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布老虎》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课
时
解
读
教学内容
欣赏《布老虎》(管弦乐合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能分辨《布老虎》三个乐段,并能联想布老虎不同的形象。
2.感受乐曲《布老虎》中两个主题在速度、力度和情绪上的不同。
3.随音乐用动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辨《布老虎》三个乐段,感受乐曲《布老虎》中两个主题在速度、力度和情绪上的不同。
教学难点:培养听辨和表现乐曲的能力。
教法学法
引导法、谈话法、活动体验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
引出课题
二、分乐段欣赏乐曲、随音乐创编表演
欣赏(一)
欣赏(二)
活动:创编表演
欣赏(三)
三、完整欣赏乐曲、表演
四、总结
1认识布老虎
2.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3.布老虎图片引出本课课题
4.初听乐曲,感受乐曲
1.了解乐曲《布老虎》
2.聆听第一主题,感受乐曲,学唱第一主题
3.聆听第二主题,感受乐曲,学唱第二主题
4.创编表演
①学生表演“威武”的布老虎
②学生表演“温顺”的布老虎
5.聆听第三乐段
欣赏《布老虎》音乐动画视频
跟随视频表演
教师总结
布老虎图片导入
介绍布老虎的民俗
展示布老虎图片直接引出课题
播放乐曲,互动交流,小结学生对乐曲的感受。
讲解乐曲形式、结构
a.播放第一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感受音乐情绪。
b.范唱第一主题,学生跟唱。
a.播放第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感受音乐情绪。
b.范唱第二主题,学生跟唱。
a.播放音乐,评价表演。
b.播放音乐,评价表演。
播放音乐,讲解第三乐段是由“威武”“温顺”两个主题交替进行的,表现出布老虎不同的音乐形象。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
总结本课
观看图片
了解布老虎民俗
初听乐曲,交流感受
听老师讲解
倾听,思考,谈自己的感受
聆听,体会,跟唱旋律
倾听,思考,谈自己的感受
聆听,体会,跟唱旋律
聆听,自由表演
聆听,自由表演
聆听,体会这部分旋律所表现的布老虎形象。
观看视频,完整欣赏乐曲,感受布老虎形象。
学生表演
直接展示布老虎各种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布老虎的,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揭示本课主题更直接、自然。
明确乐曲为三个乐段,为下面引导学生听辨、感受三个乐段作铺垫。
分段欣赏可降低难度。
给两个主题命名,让学生更准确地听辨乐曲的两个主题。
学唱主题旋律使学生对主题印象更深刻,能更好的把主题区分开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创编表演增加欣赏音乐的趣味性。
低年段的学生对音乐方面的知识还没有较多的积累,所以由教师讲解这部分乐曲结构,引导学生体会乐曲。
由听觉延伸至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学生进一步感受乐曲、随音乐表现出布老虎的形象。
板
书
设
计
速度 力度 情绪
威武 A 较快 较强 欢快
温顺 B 较慢 较弱 柔和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