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件(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0 21: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复兴号与和谐号交会课程标准:1.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
2.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4.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1.邓小平理论(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495.4123565.71中、美GDP比较1.时代背景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
“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979年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986年
“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
——邓小平19781.时代背景 2.核心理论(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实行改革开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 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89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时代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时代背景 (2)核心理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科学发展观
(1)时代背景 年中共十六大2002面临新世纪挑战的中国中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污染、低控制:中国的环境与生态市场化过程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民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2002年中共十六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科学发展观(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邓小平理论3.科学发展观
(1)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伟大成就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2002年中共十六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科学发展观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时代背景 (2)核心理论 年中共十八大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习近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科学发展观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时代背景 (2)核心理论 (3)历史意义 2012年中共十八大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8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学习聚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会议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一理论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道。[历史纵横]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
“五位一体”,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二)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绩
(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1)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都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C919、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2)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3)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二)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林鸣和他的团队对沉管的设计,生产和安装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 ——百度百科(二)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绩2.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3.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1)中共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2)文化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
(3)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好声音。(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习近平 2018年4月12日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1)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3)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执行钓鱼岛维权斗争、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有效进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学习聚焦]综合国力决定大国地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接近全球外汇储备的30%,位居全球首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平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联合国、全球治理、国际金融、“一带一路”从参与者到推动者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方案全方位外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