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七色光》教学设计
本课属于光学部分内容,研究的是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进而知道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光的三原色。
(二)、探究与方法目标:
1、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2、学会做制造彩虹的实验及七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关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2、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
3、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教学重点:认识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自己做制造彩虹实验。
教学准备:
准备:水槽、平面镜片、水、白纸、手电筒、卡纸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天上飞架一座桥,不可走来只能瞧。经历一番风雨后,赢得彩衣乐逍遥。”谁能猜出这首诗里描述的是什么?
2、大家想知道彩虹的秘密在哪里吗?今天通过《七色光》,这一节这节课很好的来研究它,(板书:七色光)
二、回忆见过的彩虹
1、大家一定都看见过彩虹,哪一位同学能够说说彩虹是什么样子的。
2、那一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彩虹都有颜色
3、那一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彩虹的颜色排列有没有规律?
4、大家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天上的彩虹的颜色是怎么来的。
5、老师告诉你们,彩虹的颜色既不是画的,也不是天然就会有的。而是和太阳的光线有关系。在1666年的时候科学家牛顿就用一个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出七种颜色的光。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位科学家是怎样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6、现在老师也模拟牛顿给大家做光的分解实验。实验材料有,三棱镜,一张白纸,和一个手电筒。
三、老师演示光的分解实验
1、出示三棱镜,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光。用白纸来接住投在纸上的手电筒的光。
2、教师演示
(1)将三棱镜放在中间,在三棱镜的一边打开手电筒,使手电筒的光通过三棱镜。在三棱镜的另一边放一张白纸。
(2)慢慢旋转三棱镜,就会在纸屏上找到七种颜色的光
(注意:演示的时候要有正面对学生,和左右两边各对着学生一次,尽量让学生看到结果。要提醒学生观察颜色的排列)
3、学生汇报看到七种颜色,以及颜色的排列结果。
4、小结并板书:手电筒的光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5、不知道大家想到没有,天上哪有三棱镜,手电筒的光和太阳光一样不一样呢?
6、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朗诵的诗歌里有这样的一句话,“经历一番风雨后,赢得彩衣乐逍遥。”为什么要在风雨后呢,因为风雨过后空中悬浮着许许多多的小水珠,它的作用相当于三棱镜,当太阳光从一定的方向照射过小水珠时,人们就会看到彩虹。
7、其实在没风的日子,我们在喷水池旁边也可以看到彩虹。
8、大家可能还有疑问,太阳光和手电筒的光是不是一样的,没关系,哪一天有太阳的我们到操场上每个同学都像老师一样,做光的分解实验。
三、光的合成
1、师:我们知道了阳光可以色散成为七色光,如果我们把七色光按照一定规律混合,可以得到什么呢?
2、教师游戏:旋转七色陀螺并汇报
3、教师小结:白色的太阳光可以色散成为七色光,而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光。这是一对相反的科学现象。
4、学生实验:混合色光,制作彩色转盘,并展示。
提示:
(1)实验器材有哪些?
(2)制作彩色转盘。
(3)学生代表展示。
四.光的三原色
实验: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
1.教师课件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
2.讲述: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板书: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电视机会出现不用的颜色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五,光通过不同颜色透明的物体的滤色现象
教师领导,学生动手实验
六、课堂总结
九、板书设计:
七色光
分解
太阳光 合成 (七色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