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0 11:4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语言叫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简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本文就是一篇文言文,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聪明的七岁孩子形象……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语文统编版 四年级上
王戎 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和阮咸。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
文学常识
戎 诸 竞
zhū
róng
jìng
戎马
戎装
róng
品尝
尝味道
cháng







诸君
诸位
zhū
竞争
竞赛
jìng







唯一
唯独
wéi



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读准停顿。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zhé
王戎
尝:曾经。
诸:众,许多。
游:嬉戏玩耍。
折枝:压弯树枝。
竞走:争着跑过去。走,跑。
唯:只有。
之:指李子。
信然:的确如此。
字词理解。
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王戎看见路边李子多而不摘的故事。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曾经。
诸,许多。游,嬉戏、玩耍。
【句意】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许多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压弯树枝。
争着跑过去。
只有。
【句意】他们看见路旁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众小孩儿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的确如此。
【句意】有人问他,他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许多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旁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众小孩儿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他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译文】
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王戎是一个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聪明的孩子。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你能根据原文的语句填空吗?让我们来填一填:
王戎( )
王戎( ),尝与( )游。看道边李树( )折枝,诸儿( ),唯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此必( )。”取之,( )。
不取道旁李
七岁
诸小儿
多子
竞走取之
不动
多子
苦李
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
不动
苦李
诸小儿
竞走取之
信然
本文讲述了王戎断定路边李苦的事,说明只有仔细观察,善于动脑筋,才能根据有关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断。
古代像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
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尝与诸小儿游。 ( )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
诸儿竞走取之。 ( )
唯戎不动。 ( )
取之,信然。 ( )
C
D
E
A
B
A.只有。 B.的确如此。 C.曾经。
D.压弯树枝。 E.争着跑过去。
课后读一读《世说新语》里其它的小故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