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句话中的真正含义是( )
A.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 B.张骞为开发西域做出了贡献
C.张骞是最早发现西域的人 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小华编制了下列三张学习卡片,从他的学习卡上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民族的交流与融合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3.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B.东汉张仲景被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C.北朝贾思编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D.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牡丹亭》
4.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象、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A.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5.下面是学习完商鞅变法一节后,某兴趣组四位同学的发言,讨论的题目是“假如我穿越到公元前356年后的秦国”。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会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得到爵位和土地
B.我会努力生产,免除徭役
C.我可以世袭家族特权
D.我要严明法度
6.毛泽东早年在评论某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nú指妻儿)贫怠以绝消耗。”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A.武王伐纣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李悝变法
7.国人喜欢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②都采用创新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③采用的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并对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⑤都推崇儒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8.下列各项、与东汉无关的是
A.文景之治 B.外戚宦官专权 C.太平道的发展 D.黄巾大起义
9.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10.下列时代特征的表述,符合秦汉时期的是:
A.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经济重心南移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1.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是
①促进了西域同汉朝的经济文化 ②促进了中国与西域、欧洲的友好往来
③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④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12.蜿蜒两万公里的丝绸之路,是古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是世界文明的辉煌诗篇。亮相狗年春晚的《丝路山水地图》正是一把珍贵的钥匙,它将有助于学者们更深人地研究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 )
A.加强了大月氏与内地的联系 B.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C.沟通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葡萄、石榴等物产传人内地
13.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
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14.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项是 ( )
A.《水经注》和《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和《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5.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发生并得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役繁重②秦朝的税沉重③秦朝开凿灵渠④秦朝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6.西汉建立初,汉高祖面对的社会景象是
A.楚汉之争 B.王朝鼎盛 C.残破荒凉 D.诸侯争霸
17.秦法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死刑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这说明了秦朝( )
A.徭役繁重 B.刑罚残酷 C.兵役繁重 D.赋税沉重
18.某同学在关于“文景之治”的小论文中列举的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
A.减轻徭役、兵役和赋税 B.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C.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D.约法三章
19.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唐朝
二、简答题
2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代?他写了什么书?
(2)该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事?
21.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影响深远,其在教育方面的主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孔子又是伟大的教育家,请写出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
(3)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4)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22.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一一
(2)东汉时改进了造纸工艺的人物一一
(3)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一一
(4)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一一
2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甲骨文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2)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行政的官职
(3)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史称
参考答案
1.D2.C3.D4.C5.C6.C7.B8.A9.D10.B11.A12.C13.D14.D15.B16.C17.B18.D19.C
20.(1)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写了《史记》
(2)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21.(1)仁。
(2)兴办私学,广收学生,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等;主张因材施教;学习态度要老实等。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22.(1)巨鹿之战
(2)蔡伦
(3)进土科的创立
(4)安史之乱
23.(1)象形
(2)丞相
(3)楚汉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