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泥巴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泥巴看似平凡,但恰恰是这最平凡的东西,孕育着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用手塑造陶泥是最古老的一种制陶技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本课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态各异、用途不容的器物来,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从小具有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捏泥,体验陶艺得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3.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陶泥、课件
【学具】
课本、陶泥、简单工具、陶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老北京的很多有趣的玩意儿,仔细观察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播放课件。
3.引导学生谈体会。
展示泥制陶罐,请学生上来摸一摸,并谈谈有什么感觉?
引出课题。
三、教授新知:
1.教师播放课件,看看从古代到现代陶艺的发展历史。
2.每小组准备不同样式的陶罐,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触摸,体会它的制作方法。
(小组模仿制作一个。)
小组讨论:这种方法好不好?还有什么方法?
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评述并示范制作。
示范捏泥的方法——揉、捏、搓,并将基本形组合成各种奇怪造型。
(重点演示泥巴与泥巴之间的连接方法:泥和泥间先用竹签画上交叉的纹路,再涂上泥浆,将两部分粘贴好。)
四、作品创作:
1.各组抽签选择本组所要制作的内容及方法。
2.小组讨论应用什么方法制作,集思广益找到好的办法。
3.学生设计制作。
4.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
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
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
(鼓励学生为主。)
六、课后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
【作业设计】
用陶泥设计制作一个生活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