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9 14:4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演示、学生观察了解周长,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周长。
2、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从而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
3、通过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周长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什么是周长的过程,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不同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具:树叶、自制图片
学具:直尺、绳子。
活动一: 创设情境,感悟周长。(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
1.师:孩子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爱好呢?(生答)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最大爱好是什么吗?我的爱好比较特殊,老师爱收藏,知道老师都喜欢收藏什么吗?请看这里。(课件播放树叶的图片)知道老师爱收藏什么了吧?
2、师:我记得画笔大师曾说过,一笔可以画出许多美丽的图形,现在,老师也想把其中最喜欢的一片叶子画下来。孩子们要认真观察哟,看老师是怎样画树叶的。(师画树叶)
3、提问:刚才有谁认真观察到老师是怎样画的?(生1:沿树叶的边线画了一圈,也就是说从一点开始到这点结束。生2:略。)
4.师:孩子们说的太好了,那谁知道一圈还可以怎么说呢?(生:一周)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一周的问题(板书:一周)
5.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树叶的图片,选择一片你最喜欢的,先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感觉?(滑滑的)那你们能不能像刚才老师画图形那样摸一摸它的边线呢?
6.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摸树叶边线一周的?(学生展示,边说边摸)
7.师:刚才你们摸了树叶的一周,那你能不能把树叶的一周描下来?(能)请同学们拿出彩色笔,描一描吧!(学生进行描树叶活动。描完之后,同桌互相看看漂亮吗?)
8.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一描这片大树叶的一周呢?(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描树叶模型的一周)。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描的?(让学生用手指着,说出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拿下树叶模型,大家看漂亮吗?
9.师:你们和他描的一样吗?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找一名同学再来描一描,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都看到了不管你们怎么描,都是沿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是吗?
活动二、联系实际,感知周长。(看一看,指一指,量一量)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的学习,为了表示奖励,老师请同学观看比赛:
1、观看蚂蚁跑步比赛(课件出示)。
2、提问:为什么三号蚂蚁犯规了呢?生:因为它没有跑够一周。
3、谁来把刚才一号和二号蚂蚁的跑步路线描一遍。谁来帮助三号蚂蚁顺利通过。(生上黑板演示描的过程。)
4、师: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知道了树叶有一周,那么我们的数学课本呢,有一周吗?(指出)正方形呢?(指出)桌面呢?(指出)格尺呢?(指出并画出)那么,它们这一周的长叫什么呢?(板书:在“一周”后添写“的长”)我们给他取个名字好不好?(周长),你们真聪明,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想的一样。
5.同样这是一个三角形,我沿着它的边线绕一周回到起点结束,这就是三角形的周长。(师拿着手中的三角形学具演示)
6.师:孩子们,现在咱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下面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周长吧!从我们最熟悉的数学书开始,仔细观察,找到它的封面,然后从任意一点开始,沿着封面的边线再回到起点,就是数学书的周长(课件出示)
7.小组合作,实际测量周长。
(1)量数学书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合适的测量工具,一个人量,一个人当记录员,剩下的同学当小军师,为你们的小组出谋划策,也可以当小助手,帮你们小组完成任务。开始量吧!量后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2)量树叶 师:树叶的周长该怎样测量呢?谁有什么好办法呢?(生答,然后小组合作完成测量)
8.师: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那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课件出示)
9.师: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10.刚才咱们又进行了许多有趣的活动,现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呢?(在“周长”的前面板书“什么是”)
活动三、 拓展认识,激发思维。(比一比,想一想,算一算,)
师:刚才小蚂蚁跟老师说,它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想帮助它吗?(想)。(课件出示习题)
四、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们快乐吗?老师也为你们的成功感到快乐,今后你们还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希望你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