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
教学目标: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重点难点:
能掌握精确数和近似数的特征。
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近似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
多媒体出示教材中阅兵活动的材料。
读一读,说一说,你能分别精确数和近似数吗?
通过比较,说一说近似数一般有什么特点?
体会一下,什么情况下使用精确数或近似数?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一些近似数。
2,学习“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出示题目:世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师:你知道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吗?
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是什么含义?如何使用这种方法?
强调:取近似值到某一位时,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用四舍五入即可,前面的都不必看。 介绍“≈”的含义,约等于,接近但不等于。
出示题目: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么来的?如果精确到万位呢?如果这个数分别四舍五入到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
试一试下题:某乡镇共有223473人。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22347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223500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2230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220000
三、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你能从生活中找到5个精确数和5个近似数吗?
五、板书设计
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
某乡镇共有223473人。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22347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223500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2230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