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5节《遗传与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问题、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通过比较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学会运用比较和归纳等学习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通过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了解生物学的广泛应用前景,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学习热情,养成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2.难点: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三、教学策略
1.教法:采用多种媒体演示,启发式总结教学。
2.学法:观察对比、探究分析、合作学习。
四、课前准备:准备学案布置学生自学
五、教学过程
教 学环 节和 内容
教师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遗传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什么叫基因型?什么叫表现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单眼皮和双眼皮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单眼皮,而有的人双眼皮?
展示不同人种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不同人种的肤色的表现型不同?
展示玉米苗和双胞胎图片,引入新课。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首先我们来探究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忆。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知识,为本节学习准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探究一环境对生物性状表现有影响
指导学生自学课本108-109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环境条件与基因型,那个因素对表现型的作用大?
2.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展示“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影响”实验图片。
提问: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认为绿豆幼苗在性状表现上的差异与哪种因素有关?
展示环境对水毛莨叶片形状的影响和温度对喜马拉雅白色家兔毛色的影响等图片。
提问:
1.表现型与基因型,哪个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哪个不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2.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小结:
1.基因型往往比较稳定,它决定着表现型;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2.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环境变化能够引起生物的表现型发生改变,这些表现型的改变能传递给下一代吗?环境变化还会引起生物的基因型发生改变吗?接下来我们来探究: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思考、回答问题并总结归纳。
指导自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建构概念。
用直观的图片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通过师生小结建构概念。
探究二(1)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回顾:在探究之前,我们回顾一下什么叫变异,你能说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变异的现象吗?
指导学生自学课本110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可遗传变异?什么是不可遗传变异?请举例说明。
2.两种变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怎样区分两种不同的变异类型?
3. 生物产生的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有什么应用价值?
展示图片提问、分析、小结:
1.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2.变异类型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1)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组成的改变产生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以后,会影响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引起性状的变异。如高产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2)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并不涉及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叫不遗传变异。如不同环境中的玉米长势不同。
(3)两种变异的本质区别: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学生回顾旧知识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问题,并总结归纳。?
回顾旧知识
指导自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初步建构概念。
用图片直观展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
探究二(2)可遗传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
提问:生物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在生产上有什么应用价值吗?试举例说明。
课件展示:可遗传的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课堂
小结
梳理本节知识,构建概念图
完善概念,形成知识体系。
随堂
练习
1.?用“表现型”或“基因型”填空:生长在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中的玉米幼苗长势不同,这说明:?????相同,?????????不一定相同,所以???????是???????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在人类中,基因组成为RR或Rr都表现为有耳垂,这说明??????相同,??????不一定相同。
3.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这属于_________的变异。
4.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
B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有利
C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不利
D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5.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 )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
A.家兔体表的毛,有纯白色,黑色,蓝灰色等类型。
B.玉米粒有黄色,有白色,还有红色的。
C.同一品种小麦,生长在阴凉处比生长在阳光充足处的杆细穗小。
D.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儿子。
E.一对同卵双生双胞胎,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 ,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结果哥哥比弟弟的脸色较黑。
F.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头长得矮小。
6.?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相貌特别像,但是胖瘦差别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 B.隐性基因发生作用
C.染色体发生了变异 D.显性基因发生了变异
小组竞赛完成随堂检测
检测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拓展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是非常简单的。请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可遗传的变异,那么生物圈中的生命类型将……?
课后查资料了解
拓展思维
板书设计: 第5节 遗传与环境
一、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二、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1.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2.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