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我的“长生果” 语文园地)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我的“长生果” 语文园地)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9 10: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测评卷
(我的“长生果” 语文园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础训练。(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xīn fēi jiǎo jié duàn liàn jiè jiàn
( ) ( ) ( ) ( )
bàn lǚ yí què shū jí ǒu lì
( ) ( ) ( ) ( )心( )血
生字变变变。(4分)
例:吴→娱_——(娱乐)
俞→( )——( ) 贵→( )——( )
孝→( )——( ) 历→(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一幅( )的图画 一只( )的口琴 一位( )的老师
一本( )的书 一个( )的百音盒 一条( )的山路
补充下列词语,并从中任选三个写一小段通顺连贯的话。(14分)
流光( )彩 ( )喊助威 ( )( )有味
如醉如( ) 浮想( )翩 不求( )解
( )( )吞枣 如饥似( ) 不言而( )
( )然神伤 ( )( )身手 与众( )( )
写话:

5.选词填空。(4分)
光彩 光芒
(1)青草、绿叶、红花,形成了( )夺目的春天。
(2)太阳发出耀眼的( ).
光亮 亮光
(3)漆黑的夜里,只有萤火虫发出微弱的( ).
(4)太阳出来了,屋子里一片( ).
6.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3分)
(1)有的同学读书总是只略知大意,不追求理解透彻。 ( )
(2)每个周末他都到图书馆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地阅读各种书籍。 ( )
(3)阅读对提高写作的功用是不用说就能明白的。
二、能力提升。(22分)
1.分析引号在句子中的作用。(填序号)(3分)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定的称谓或者突出强调。 C.表示讽刺或否定。
(1)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做“香烟人”的小画片。 ( )
(2)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 ( )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
2.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书是灯塔,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书是蜡烛,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书是信念,能提供我们前进的动力。 ( )
(2)你难道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吗? ( )
(3)你会选择哪一样?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 )
(4)走遍天下书为侣。 ( )
3.按要求写句子。(3分)
(1)一本书。(扩句)

(2)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缩句)

(3)悟出了一个道理。(修改病句)

4.仿照例句,补写句子。(9分)
(1)书是一位朋友,可以解除你的孤寂;
书是一艘战舰,可以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书是 ,可以 。
书是 ,可以 。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爱 , 爱 ,爱 ,爱 。
5.补充诗句。(3分)
(1) ?为有源头活水来。
(2)向来枉费推移力, 。
(3) ,天光云影共徘徊。
三、阅读乐园。(18分)
(一)课内阅读。(7分)
莎士比亚说: 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渦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待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
1.按原文填空。(2分)
2.解释下面词语。(2分)
(1)如饥似渴:
(2)千篇一律:
3.“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得到了什么报偿?那么阅读使你收获了什么?(3分)


(二)课外阅读。(11分)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造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 )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是看那个地方,无论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鲜明。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连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
已。所以,万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分)
2.读文章填表。(3分)
姓名
读书法

3.联系上下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是 。(2分)
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2分)

5.作者为了说明“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这个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1分) ( )
A.列举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6.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其他的)(2分)


四、妙笔生花。(25分)
题目;读 有感
我们学习了不少和读书相关的文章,你一定掌握了不少读书的方法,也定看过许多书籍吧。在你读的书中,你最喜欢哪本书?请你拿起笔来,把你读完书后最深切的感受写出来吧!


参考答案
一、1.心扉 皎洁 锻炼 借鉴 伴侣 一阙 书籍 呕 沥
2.喻 比喻 馈 馈赠 酵 发酵 沥 沥青
3.精美 精致 年轻 精彩 漂亮 弯曲
4.溢 呐 津津 痴 联 甚 囫囵 渴 喻 黯 大显 不同
5.(1)光彩 (2)光芒 (3)亮光 (4)光亮
6.(1)不求甚解 (2)如饥似渴 (3)不言而喻
二、1.(1)B (2)B (3)A
2.(1)比喻 排比 (2)反问 (3)设问 (4)比喻
3.(1)一本你喜爱的书不仅是一位朋友,而且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2)书就像朋友,像家。 (3)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5.(1)问渠那得清如许 (2)此日中流自在行 (3)半亩方塘一鉴开
三、(一)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2.(1)形容要求非常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
(2)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机械,乏味。
(二)1.因为 不管 不过
2.鲁迅 跳读法 爱因斯坦 “总分总”三步读书 毛姆 “乐趣”读书法
3.如果读书时不思考,不分析,对书本知识全部接受,还不如不读书。
4.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
5.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