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3.4 日食和月食|教科版(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3.4 日食和月食|教科版(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9 22: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1分析教材
4重难点
2教学目标
5教学方法
7教学反思
6教学过程
3分析学情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如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同学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 , 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展示课件
模拟实验
月食推理
激发好奇
解决问题
培养能力
日 食 形 成 的 原 因
1.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
2.日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每隔8分钟拍摄的日环食
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是怎样形成的?
准备一大一小的两只球,大球直径约是小球直径的4倍。当观察者位于图中三个不同位置时,分别用单眼观察小球遮掩大球的现象。大球看上去是怎样的呢?将观察到的大球形状分别画在右边空白的圆内(用斜线表示被遮住的部分)。
实 验
观察
把大小两个球按图放置在同一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
观察记录:用斜线表示大球被遮掩的部位。
B
返回
日食的过程
返回
日偏食的过程
1.日全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2.你能根据日全食过程推测日偏食、日环食的过程是怎样的吗?
1.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
2.日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
月 食
取不同大小的两个球(小球最好涂黑)。把两个球和灯置于同一直线的位置上。把小球绕另一球做基本水平的圆周运动,并使小球部分或全部穿过大球的阴影区。观察小球穿过阴影区时发生的现象。记录下小球光亮部分形状的变化。
观察记录:用斜线表示小球被阴影遮掩的部分。
开始
结束
图2-37 模拟月食的实验
月全食过程示意图
太阳
月亮
地球
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生。
返回

月全食和月偏食的形成示意图
A区 月全食
B区月偏食
B区 月偏食
1、现在你知道月食是怎么发生的了?
2、想一想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
时间一般在农历月中的哪一天?
1.月全食过程的顺序是怎样的?
2.为什么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3.当发生月食或日食时,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的地区和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要求:设计一张表格,反映日食和月食的差异。
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初 一
十 五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月全食、月偏食
西 边
东 边
日 食 月 食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
发生时间
(农历)
类 型
亏损先于哪边
1.下列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日食的是( )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地球-月球-太阳
2.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C
B
3.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
4.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 )
A.可能在任何一天 B.在农历为月的初一
C.肯定在满月时 D.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前
5.当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应为A
( )B( )C( )如图:
A
C
月球
地球
太阳
日食
地球—月球—太阳
月食
月球—地球—太阳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主体探讨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的学生讲述没有重点,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