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4 面积的认识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4 面积的认识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9 14: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面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在认识面积的过程中渗透中国领土的完整不可分割的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定义。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定义。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拼图,实物(树叶,数学书,粉笔盒,圆盘等),卡纸,尺子,方格纸
教学方法:教师设疑——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解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咱们进行一场涂色比赛。请听清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我说开始时才准动笔,准备好了吗?开始!   (生涂色)   师:涂好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宣布比赛结果:××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请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平了,我们不服气。   生2:他们涂的面积比我们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们的,比你们的大多了!
师:涂的什么大多了?(让学生说出“面” )好,游戏不公平,比赛结束。   [评析: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教师事先分发涂色的图形面积不一样大小,学生涂起来用的时间就不一样。这样,当学生看到“事实真相”之后,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强烈的感悟。]
师: 刚刚同学们说的这个面就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物体都有它的表面,咱们来摸一摸。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一)揭示面积的含义   1、物体的表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生答略)
来,和老师击一下掌。谁的手掌面大?
生:老师的手掌面大   师: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生答略)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相比,哪个面大呢?   生:黑板的表面大。
师: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板书:面积)   [评析: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操作活动,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出这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教师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平面图形
师:我带来了一些物品,同学们选物品的一个表面在黑板上画出来。
牙膏盒,粉笔盒,扇子,圆盘
小组出代表来选择画图形,(师指导画的图形哪是它的面,把面涂色)对学生的勇敢表现要大力表扬。
师:同学们画的非常好,看,我们把物体的一个表面画下来就成了什么?
引导说出:平面图形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图形谁大谁小?(生抢答)
我们把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作面积(板书:图形的大小,面积)   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现在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来比一比,看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小组同学交流)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   [评析: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   师:一看就能说出面积大小,这叫观察法。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面积的大小?   (一)  出示面积不一样大的卡纸。(剪下的附页图形)   师:谁来试试?还有什么办法? (重叠法) 
[评析:相差悬殊的两个面积的大小,凭观察就能作出判断,或者重叠可以比出大小。但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三)比较图形的面积。(剪下书后的图形,动手操作。)   师(出示图形):这两个图形(面积接近)哪个面积大呢?(学生议论纷纷)   师: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作出判断,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生跃跃欲试)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方格纸、尺子。   (生动手操作,然后小组汇报)   生:无论怎样比,都是蓝色图形的面积较大。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哪种更好?
生:方格纸的更好,方格的大小相等,比出来的更准确。
师:大的图形在方格纸上就不方便了,我们可以把方格画到图形上,再数数有多少个方格,图形就有多大的面积。这就是画方格法。看课本,大家在图形上画一画。   [评析:“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驱动器。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当教师出示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时,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这个时候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在思考,策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
师结:同学们学的太棒了!现在总结一下你学到比较面积的方法。(小组发言)
四、练习巩固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
板书: 面 积
物体的表面
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平面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