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 4.4 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试题卷 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 4.4 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试题卷 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1 14:4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对化学方程N2+O22NO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7:8
C.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H4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CO2和H2O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参加反应微观粒子与生成微观粒子的个数比是1:2:1:2
D.每消耗16g甲烷就会生成18g水
3.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2:l
D.化学方程式中CO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
4.二氧化氮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煤燃烧会产生一部分二氧化氮气体,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
A.1,1,1,2 B.2,1,1,2 C.4,1,2,4 D.6,2,3,6
5.现有化学反应:xC2H6+yO2zCO2+wH2O,化学计量数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2z=x B.3x=2w C.2x=z D.y=2z+w
6.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3m=4n D.2b=mn
7.在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mCO2+nH2O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m+n B.a=2m C.a+2b=2m+n D.n=2b
8.在化学反应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3m B.m=2a C.3n=a D.2b=m+n
9.在反应□SO2+□H2S=□H2O+□S中,方框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应该对应的是(  )
A.1,3,3,2 B.1,2,2,3 C.1,2,3,2 D.1,3,2,3
10.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1:1:2 B.2:1:4 C.2:3:6 D.3:1:8
11.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中,参与反应的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108:96:204 C.27:24:43 D.4:3:2
1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P、O2、P2O5的质量比为(  )
A.4:5:2 B.7:4:11
C.31:32:142 D.124:160:284
13.在反应2Mg+O22MgO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
A.48:32:80 B.24:32:40 C.24:32:64 D.24:32:80
14.复印机市场对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需求量很大,目前最普遍使用共沉淀法生产,其原理可表示为:FeCl2+FeCl3+NaOH→Fe3O4+H2O+NaCl,已知此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又知Fe3O4中铁元素有+2、+3两种化合价。则参加反应的FeCl2和FeCl3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3:4 D.1:2
15.将15克A物质、24克B物质、8克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A8克,C30克,还有一种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A.A+B=C+D B.A+2B=2C+D C.A+3B=C+2D D.A+3B=2C+2D
16.在化学反应3H2+Fe2O32Fe+3H2O中,反应物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
A.1:1 B.3:1:2:3 C.3:80:56:27 D.1:80:28:9
二.计算题(共5小题)
17.取一定量的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40 g沉淀。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18.实验室中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志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入图一,小明同学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质量”的过程如图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数据可计算出,a=   g;
(2)对比图一数据,小明同学计算的结果是错误的,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正确的结果: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g。
19.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 g该样品与足量X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2Na2O2+2X═4NaOH+O2↑,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3)计算2克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
20.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前,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
(1)小明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瓶的方法是   ;
(2)通过计算得知:这些氧气的总质量约是16g。若用加热高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锰酸钾?
21.实验室用碳酸钙(CaCO3)和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现有5g碳酸钙,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温馨提示: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 +H2O+CO2↑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2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二氧化锰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
23.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淡黄色粉末状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2)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
24.根据下列情景写出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1)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变黑   。
(2)氯酸钾制氧气:   。
(3)铝在氧气里燃烧:   。
(4)与氧气燃烧后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该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   。
(3)加热铜绿   。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5)氢气燃烧   。
26.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人们用化学的方法认识和改造物质,使其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请填写下列空格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现有二氧化碳、金刚石、氯化钠、镁四种物质,其中(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如N2);
①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
②硬度大,用作工艺品切割的是   ;
③植物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气体是   ;
④在空气中能燃烧,可制作照明弹、燃烧弹和烟火的是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   。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
2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u+   O2   CuO
(2)   Al2(SO4)3+   NaOH═   Al(OH)3↓+   Na2SO4
(3)   Cu2(OH)2CO3   CuO+   H2O+   CO2
28.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CH4+   O2   CO2+   H2O
2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l(OH)3+   H2SO4═   Al2(SO4)3+   H2O
(2)   C3H8+   O2    CO2+    H2O
3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答案只写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1)CO+Fe2O3 Fe+CO2   ;
(2)HgOHg+O2↑   ;
(3)CaCO3+HCl=CaCl+H2O+CO2↑   。
3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的省略不写):
(1)   Na+   O2=   Na2O
(2)   CuO+   C   Cu+   CO2↑
(3)   C3H6+   O2   CO2+   H2O
(4)   Al+   H2SO4=   Al2(SO4)3+   H2↑
3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O2   CO;
(2)   H2+   O2   H2O;
(3)   Al+   O2   Al2O3;
(4)   KClO3   KCl+   O2↑。
33.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写在横线内,1也要写入)
(1)   Fe+   O2   Fe3O4
(2)   KClO3   KCl+   O2↑
(3)   CO+   Fe2O3   Fe+   CO2。
3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的省略不写):
(1)   P+   O2   P2O5.
(2)   Fe2O3+   Al   Fe+   Al2O3.
(3)   C2H4+   O2   CO2+   H2O.
(4)   FeS2+   O2   Fe2O3+   SO2.
35.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C3H8+   O2   CO2+   H2O;
(2)   Mg+   N2   Mg3N2;
(3)   FeS+   O2   Fe2O3+   SO2.
3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NH3+   O2═   NO+   H2O
(2)   Fe(OH)3+   H2SO4═   Fe2(SO4)3+   H2O
(3)   C2H5OH+   O2   CO2+   H2O
(4)   Fe2O3+   CO   Fe+   CO2
(5)   NH3+   CuO   Cu+   H2O+   N2
(6)   C6H6+   O2   CO2+   H2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解答】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8:32=7:8,故选项说法正确。
C、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1个氮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氮分子,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可读作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解答】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宏观意义,CH4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CO2和H2O,故正确。
B、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1:2,故理解正确。
C、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故参加反应微观粒子与生成微观粒子的个数比是1:2:1:2,故正确。
D、16g甲烷和64g氧气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故错误。
故选:D。
3.【解答】解:A、一氧化碳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28×2):32=7:4,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2CO+O22CO2可知,化学方程式中CO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HN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NO2、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同时扩大4倍,则NO2、O2、H2O、HNO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4、1、2、4。
故选:C。
5.【解答】解:反应物中含有2x个碳原子、6x个氢原子、2y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z个碳原子、2w个氢原子、(2z+w)个氧原子。
A、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x=z,故选项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6y=2w,则3y=w,故选项错误。
C、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x=z,故选项正确。
D、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y=2z+w,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反应物中含有2a个碳原子、6a个氢原子、2b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m个碳原子、2n个氢原子、(2m+n)个氧原子。
A、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故选项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6a=2n,则3a=n,故选项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故选项错误。
D、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b=2m+n,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反应物中含有2a个C原子、6a个氢原子、(a+2b)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m个C原子、2n个氢原子、(2m+n)个氧原子。
A、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a+2b=2m+n,故选项关系式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故选项关系式错误。
C、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a+2b=2m+n,故选项关系式正确。
D、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6a=2n,则3a=n,故选项关系式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反应物中含有2a个C原子、6a个氢原子、2b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m个C原子、2n个H原子、(2m+n)个氧原子。
A、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故选项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故选项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6a=2n,则3a=n,故选项错误。
D、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b=2m+n,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根据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可将上述方程式配平。
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SO2的计量数定为1,则H2S、H2O、S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2、3。
故选:B。
10.【解答】解: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不变,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x、y、z,则(x+y):2z=1:4,则(x+y):z=1:2,观察选项,D符合要求。
故选:D。
11.【解答】解:铝在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108 96 204
在此反应中铝、氧气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8:96:204=27:24:51。
故选:B。
12.【解答】解:4P+5O22P2O5
124 160 284
在此反应中P、O2、P2O5的质量比为124:160:284=31:40:71。
故选:D。
13.【解答】解:2Mg+O22MgO
48 32 80
观察选项,
故选:A。
14.【解答】解:设Fe3O4中+2价的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为x,则+3价的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为3﹣x,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
x×(+2)+(3﹣x)×(+3)+(﹣2)×4=0
解得x=1
即+2价的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为1,+3价的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为2,
此反应中各元素均不变价,反应前后铁原子个数相等,+2价、+3价的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反应前后相等,
则参加反应的FeCl2和FeCl3中铁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且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参加反应的FeCl2和FeCl3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故选:D。
15.【解答】解:由题意知,A和B反应后质量减小,A和B是反应物,C质量增加,C是生成物,并且生成了新物质D,A减少了15克﹣8克=7克,B减少了24克,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分别为7克和24克,C增加了30克﹣8克=22克,则生成了C22克,生成D的质量为7克+24克﹣22克=9克,从而可以求出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24:22:9,把相对分子质量代入上述选项,只有D选项符合。
故选:D。
16.【解答】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3H2+Fe2O32Fe+3H2O可知,反应物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3×2):(56×2+16×3):(2×56):(3×18)=6:160:112:54=3:80:56:27。
故选:C。
二.计算题(共5小题)
17.【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x,
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得关系式为
O2﹣﹣﹣﹣CO2﹣﹣﹣﹣﹣CaCO3
32 100
x 40g
x=12.8g
答: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
18.【解答】解:(1)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8.2g+4.8g﹣18.5g=4.5g;故填:4.5;
(2)小明同学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由于是充分反应,所以是氯酸钾完全分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x=12.25g
故答案为:
(1)4.5;
(2)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12.25。
19.【解答】解:(1)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6×2)=23:16;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是:H2O。
(2)由图象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0.32g;
(3)设样品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H2O=4NaOH+O2↑
156 32
x 0.32g
解得; x=1.56g
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8%
故答为:(1)23:16,H2O;(2)0.32;(3)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8%。
20.【解答】解:(1)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小明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瓶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2)设至少需要高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16g
x=158g
答:至少需要158g高锰酸钾。
故答案为:
(1)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2)158g。
21.【解答】解:设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5g x
x=2.2g
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
故答案为:
2.2g。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22.【解答】解:(1)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3Fe+2O2Fe3O4;
(2)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H2O;
(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填:2KClO32KCl+3O2↑。
23.【解答】解:(1)硫是一种淡黄色粉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燃烧过程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填:S+O2SO2;
(2)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填:3Fe+2O2Fe3O4。
24.【解答】解:(1)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故填:铜+氧气氧化铜;
(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填: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在点燃的条件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填:铝+氧气氧化铝;
(4)在点燃的条件下,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固体﹣﹣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5.【解答】解:(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CO2+H2O=H2CO3;化合;
(2)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3Fe+2O2Fe3O4;
(3)加热铜绿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u2(OH)2CO32CuO+H2O+CO2↑;
(4)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5)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填:2H2+O22H2O。
26.【解答】解:(1)①氯化钠可用作厨房调味品;故填:NaCl;
②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作工艺品切割;故填:C;
③植物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④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制作照明弹、燃烧弹和烟火;故填:Mg;
(2)①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填:2H2+O22H2O;
②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3Fe+2O2Fe3O4。
27.【解答】解:(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铜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1,最后调整铜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铝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Al(OH)3、NaOH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6,最后调整Na2SO4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u2(OH)2CO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CuO、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1
故答案为:(1)2、1、2;(2)1、6、2、3;(3)1、2、1、1。
28.【解答】解: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故填:1;2;1;2。
29.【解答】解:(1)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Al2(SO4)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Al(OH)3、H2SO4、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6。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3H8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3、4。
故答案为:
(1)2、3、1、6;
(2)1、5、3、4。
30.【解答】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故填:3CO+Fe2O3 2Fe+3CO2。
(2)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故填:2HgO2Hg+O2↑;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H2O+CO2↑。
31.【解答】解:(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钠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最后调整钠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化铜、二氧化碳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最后调整碳、铜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2。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3H6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氧气、二氧化碳、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3,同时扩大2倍,则C3H6、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9、6、6。
(4)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Al2(SO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铝、硫酸、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1、3。
故答案为:
(1)4、1、2;
(2)2、1、2、1;
(3)2、9、6、6;
(4)2、3、1、3。
32.【解答】解:(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一氧化碳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最后调整碳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最后调整氢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3)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铝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最后调整铝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
(4)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氯酸钾、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氯化钾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故答案为:
(1)2、1、2;
(2)2、1、2;
(3)4、3、2;
(4)2、2、3。
33.【解答】解:(1)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Fe3O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Fe、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氯酸钾、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氯化钾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3)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一个CO分子反应中得到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一个Fe2O3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个,所以CO与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3,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Fe2O3、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
故答案为:
(1)3、2、1;
(2)2、2、3;
(3)3、1、2、3。
34.【解答】解:(1)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五氧化二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2,最后调整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Fe2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Al、Fe、Al2O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2、1.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2、2.
(4)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Fe2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FeS2、O2、S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4,同时扩大2倍,则FeS2、O2、Fe2O3、S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4、11、2、8.
故答案为:(1)4、5、2;(2)1、2、2、1;(3)1、2、2、2;(4)4、11、2、8.
35.【解答】解:由于(1)与(3)中氧元素的原子在右端的总数是一奇一偶,选定氧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把奇数乘以2先变化为偶数,即先把H2O和Fe2O3中的氧原子数先变为偶数,然后再依次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2)中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简单,用“观察法”.
故答案为:(1)1或不填、5、3、4
(2)3、1或不填、1或不填
(3)4、7、2、4
36.【解答】解:(1)采用待定系数法,将氨气的系数定位1,则NH3+O2═NO+H2O,然后同时扩大2倍,为4NH3+5O2═4NO+6H2O;
(2)采用待定系数法,将硫酸铁的系数定位1,则得2Fe(OH)3+3H2SO4═1Fe2(SO4)3+6H2O;
(3)采用待定系数法,将乙醇的系数定位1,则得1C2H5OH+3O2 2CO2+3H2O;
(4)采用待定系数法,将氧化铁的系数定位1,则得1Fe2O3+3CO 2Fe+3CO2
(5)采用待定系数法,将氨气的系数定位1,则得NH3+CuOCu+H2O+N2,然后同时扩大2倍,为2NH3+3CuO 3Cu+3H2O+1N2;
(6)采用待定系数法,将C6H6的系数定位1,则得C6H6+O2 6CO2+3H2O,然后同时扩大2倍,为2C6H6+15O2 12CO2+6H2O.
答案为:(1)4;5;4;6;
(2);6;
(3);3;3;
(4)1;3;2;3;
(5)2;3; 3;3;1;
(6)2;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