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
2.分析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学习有效获取信息的方法。
3.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难点: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自主学习1.官渡之战的时间、作战双方、简单经过、结果、影响。
2.赤壁之战的时间、作战双方、结果、影响。
3.三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材料一: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趁机 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他们互相攻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hāo)里行》曹操袁绍阅读材料,回答东汉末年社会景象是怎样的?军阀割据,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官渡乌巢官渡之战示意图曹军歼灭袁军主力以少胜多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3、4万10万200年袁绍、曹操曹 操袁绍 阅读80页(结合示意图)完成下面表格 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组织军队、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阅读材料,分析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的原因?政治上:“挟(xié)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采用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军事上:曹操采取正确的战术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jì)(lì) 曹操统一全国(注释:骥(jì):千里马;枥(lì):马槽。)壮心曹操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面对曹军即将到来的大举进攻,刘备、孙权又是如何应对的?赤壁之战示意图5万20万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曹操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分析讨论: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提示: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的描述《三国志》的记载史学著作文学作品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孙刘联军火攻战术《三国演义》的描述文学作品《三国志》的记载史学著作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 曹操经营关中,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洛阳刘备攻占四川、云贵 孙权巩固江南,并向岭南发展。赤壁战后形势图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220年221年229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
(南京)(pī)阅读课本82页最后一段结合地图完成下面的表格曹丕 (pī) 220年 洛阳刘备(史称蜀汉)221年 成都
孙权 229年 建业
强调: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为:公元229年三国鼎立成都建业洛阳魏蜀吴曹丕孙权刘备曹魏的发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修建 工程。魏屯田发展概况水利
孙吴开发江南吴发展概况________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 ______到 ,加强了大陆和 __ 的联系。造船业卫温夷洲台湾改善_________,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蜀汉的治理与开发蜀发展概况民族关系蜀锦曹操 (统一北方)刘备孙权努力发展联合攻曹赤壁之战(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