84g):(3.20g﹣2.56g),x:y=2:1,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反应前铜原子的数目是2个,氢原子的数目是4个,氧原子的数目是10个,硫原子的数目是2个,反应后铜原子的个数是2个,硫原子的个数是2个,氧原子的个数是8个,所以X是H2O;
A、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含有生成的CuSO4和H2O,还有过量的稀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H2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稀硫酸溶液是无色的,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是蓝色的,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后烧杯内液体的质量增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由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12个,钠原子都是4个,反应后氧原子是12个,反应前应该是12个,其中6个包含在3X中,则X的化学式为O2 。
故选:B。
14.【解答】解:A、由4Ag+2H2S+O2═2X+2H2O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4个,氧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银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Ag2S,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68:32=17: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生成的Ag2S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银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前氧气中的氧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后水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解答】解:A、Na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16×2=78,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2Na2O2+2R=2Na2CO3+O2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4个,反应后碳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R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其中4个包含在2R中,R的化学式为CO2,该选项说法正确;
C、Na2O2中不含有氧分子,含有氧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Na2CO3中Na元素显+1价,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解答】解:A、由Cu2(OH)2CO32X+CO2↑+H2O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2个,碳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铜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5个,反应后应该是5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Cu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但是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小,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7.【解答】解:设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为x,
120g混合气体中碳元素质量为:120g×10%=12g,
碳元素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总质量为:12g÷=44g,
Ca(OH)2+CO2═CaCO3↓+H2O,
44 100
44g x
=,
x=100g,
故选:B。
18.【解答】解:由CaC12+X=2NaCl+CaCO3↓可知,反应前后钙原子都是1个,氯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钠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反应后碳原子是1个,反应前应该是1个,包含在X中,反应后氧原子是3个,反应前应该是3个,包含在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Na2CO3。
故选:A。
19.【解答】解:A、待测值=16+70+1﹣45﹣36=6,反应后氧气质量减小,不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1):36=44:3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表中“待测”值为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来自于X,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0.【解答】解:A、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1:1:1,质量比是3:8:11,条件是点燃,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B、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2,故选项错误;
C、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1:1:2,故选项错误;
D、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2,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1.【解答】解:
A、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前面的计量系数就是物质反应的物质之间数量关系。正确;
B、根据71g氯气完全反应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氢气和HCl的质量
Cl2+H22HCl
71 2 73
71g 2g 73g
所以71g氯气和4g氢气只73g氯化氢气体。错误;
C、氯化氢是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是由HCl分子构成的。所以氯化氢是氯气和氢气混合而成是错误。错误;
D、氯化氢分子是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或者每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A。
22.【解答】解:A、反应中C2H6O、O2、CO2、H2O的质量比为:46:(32×3):(44×2):(18×3)=46:96:88:54,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乙醇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氧气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为零,反应后氧元素化合价都是﹣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个乙醇分子和3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3个水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3.【解答】解:A、由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一氧化碳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化学方程式CO与O2的化学计量之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28×2):32≠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共5小题)
24.【解答】解:由2KNO3+3C+S=X+N2+3CO2↑可知,
反应前钾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
反应前氮原子是2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是6个;
反应前碳原子是3个,反应后是3个;
反应前硫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X中;
因此X的化学式是K2S;
(1)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N2。
故填:N2。
(2)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K2S,该物质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是:×100%=70.9%。
故填:K2S;70.9%。
25.【解答】解: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4g+3.6g﹣1.6g=6.4g,
化合物中碳元素质量为:4.4g×=1.2g,氢元素质量为:3.6g×=0.4g,氧元素质量为:4.4g﹣1.2g﹣(3.6g﹣0.4g)=0,
该化合物中碳原子、氢原子个数比为::=1:4,
故填:1:4。
26.【解答】解:可燃物4.6g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和5.4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6g+9.6g﹣5.4g=8.8g。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故填:8g;2:3。
27.【解答】解:X=3.9g+9.6g﹣6.6g﹣2.7g=4.2g;
X中碳元素质量为:3.9g×﹣6.6g×=1.8g,氢元素质量为:3.9g×﹣2.7g×=0,氧元素质量为:9.6g﹣(6.6g×+2.7g×)=2.4g,因此X中含有碳元素、氧元素。
故填:4.2;碳元素、氧元素。
28.【解答】解:(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是见光易分解。
故填:见光易分解。
(2)硝酸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故填:+5。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NO32H2O+4NO2↑+X↑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4个,氮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为O2。
故填:O2。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9.【解答】解:①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C,这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填:C。
②实验A中观察到现象: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即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故填: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
③实验B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 。
故填:4P+5O22P2O5 。
④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故填:密闭。
五.计算题(共3小题)
30.【解答】解:反应的氧气质量为:36g+44g﹣16g=64g,
化合物中氧元素质量为:36g×+44g×﹣64g=0,即化合物中不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化合物中不含有氧元素。
31.【解答】解:CO和CO2的总质量为50.4g,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
碳元素质量=50.4g×=14.4g
乙醇中C、H元素质量比=24:6=4:1,则乙醇中H元素质量==3.6g
乙醇燃烧生成水的质量=3.6g÷=32.4g
故填:32.4。
32.【解答】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4C3H5N3O912CO2↑+10H2O+6N2↑+O2↑
528 32
26.4g x
解得 x=1.6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六.解答题(共1小题)
33.【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所以CH4+2O2CO2+2H2O 的其中一个含义是:1体积的甲烷完全燃烧需要2体积的氧气,那么,在相同条件下,1体积的甲烷完全燃烧需要空气的体积为2×5=10。
故答案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