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表(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悉。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类比
(一)尺子上的测量——铅笔有多长?
1、从尺子的尺子的0刻度开始,铅笔的终点(笔尖)指向哪一刻度,铅笔就有多长。
2、从尺子中途刻度开始量,铅笔的长度就是铅笔的终点所指的长度减去尺子0刻度到铅笔起点的长度。如7-2=5cm,
二、解决问题,掌握新知
师:如果说上面的尺子是标准规范的长度,那么下面的路程和行程就是变形弯曲的距离。边说边出示线路示意图
师:这是淘气在国庆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从北京出发去西安游玩的路线图,这是他们途中经过的各大站。这一路上他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研究里程表中的学问。(板书课题)
1.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24页的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保定
146
北京——石家庄
277
北京——郑州
689
北京——洛阳
813
北京——西安
1200
请学生独立观察,从表格和路线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提问: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说一说,指一指。
学生观察表格和路线图,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指一指,再到讲台前面利用大屏幕向全班同学汇报。
2.解决问题一: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
(1)提问:保定到石家庄的路程与其他哪几段路程有关联,有怎样的关联?
(学生观察后明确:这段路程与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的路程是相关联的,北京到石家庄的路程减去北京到保定的路程等于保定到石家庄的路程)
(2)画一画。
①请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画,明确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保定到石家庄分别指的是哪一段路程。
②请学生说一说哪段路程是表格中已知的,哪段路程是问题里所要求的,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
(3)提问: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表示这几段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如果有,就展示学生的画法;如果没有,就出示教材上的第二幅示意图。
请学生对照自己在原铁路图上表示的数据,分析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异同。
预设
生1:两幅图中,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都表示出了此题的数量关系。
生2:第二幅图画的是线段,并改变了原来路线图的方向。
(4)模仿第二幅示意图再画一画,画完后与同伴说一说每一段所表示的意义,并相互检查和订正。
(5)列式计算。
请学生独立算一算,得出结果,然后交流一下计算方法,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量在路线图中表示的是哪段里程。
3.解决问题二: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1)请学生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图中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独立解决问题,得出结果。
(3)集体交流。
说说算式中的数分别表示哪段里程,相减后得到的又是哪段里程。
4.解决问题三: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1)师:你还会求出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找一找,画一画,列式解决问题。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算式:813-689,你知道他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2)学生对照里程表,在路线图中找一找,再画一画。
(3)说一说。
请学生说出813和689相减后求的是哪段里程以及所画线段图表示的意义。
5.解决问题四: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已经行驶了约300千米,你能在图中标出火车的大概位置吗?
学生在图中标一标。
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火车里程表,并解决了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想一想我们这节课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淘气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说一说)
师: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简洁明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弄清数量关系,理解题意,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位好伙伴,希望大家以后都能与线段图交朋友,他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