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25.古人谈读书
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上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古文品读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相关资料
朱熹的代表作品有诗作《春日》《观书有感》、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本文出自《训学斋规》。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说。
古文解读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随意。
心思不在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会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迫切。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如何做到这“三到”呢?
首先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心思用在读书上,在此基础上,要运用我们的眼睛和嘴巴,不断地看书,读书,牢牢地记住知识。这样就可以做到“三到”。
朱熹的读书法是什么?
“心到、眼到、口到”。
不可以,因为只有心到了,眼和口才能更专心地读书、学习。
3.平时的你读书时是怎样做的?效果怎样?
2.这三者可以调换位置吗?
说一说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古文品读
曾国藩,汉族,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相关资料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相关资料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读书人。
恒心。
古文解读
读书人要学习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下等, 劣等。
有志向则绝对不甘心做下等人;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中之蛙观天,这些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说一说:河伯观海和坐井观天这两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是从反面进行说明,突出强调了一个人要有“识”的重要性。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否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有恒心则绝对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一是要有志向,这样才会不甘为下流;二要有见识,这样才不会骄傲自满;三要有恒心,这样所有的事情都能完成。这三者缺一不可。
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论语》我明白了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才会真正的成长。
朱熹的话中,知道了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
曾国藩的话中知道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古人谈读书
论语
读书有三到
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读书三要
心到
眼到
口到
志向
见识
恒心
谦虚
求实
勤奋
结构梳理
本文通过《论语》的节选、朱熹和曾国藩对读书的认识,介绍了古人不同的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读书要讲究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
主旨归纳
*
除了文中有关读书的看法之外,你还知道古代哪些人对读书有独到的见解呢?
拓展延伸
2.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思想和眼睛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课堂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