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9 15: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②使学生会对一些乘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②运用乘法结合律巧算乘法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2×5= 4×25= 8×125=
20×50= 40×25= 80×125=
2、填空练习
17×13=( )×13
4×13×25=4×( )×13
? 前面我们共同探索与发现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这些运算定律能使我们的计算变得快捷、简便。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再次走进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本节课我们要探索的新的运算定律是:乘法结合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谈话:同学们玩过玩具积木吗?老师用小正方体积木搭了一个立体图形,想看看吗?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你有办法解决他吗?
1、请同学们现在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生汇报算法,课件演示配合学生的方法。
课件出示 3×(5×4)=60(个)
(3×5)×4=60(个)
2、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的结果相同,说明这两个算式之是有什么关系?(相等关系)
课件出示:(3×5)×4=3×(5×4)
3、仔细观察,看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师概括并启发提问:这两个算式乘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
5、请你们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来验证一下,好吗?
学生课堂举例,师巡视。
学生汇报。
生1: (7×4)×20=7×(20×4)
生2: (25×8)×4=25×(8×4)
生3: …
每组算一道,订正得数后,得出每组两个算式之间是相等的。
6、引老师概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看来咱们发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有规律的。
7、引导总结规律
咱们观察一下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可以怎么算,还可以怎么算?
分组讨论,相互交流。
汇报结果。
课件出示: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8、(教师)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表示乘法结合律的式子吗?
(学生)尝试书写关系式,并反馈尝试的结果。
板书: (a×b) ×c=a× (b×c)
9、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
课件出示:发现-猜想-验证-概括
以后,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更多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好,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呢?
1、判断下面等式中哪些符合乘法结合律
(1)8×(5 ×7)=(8 ×5)×7
(2)5+(12+25)=(5+12)+25
(3)(8 ×5)×7 ×6 =8 ×(5×7)×6
2、选择哪种算法简便
(1)27×5×6 (2)45×12
A 先算27×5 A 先算45×2×6
B 先算5×6 B 先算45×3×4
(3)25×24
A 先算25×4×6 B 先算25×3×8
四、拓展应用
你能运用乘法运算律,使下列的计算简便吗?
38×25×4 125×42×8
小结:在计算连乘式时,先看有没有好朋友,再让好朋友相邻,再把好朋友结合。
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实验小学参加我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在广播操表演中,学校所在的表演组的同学排成了25列纵队, 每列纵队有12人 。你能用最快的方法计算出学校所在的表演组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吗?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乘法结合律
单 位:秦都区高新实验小学
姓 名:姚瑞盟
时 间: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