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9 14: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爱护树木和环保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是乘法中的基础。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小树有多少棵”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口算捆数中推算出棵数,结合乘法的意义来理解小树的棵数。并让学生口算4捆、5捆……的棵数,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中理解3个20棵是60棵,4个20棵是80棵,……的便捷的计算方法的计算规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及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这种便捷的计算方法,学生接受得快,但也最容易把要补0的忘记,还有就是数末尾0的个数问题。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对比乘数的0的个数与乘积末尾的0的个数,来发现乘数末尾的0的个数与乘积末尾的0的个数与乘积末尾的0的个数是相等的。使学生明白,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先算整数相乘的积再在末尾加几个0的计算方法较为快捷。
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本学段学生的注意力还不够集中,很容易分散,所以在组织教学时,我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另外,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个性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方法,教学时,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不同特点,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由于学生年龄小,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练习时经常忘记要补0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算理,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忘记在乘法口算中补0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优化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师:同学们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怎么样呢?现在来考考大家。我说上句,你们答下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
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
生:能净化空气,能美化环境……
导入:(课件出示)国家每年都要号召人们植树造林,因为树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树木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树木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另外植树可以为许多动物提供栖息地,有利于发挥各种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保持生态循环的平衡,维持地球上物质能量的循环和生存。
一.导入新课
今天又有人拉着树苗向山岗走去,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 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胡口算方法)
1.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每捆20棵。(板书20棵)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一共有60棵。
生:有三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60棵。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都说有60棵,但是60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草稿纸上,写得快的同学我们请他写到黑板上。
一分多钟后,陆续有几个孩子上台写了自己的算法:3×20=60,20+20+20=60, 2×3×10=60。
师:现在请这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请认真听,同意的就点点头,不同意的话可以向他们提问。你们谁先来?
生:(有一个孩子主动出来站在讲台前)我是用3×20就等于60。
师:有要提问的吗?(如果学生没有反映,老师可以让发言的孩子再叙述一遍。)
生:你没有讲出3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
生:3表示有3捆,20表示每捆有20棵。3捆有多少棵是3个20。3×20不好算,就先算3×2。因为3×2=6,所以……(比较长的停顿)3×20后面要加一个0,就等于60。(边讲边用手指示)
师:刚才他用了一个“因为……所以……”来说明,有谁听明白了?(有好多的孩子举手)好,你来复述一遍吧。
生:(用手指着20+20+20=60)因为每捆20棵,有3捆就是20加20加20等于60棵。
生:你是对的,但是这样太麻烦了。
生:这和前面的差不多,一个是乘法,一个是加法,乘法的还要简便一些。如果有10捆小树你就用10个20加起来吗?
师:你的对吗?
生:当然对啦!(非常小声)但是我的太麻烦了,没有这个简单(指着乘法算式)。
师:是呀,当然是对的啦(边说边画了一个红勾)!只是不简便。好,快感谢大家对你的帮助。
生:我的是2×3×10=60。
生:2和10是哪里来的?2表示什么?10又表示什么?
生:因为20×3不好算,所以先算2×3等于6。
生:那你不是和××(第一种)一样吗?题目中没有2和10这两个数字,只有数字20,所以要3×20
生:哦!(吐了吐舌头,马上敬礼回座位了。)
2. 师:同学们,刚才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如果要你来解答的话,你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别人看起来最清楚?(乘法)
师: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试一试。(把例题中的3捆换成了4捆,求4捆小树有多少棵。)
生:4×20=80。(板书)
师:5捆呢?
生:20×5=100(板书)
3. 师引导总结: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3个乘法算式,并回想一下我们的计算过程,想一想,这些乘数有什么特点,积又有什么特点,是怎么计算的?(1)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汇报:它们都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积的末尾和乘数的末尾都有0,而且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也有一个0。所以在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在十位上的数字乘一位数,再在积的后面加一个0。
(3)师: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的好孩子。你们在观察和思考中得出了整十数乘一位数最简便的计算方法。但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20×5=100的乘数末尾有一个0,而积的末尾有2个0呢?
引导:20×3,我们想:2个十乘3得6个十,所以是60;20×4我们想:2个十乘4得8个十,所以是80;那20×5呢?
生:20×5表示2个十乘5得10个十,就是100,其中前一个0是十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中的0。
(4)小结:在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可以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加一个0。
4. 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题:(课件出示)
要求:自己先算一算,再小组内说一说各自的想法,最后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结果是多少?
三.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卡车拉树苗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卡车装了500棵小树苗。
师:由于今年树的需求量大,所以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你知道一共运走多少棵树苗吗?
生:3车树苗,每车500棵,就是3个500相加,500+500+500=1500(棵)
生:因为它们的加数都相同,可以用乘法简便地算,列式为:500×3=1500(棵)
师:这个算式与我们前面的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前面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而这个是整百数乘一位数。
师:整百数乘一位数有没有简便算法?(学生同桌交流)
汇报:500表示5个一百,所以500×3就是5个一百乘3,5×3=15,所以是15个百,也就是在15后面加2个0得出1500.
小结: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用百位上的数字乘一位数,再在乘积的末尾加2个0。
2.归纳整理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用前面所学的方法来完成下面的试题,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8×4=        6×7=
      80×4=       60×7=
      800×4=      600×7=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比较答案,交流发现的结论。
(3)汇报交流:第一组都是用“四八三十二”这句乘法口诀,然后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如果有1个0,积的末尾就有1个0,如果有2个0,那么积的末尾有2个0。
第二组算式都是用“六七四十二” 这句乘法口诀,然后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如果有1个0,积的末尾就有1个0,如果有2个0,那么积的末尾有2个0。
(4)师: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学生独立写,然后汇报)
(5)师生总结:计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去掉后的数的积,再将去掉的0补在所得乘积的后面。乘数后面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补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最后指名汇报。
2.出示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4题。
(1)师;从左边的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
师: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学生思考后汇报。
方法一:30+30+30+7=97(只)
方法二:30×3+7=97(只)
方法三:30×4-23=97(只)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合理的方法,哪一种最简便呢?(第二种)
(2)出示右边图: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最后划去的5枝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求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生:有3格,每格是10枝,但最后又去掉了5枝,要求的问题是去掉5枝后还有多少枝?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呢?
学生思考后汇报:
方法一:10+10+10-5=25(枝)
方法二:10+10+5=25(枝)
方法三:10×3-5=25(枝)
方法四:10×2+5=25(枝)
机动:火眼金睛(判断对错)
(1)3×80=240 ( )
(2)50×6=30 ( )
(3)2×500=100 ( )
动脑筋想一想
( )×60=6×( )=80×( )=( )×8=240
80=(  )×(   )=(  )×(   )=(   )×(  )
A+A+A=300    A×B=5000
A=(  )      B=(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数学作业本第23页。
六.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20×3=60  
4×20=80  
20×5=100
3×50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