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对于这种抽象的面积知识相对困难。然而学生又对“有用”的数学开始感兴趣,此时如果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注重了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运,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数学是有用的,他们便愿意并想学数学。
设计思路:
现代教学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本节课,我采用简单谈话揭示课题;在探索新知时,选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如:摸一摸、说一说、读一读、围一围、比一比、画一画等形式进行学习;练习题的要求上也让学生感到轻松;最后又以聊天的形式结束全课。总之,课堂上我时时、处处努力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知道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数学思考:在认识面积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抽象思维。
问题解决: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定义和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面积定义的理解 。
教法:教师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学法:学生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法进行学习。
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单谈话,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重要成员,它的名字叫“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教师讲面积的起源。
过渡:那么直到今天,面积究竟是什么,大家想知道吗?最好的办法是大家先来自己学习。
二、学习研究,探索新知。
(一)学习面积的定义。
1、学生自学书。(提出自学要求:认真读每一行字,细心看每一幅图,找出什么是面积。)
2、交流自学成果。
师:什么是面积?
生答: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理解面积的含义。
(1)、理解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自己的表面。下面大家找一样自己身边的物体,摸一摸它的表面。
师:谁来说说你摸的什么,怎么摸的?(数学书、铅笔盒、桌面等。)
师拿出茶叶筒,找学生摸摸它的表面。
师总结:有的物体不仅有一个面,有的有好几个面,而且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有些弯曲。总之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课件出示此话)
(2)、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到现在我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等。
师:长方形的大小,叫做长方形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接着往下说一说。
(出示课件)师:这些也都是平面图形。那么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课件出示此话)
(3)、总结面积定义:刚才大家从书上找到的面积的定义是把这两层意思合二为一了,让我们齐读面积的定义。
4、围一围。教师演示,然后让学生用毛线绳每人围一个图形,然后围成其它的图形,使面积变小或变大。发现:不管围成什么图形,虽然面积的大小发生了改变,但绳子的长度没变,也就是周长不变。)
过渡语:刚才我们认识了面积,而且知道面积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呢?接着我们继续来研究。
(二)学习比较面积的大小的方法。
1、观察法。
出示图师问:你知道谁的面积大吗?怎么知道的?(生答)
你知道谁的面积小吗?怎么知道的?(生答)
师:把“看’换成两个字,那就是观察,也就是观察法。
2、重叠法。
出示图,发现用观察法不是很明显?
师问:那该怎么比较?(生答)
师说:我们叫它重叠法。
3、数格子法。
师出示图,提示学生可以用观察法和重叠法比较一下面积的大小,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都不能直接比较出来。
师问:哪有别的法子吗?
生答:没有。
教师介绍数格子法。
4、请学生帮助老师总结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自我检查。
师:下面进入“我最棒”练习环节,用它来检查一下自己学的怎样?看谁是最棒的。
师出示温馨提示:1、认真读题,仔细思考。
2、积极发言,踊跃举手。
3、别忘了说话时声音要洪亮些呦!
集体练习,教师展示创意图,学生课下完成创意图并进行评比。
四、欣赏图片,拓展知识。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面积无处不在,下面请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面积的世界之最。(图片展示)
1、我国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广场。
2、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梵蒂冈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我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3、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4、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五、启发谈话,结束全课。
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我们就能获得丰富有趣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在数学王国中自由地翱翔。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观察法
重叠法
数格法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是一节内容比较难的概念课,在让学生由实物表面的面积到封闭图形表面的面积,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思维训练课。这一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读一读、围一围、比一比、画一画等形式进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今天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
1、重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学生在课堂上有的直接观察;有的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比较;有的用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有的用透明方格纸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这种资源共享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快乐,同时享受到积极思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这节课一直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总结得出来的。练习题的要求上也让学生感到轻松;最后又以聊天的形式结束全课。总之,课堂上我时时、处处努力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3、能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切实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课上我先让学生自学书,然后理解面积的含义。理解面积的含义时先理解物体表面的面积,再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让学生通过摸或是观察实物来理解面积的含义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当然本节课也有以下几不足:在讲解物体的表面时,选择的实物有局限性。在高年级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求物体的表面积。这节课如出示一些像桔子、茶杯等物体,让学生摸它们的表面,并想一想如果给它们穿上衣服,谁的衣服布料多?那么对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会更透彻。在进行知识扩展时,如果再贴近些生活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