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指导学生操作“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现象。
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动手做实验入手,让学生展开自主讨论,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分类,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相互配合的精神;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喜欢科学,热爱生活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做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五个烧杯、一支玻璃棒、一个药匙、实验记录单、适量沙子、铁粉、白糖、食盐、锯末、清水。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观看动画《驮盐的驴》
思考问题:盐到哪里去了?
让我们来一起研究 “盐到哪里去了”,揭示并板书课题:盐到哪里去了。
(二)预测现象、指导实验
1、引入实验。
(师演示盐溶于水的实验
2、学生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用桌上的小杯做实验!
3、猜想:
通过验证,我们知道盐到哪里去了?(溶于水中)
盐能溶于水,那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溶于水里呢?
4、介绍猜想结果
5、说注意事项
6、学生做实验,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上。教师参与小组的活动并适当指导。
加入水中的物体
预计的现象
实际的现象
物体在水中的变化
食盐
沙子
铁粉
锯末
白糖
5、小组汇报实验所见,依据标准分类。
能溶化在水中:食盐、白糖
不能溶化在水中:铁粉、沙子、锯末
(三)讨论溶解、明确定义
谁来介绍这些溶于水的物体,在水中是怎样变化的?
边讲解边出示溶解的概念
(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拓展: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盐这样容易在水中溶解的?
2、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课前搜集的有关超市购物商品的图片,设计“请你快来帮帮忙”的师生互动环节。
(五)总结全课,激励评价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希望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板书设计:
盐到哪里去了
白糖?????
水?????????????溶解
食盐
?
铁粉
锯末? 水 ?????? ?? ?不溶解?????????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