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3.5-6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课时对点练(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3.5-6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课时对点练(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09 13:4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对点练
一、选择题
考点一 光的衍射
1.(多选)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游标卡尺形成的狭缝应平行于日光灯,且狭缝远离日光灯,人眼也远离狭缝进行观察
B.游标卡尺狭缝平行于日光灯观察时,可观察到中央为白色条纹,两侧为彩色条纹,且彩色条纹平行于日光灯
C.狭缝宽度由0.5 mm缩小到0.2 mm,条纹间距变宽,亮度变暗
D.狭缝宽度由0.5 mm扩展到0.8 mm,条纹间距变宽,亮度变暗
答案 BC
解析 当游标卡尺狭缝平行于日光灯,狭缝远离日光灯时,眼睛应靠近狭缝进行观察,观察到平行于日光灯的彩色条纹,且中央为白色条纹,A错误,B正确;狭缝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即条纹间距变宽,但亮度变暗,C正确,D错误.
2.(多选)(2017·宿迁高二检测)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将入射光由黄色换成绿色,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B.其他条件不变,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C.其他条件不变,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宽
答案 ACD
解析 黄光波长大于绿光波长,当单缝宽度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条纹间距也越宽,所以A、C正确;当光的波长一定时,单缝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衍射条纹间距会变宽,B错误;当光的波长一定,单缝宽度也一定时,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会变宽,D正确.
3.(多选)沙尘暴是由于土地的沙化引起的一种恶劣的气象现象,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天空变黄发暗,这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  )
A.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B.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C.只有频率较高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D.只有频率较低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答案 BD
解析 根据光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发生沙尘暴时,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能到达地面,据λ=知,到达地面的光是频率较低的一部分光,故选项B、D正确.
4.(多选)抽制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1所示.激光束通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的同样宽度的窄缝时产生的条纹规律相同,则(  )
图1
A.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了
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了
答案 BD
解析 由题图图样可知,这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当丝变细时(相当于狭缝变窄)条纹间距变宽,B、D选项正确.
5.某同学使用激光器做光源,在不透光的挡板上开一条宽度为0.05 mm的窄缝,进行光的衍射实验,如图2所示,则他在光屏上看到的条纹是(  )
图2
答案 B
解析 单缝衍射条纹中间宽,两侧越来越窄,又由于单缝是水平的,故衍射条纹也是水平的,B对.
考点二 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
6.(多选)关于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衍射现象中条纹的出现是光叠加后产生的结果
B.双缝干涉中也存在着光的衍射现象
C.一切波都很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影子的存在是一个与衍射现象相矛盾的客观事实
答案 AB
7.如图3所示,a表示单缝,b表示双缝,用某单色光分别照射竖直放置的单缝和双缝,在缝后较远位置竖直放置的光屏上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图中阴影表示亮条纹),则(  )
图3
A.图c表示单缝衍射条纹,图d表示双缝干涉条纹
B.单缝S越宽,越容易观察到对应的明暗条纹
C.双缝间距离越小,对应条纹间距越大
D.照射双缝的单色光波长越短,对应条纹间距越大
答案 C
解析 根据单缝衍射条纹间距不等,而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相等,则有题图c表示双缝干涉条纹,题图d表示单缝衍射条纹,故A错误;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单缝S越窄,越容易观察到对应的明暗条纹,故B错误;在双缝干涉中,干涉条纹的间距Δx=λ,由公式可得,条纹间距与波长λ、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的距离d成反比,故C正确,D错误.
考点三 光的偏振
8.(多选)如图所示,一束自然光通过起偏振器照射到光屏上,则图中光屏上发亮的有(起偏振器上用箭头表示其透射方向)(  )
答案 ABD
解析 自然光通过起偏振器后成为偏振光,当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起偏振器的透振方向平行时能够通过,垂直时不能通过,所以A、B、D正确.
9.(多选)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线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答案 ABC
解析 自然光通过第一个偏振片后形成单一振动方向的偏振光,再通过第二个偏振片时,若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与此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垂直,则无光透过第二个偏振片,若二者平行则透射光最强,故选项A反映了光的偏振特性;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垂直,选项B反映了光的偏振特性;拍摄水中景物或玻璃橱窗中景物时,由于水或玻璃表面反射光较强,使所拍摄景物不清晰,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片,使其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则有效防止反射光进入照相机,从而使所拍景象更清晰,选项C反映了光的偏振特性;选项D中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10.(多选)如图4所示,P是竖直方向的偏振片(用实线表示透振方向),下列四种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
图4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答案 ABD
解析 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光都能通过偏振片,故A、B、D正确.
11.如图5所示是一种利用光纤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装置,一束偏振光射入光纤,由于温度的变化,光纤的长度、芯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发生变化,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度就会变化.设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透振方向相同,关于这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正确的说法是(  )
图5
A.到达检偏振器的光的振动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大
B.到达检偏振器的光的振动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大
C.到达检偏振器的光的振动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小
D.到达检偏振器的光的振动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小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知,温度变化越大,光通过光纤时振动方向变化越大,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的透振方向是相同的,光从光纤中通过时振动方向变化越大,透过检偏振器的光强度就会越小,所以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度也就会越小,因此选项B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2018·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下学期期中)如图6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
图6
答案 透射光的强度(或亮度)发生变化 光是横波
13.某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如图7所示的装置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其中A为单缝屏,B为双缝屏,整个装置位于一暗箱中,实验过程如下:
图7
(1)该同学用一束太阳光照射A屏时,屏C上没有出现干涉条纹;移去B后,在屏上出现不等间距条纹,此条纹是由于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移去A后,遮住缝S1与缝S2中的任一个,C上均出现一窄亮斑,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光通过缝S1或缝S2后在C上依次出现如图8甲、乙、丙、丁所示条纹,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8
答案 (1)光的衍射 (2)双缝S1、S2太宽 (3)缝S1或缝S2越来越窄
解析 (1)移去B后只剩下单缝,故发生单缝衍射现象形成不等间距的条纹,故此条纹是由于光的衍射产生的.
(2)没有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而只出现一个窄亮斑,说明衍射现象不明显,故主要原因是双缝S1、S2太宽.
(3)从四张单缝衍射图样可以看出,由题图甲到题图丁,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说明缝S1或S2越来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