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2课时)(课件 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2课时)(课件 5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9 10: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一个人由于患了某种疾病抑制了食欲,就会逐渐消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1、糖类的利用: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小肠 (吸收)  
血糖 
一、三大营养物质的利用
血糖:
血浆中的葡萄糖,血糖含量通常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质量分数为0.1%。
葡萄糖
糖元或脂肪
血糖含量高于0.1%
血糖含量低于0.1%
糖元:
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
血糖
消化 吸收
分解
转化
氧化分解
转化
合成
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元
脂肪、蛋白质
CO2+H2O+能量
肝糖元肌糖元
转变为脂肪贮存
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来源
去路
糖类的利用
提供能量的糖类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从哪里来?
血糖浓度(约0.1%)由什么可以调节
胰岛素
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加速血糖合成糖元,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调节原理:
血糖浓度过高
血糖浓度过低
胰岛素
分泌增加
胰岛素
分泌减少
血糖含
量下降
血糖含
量升高
思考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多过,会造成什么后果 分泌不足会造成什么后果
低血糖
糖尿病
2、脂肪的利用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脂肪酸、甘油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脂肪贮存
3、蛋白质的利用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氨基酸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自身特有的蛋白质
合成糖类和脂肪
(产物是CO2、H2O、含氮废物)
三大营养物质的利用
1、糖类
葡萄糖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元
转变为脂肪贮存
2、脂肪
脂肪酸
甘油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脂肪贮存
3、蛋白质
氨基酸
氧化分解供能
(产物是CO2、H2O、含氮废物)
合成蛋白质
合成糖类和脂肪
CO2+H2O+能量
肝糖元和肌糖元
CO2+H2O+能量
三类有机物之间的转变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注:蛋白质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获得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
+
贮存的能量
人体内的能量
摄食
生命活动
脂肪、蛋白质、糖元
A、能量的获得 > 能量的消耗
人体有机物积累
B、能量的获得 < 能量的消耗
人体有机物减少

二、体内能量的获得
能量供给不足,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将消瘦,体质下降,严重的会引起生理功能率乱,还会引起神经性厌食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因为一个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总是有限的,所以多余的能量将会被贮存起来,人就会变胖.
思 考
1、一个人若好吃懒动或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
问: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时会产生哪些废物呢?
二氧化碳、水、尿素、尿酸以及一些多余的无机盐
——代谢废物(代谢终产物)
将人体细胞氧化分解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
这些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否则将会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废物如何排出体外呢
废物的排泄途径
2、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1、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方式排出
CO2和少量H2O
3、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含氮废物
10%
部分的水、少量无机盐、少量尿素等含氮废物
10%
80%
1
2
3
4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泌尿系统的组成
排尿的通道
肾脏
——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1、位置与外型:
位于人腰后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外型像蚕豆,呈红褐色。
2、肾脏的结构:
肾皮质
肾髓质
肾盂
肾动脉
肾静脉
肾实质
肾脏的切面图
把血液从大动脉运送至肾脏
把血液从肾脏运回大静脉
输尿管
2、肾脏的结构:
每个肾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
肾脏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肾实质
2、肾脏的结构:
肾单位: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1)构成: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
数十条毛细血管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是一种双层壁的囊
肾小囊腔
肾小囊壁
肾小球
入球小
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腔
肾小囊壁
肾小体的结构
肾单位
肾小管
肾小管细长弯曲,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2、肾脏的结构:
肾脏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肾实质
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入球小动脉
数十条毛细血管
出球小动脉
(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
肾小管
肾小球
原尿
尿液
(终尿)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由动脉
而来的血
血液流回静脉
有用的物质及大部分的
水分再被重吸收入血液
毛细血管
除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外
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不能滤过
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血细胞和尿素
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水、无机盐、尿素
尿 的 形 成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原尿
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
部分水和无机盐、全部尿素
血液
尿液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原因?
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所造成。
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作为医生的你推测,这位病人可能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
从肾脏的结构可知,当人的肾功能发生某些障碍,将造成什么后果
中毒,甚至死亡.
救治方法
肾移植
人工肾
(血液透析器)
人工肾
人类早就幻想,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损坏后,能够换上一个健康的器官。而人类最早掌握的这种调换脏器的技术就是肾脏移植技术。
  1956年,美国的医生成功地进行了一对同卵双胞胎之间的肾脏移植,病人长期活了下来。原来,人与人之间不仅有血型上的差异,也有组织类型的不同。
  此后,医学家们解决了不同组织类型器官间的排斥反应。人类最终掌握了肾脏移植的技术。
  我国在1972年也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
  肾脏移植技术的突破也为其他脏器的移植开拓了道路。
肾脏移植
人工肾是一个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它用人工方法代替失去了的肾脏功能,使血液得以净化,以维持病人生命。血液透析疗法以膜平衡原理为依据,将病人血液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的两侧流过,两侧可透过半透膜的分子作跨膜移动——弥散和渗透,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使病人的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得到清除,并使人体所需的某些物质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补充。所以血液透析能部分的代替正常肾功能。延长患者生命。简单地说,“血液透析”就是“洗肾”
人工肾
尿毒症:又称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 ,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肾单位严重破坏,肾实质不可逆转的损害,临床上出现以蛋白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体内毒物排泄障碍等全身一系列中毒症状。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均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我国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最多,占50%一60%,慢性肾盂肾炎次之,占l 5%一20%,再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红斑狼疮性肾炎引起者也多见。有些起病隐匿者,可经多年进展直至尿毒症晚期时才被发现,此时双肾固缩而难以确定其病因 。对尿毒症患者,现代医学大多采用人工肾和肾移植手段来维持生命。
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
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1、水、无机盐、尿素的主要排泄器官( )
A、肾脏 B、皮肤 C、肺 D、肛门
2、蛋白质的在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是( )
A、水和二氧化碳 B、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C、氨基酸 D、水、二氧化碳、尿素等
3、夏天,汗液流多了会有酸臭味,因为( )
A、汗中有水分 B、汗中有无机盐
C、汗中有尿素 D、汗中有二氧化碳
A
D
C
主要成分% 血浆 肾小囊 尿液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1 0
葡萄糖 0.10 0.10 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1、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中 变化,这说明 有滤过作用。
2、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 作用。
3、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你认为排尿主要是排出 等物质。
蛋白质
肾小球
重吸收
尿素、无机盐、水
思考:下表为健康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甲 8 0.1 0.03 0.002 0.9
乙 0 0.1 0.03 0.002 0.9
丙 0 0 2 0.05 <0.9
(1)甲是 ,乙是 ,丙是 。
血浆 原尿 终尿
(2)甲的蛋白质为8,而乙为0。这是由于

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从肾小球的血管壁滤过
下表为健康人终尿、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回答: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甲 8 0.1 0.03 0.002 0.9
乙 0 0.1 0.03 0.002 0.9
丙 0 0 2 0.05 <0.9
思考:
(3)乙的葡萄糖为0.1,而丙的为0。这是由于 。
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4)乙的尿素为0.03,而丙的为2。这是由于 。
原尿中的水大部分被重吸收,而尿素不能被重吸收,因此尿素浓度高
1、人体从哪些途径获得水分
2、人体通过哪些途径将水排出体外
饮水、进食
细胞呼吸作用
呼吸、流汗
排尿、排粪
水的吸收
水的排出
来自饮水
来自食物
来自物质代谢
呼吸
排粪
流汗
排尿
之钠离子的平衡
Na+主要来源是食盐,主要排出途径是由尿液排出.
食物中的Na+
粪便中的Na+
尿液中的Na+
汗液中的Na+
体内无机盐的平衡:
二、体内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体液中盐含量高
肾脏
排出含盐多的尿
体液中盐含量低
排出含盐少的尿
肾脏就这样帮助我们始终保持水和盐分含量的稳定
摄入盐多,水少
摄入盐少,水多
皮肤、呼吸系统也承担了部分功能
为何夏季出汗多时尿量少而冬季不出汗时尿量多?
为何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且浓度稀而干旱口渴时尿量减少且浓度高?
  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超出了肾脏的调节能力,结果人体会因为积累过多的盐而导致死亡。
1、为什么不能饮用海水?
2、为什么当人患严重腹泻,剧烈呕吐时,需要输液补充
腹泻、呕吐使人体丧失大量水分,输液使人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可以补充葡萄糖等能源物质。
肾脏对体内水和盐的浓度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的概念:
活着的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摄取营养物质 合成自身物质
氧化分解自身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新陈代谢
2、新陈代谢的内容:
同化作用的例子:
异化作用的例子:
动物的消化吸收
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的呼吸作用
你能举出一些有关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例子吗?
3、关系:
没有同化,异化无法进行,同化为异化提供物质
没有异化,同化无法进行,异化为同化提供能量
同时进行,相互联系
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幼年,成年,老年),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有什么不同?
幼年时,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成年时,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相当
老年时,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生物的营养方式:
根据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
自养
异养
进行光合作用
摄取
植物
异养生物
人和多数动物
腐生生物
寄生生物
自养生物
光合细菌
4、新陈代谢的意义:
(1)、新陈代谢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2)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人和生物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
细胞
变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自身物质
代谢终产物(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二氧化碳)






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氧气
循环系统
氧气
其他代谢物
二氧化碳




体外
营养物质
氧气
食物
泌尿系统排尿
皮肤排汗
人和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动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有机物分解
能量
细胞分裂
肌肉收缩
维持体温
神经系统活动
营养物质吸收
太阳光能


转 换
能量贮存


有机物分解


能量
生物的能量代谢
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是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B、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C、同化作用在先,异化作用在后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既矛盾又联系的过程
C
练一练.
2、下列关于新陈代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B、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
C、新陈代谢过程中包含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D、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
完全对立的过程
D
3、正常状态下,人在老年时期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关系是 ( )
A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 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C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趋于平衡
D 无法确定
B
幼年时、成年时又怎样呢?
4、一个长期生病、逐渐消瘦。他的新陈代谢的特点是( )作用占有优势。
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