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2、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3、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4、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5、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6、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教学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现象解释:一对夫妇,一位有耳垂,一位无耳垂,生的孩子有耳垂;另一对夫妇都有耳垂,却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是为什么?
二、介绍孟德尔及其对遗传学的意义
三、展示学习目标
四、自主学习
根据以下内容提示,阅读课本101~103页,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导学案的前置学习:
1、等位基因 2、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 3、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
4、基因型和表现型
五、讲授新课
(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遗传学认为,性状表现是由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的。人的有耳垂的性状是由有耳垂的基因决定的,无耳垂的性状是由无耳垂的基因决定的。为了方便表达,我们以大写字母A表示有耳垂基因。以小写字母a表示无耳垂基因。
引导启发:
根据前面所讲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控制耳垂的这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可以有几种情况?
(学生分析:三种:AA、Aa、aa)
概念1: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不同基因。如A、a。
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是占主导地位的,它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再根据刚才所讲的,这三种情况中,哪些表现出显性性状(有耳垂)?哪些表现出隐性性状(无耳垂)?
(学生分析:AA——有耳垂、Aa——有耳垂、aa——无耳垂)
概念2: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aa等用字母表示的,叫做这个个体的基因型;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有耳垂、无耳垂等用文字表示的,叫做这个个体的表现型。
结论: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体细胞中位于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来自父本,一个是来自母本,那么父母的基因(如耳垂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子女的?
(学生分析:在生物体进行生殖时,这成对的基因又会随着成对染色体的相互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
提出问题:如果父母的基因型是Aa或aa时,又会产生什么精子或卵细胞?
(学生分析:如果是Aa基因型的个体,那么他(她)将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或卵细胞,即A或a。)
结论:成对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
【探究学习】在什么情况下一对有耳垂的夫妇会生出无耳垂的子女?
归纳: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配子(生殖细胞)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质的惟一媒介,基因可以随配子代代相传。
六、课堂小结:学生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七、习题巩固
1.下列哪位生物学家在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遗传规律( B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袁隆平 D、林奈
2.一个人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决定于这个人的( A )。
A、基因组成 B、染色体组成 C、DNA组成 D、蛋白质组成
3.受精卵中的成对基因( D )。
A.全部都是显性基因 B.一为显性基因,另一为隐性基因
C.全部都是隐性基因 D.以上均有可能
4.某人是无耳垂(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 D )
A. AA; B. aa; C.A或a ; D.a
5.A与a分别代表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基因。若亲代都有耳垂,其基因型均为Aa,试问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A )。
A.3/4是有耳垂,1/4无耳垂 B.1/4有耳垂,3/4无耳垂
C.1/2有耳垂,1/2无耳垂 D.全部有耳垂
6.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是通过( B )
A.受精卵 B.配子 C.蛋白质; D.性状
7.一对夫妇脸颊都有酒窝,基因型皆为Bb,则其子女的基因型是( D )
A.bb B.Bb C.BB D.以上都有可能。
8.豌豆的高茎为显性基因D,矮茎为隐形基因d,下列亲本组合中可能出现矮茎的是( B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八、课后作业
每周园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