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共10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共10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9 13:31:14

文档简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并背诵本词。
2. 通过体会关键词语,空白词意补足,想象诗词画面,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阅读探究。
3.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
教材分析
这首宋词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
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准备 设计意图 (认知水平及核心素养)
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今天这节课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聆听感受 ppt出示课题 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读通——与文本对话 1. 读题目 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你读到了什么? ⑵ 标题与唐诗不同,有不同之处呢? 2. 读文本⑴ 听范读 ⑵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齐读 ⑶ 指导读准节奏(停顿和重音)。个读 1. 读题,思考,回答问题 2. 聆听感受诗歌的节奏感,根据老师的要求朗读。 ppt出示内容 通过读题目掌握宋词题目的形式及内容 通过朗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读懂——与作者对话 1. 读上阙,说说词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词人心情如何?(板书)。 2. 你认为这一路最美的地方在哪儿?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并说说美在哪儿? 假如你是他们,此时此景,你会说些什么?请和同伴表演一下。(自由组合表演:青蛙之间,词人与农民等) 3.读下阙,说说词人遇到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作者的心情又如何? 4. 师生合作朗读 1. 快速阅读诗歌,圈划相关词语,回答问题 2. 品味词句,感受诗歌的美,同伴间交流、朗读、表演。 预设: “惊”写明月,憩息于枝头的鹊儿因皎洁的月光而惊飞不定。 “鸣蝉”反衬乡村的幽静。 “说丰年”,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 3.朗读诗歌,体悟词人情感,回答问题。 预设: “七八个星”,乌云几乎布满天,却反用星星暗示,增加画面美感而不煞风景。 “两三点雨”,雨点不紧,疏疏朗朗。 天黑、心急,词人却沉浸在“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而忘了所处之地。 “路转”“忽见”,词人此时的心情为焦急迷惑之后的欣喜。 4. 根据要求朗读诗歌 范读网站录音 ppt出示问题及相关内容 通过圈划,品读关键词,体味诗歌意境及词人情感
读透——与时空对话 试想,你穿越时空,来到南宋时期,行走在夏夜的黄沙岭小路上,你作何感受? 2.齐读全词。 1. 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写作背景 2. 体悟词人情感,朗读诗歌 ppt出示作者及背景信息 通过了解背景知识,进一步体悟词人的心境及情感
作业——与自己对话 1. 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它词 2. 完成本课思维导图 3. 把词改写成美文,100字左右 完成作业 ppt出示作业 通过多样化作业形式提升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及写作能力。


(共10张PPT)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目录




读通—与文本对话
读懂—与作者对话
读透—与时空对话
作业—与自己对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题目:作者出行的时间和地点
宋词
☆每首词必然有个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词分上下两阙(片)。
读通—与文本对话
听范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YzMjg3MTE2.html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通—与文本对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通—与文本对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以动衬静,反衬乡村的幽静
语调舒缓,读出夏夜的清幽、静谧
语调舒缓,上扬,读出企盼丰收的喜悦。
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注意停顿,读出词人匆忙躲避急雨的焦急、迷惑以及“忽见”茅店的欣喜,语调急促、跳跃。
读懂—与作者对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以动衬静,反衬乡村的幽静
语调舒缓,读出夏夜的清幽、静谧
语调舒缓,上扬,读出企盼丰收的喜悦。
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注意停顿,读出词人匆忙躲避急雨的焦急、迷惑以及“忽见”茅店的欣喜,语调急促、跳跃。
读懂—与作者对话
读透

与时空对话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他的词充满爱国热情,表达渴望国家统一的理想,也有描写优美湖光山色,表现农村生活的作品。他一生力主抗金,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由于他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隐退江西上饶。

读透

与时空对话
写作背景
这一首词便是作者退隐上饶时所作。黄沙岭在上饶县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较好,辛弃疾在上饶住了十五年左右,对这一带极为熟悉。

徜徉于夏夜乡野小路,辛弃疾不觉夜黑路难走,不觉蝉鸣蛙叫躁耳,不觉骤雨忽至扫兴,反倒感受到了乡野的幽然,对丰收企盼的喜悦,躲避骤雨的情趣。
他笔下的这首词作,也是清新俊逸,并表现出了他对这一带自然风光的喜爱,对丰收的企盼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关怀。
作业—与自己对话
1. 积累两首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它词
2. 完成本课思维导图
3. 把词改写成美文,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