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於潜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右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1-4题:
1、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2、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
A、200m B、250m
C、300m D、400m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读右图,完成5-6题。
5、甲城位于乙城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6、如果甲城游客在北京时间7时欣赏海上日出,则此刻乙城( )
A、海上日落 B、昼短夜长
C、明月当空 D、日已偏西
读右边四幅岛屿图,判断7-9题
7、比例尺最大的是( )
A、① B、 ② C、 ③ D、④
8、从各岛的南端到北端实地直线距离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①
10、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 )
A、被极圈穿过的大洲 B、主体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C、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 D、跨360°经度的大洲
读右等高线图(图1),回答第11—12题:
11、图中陡崖G顶部的高度可能是( )
A、700米 B、680米
C、570米 D、450米
12、沿图中EF作剖面图,则沿线上的山谷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读等高线示意图(图2),已知a<b。回答13--14题。
13、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P为山坡上洼地 ②Q为山坡上洼地
③P为山坡上小丘 ④Q为山坡上小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若a海拔高度为200米,b海拔高度为300米,则 P、Q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100<P<200 ②300<P<400 ③100<Q<200 ④300<Q<40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图3,回答第15—17题:
15、从B出发至同一纬度A地最短路径的方向为( )
A、一直向西 B、先西北再西南
C、先西南再西北 D、先东北再东南
16、从A出发沿纬线至B地的距离约为(设:赤道周长为L)
( )
A、L/3 B、L/6
C、2L/3 D、3L/4
17、与A点以地心相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150°E,60°S) B、(150°W,60°S)
C、(30°W,60°S) D、(30°W,60°N)
18、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高加索山脉
19、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0、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地气候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且都是干(旱)季气温较湿(雨)季偏低
B、两地所属气候类型在南北半球都有大面积分布
C、①地干(旱)季时降水比②地干(旱)季时多
D、②地湿(雨)季时降水比①地湿(雨)季时多
21、某山地等高线图中,下列表述正确的( )
A、①、②都为山脊线 B、③处不可能有河流
C、山坡①的坡度比②小 D、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
22、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和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读经纬线简图(图4),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据此回答第23—25题。
23、X、Y两地位于( )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24、下列地理事物位于Y地所在国的是( )
A、大分水岭 B、金字塔 C、科罗拉多大峡谷 D、潘帕斯草原
25、X地较Y地降水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X地附近有暖流流经,Y地附近有寒流流经
B、X地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Y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X地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Y地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D、X地东部地形平坦,Y地西部有高大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等高线地形图可代表某处地理事物。
26、该种地理事物是( )
A、水库 B、梯田 C、峡谷 D、沙丘
下列是一组世界海峡示意图(数字代表经纬度),据此回答第27题:
27、上述所示海峡中介于两大洲之间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分析下图所示的四幅降水量气温月份平均图,指出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全球不同纬度的海陆面积比例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全球海洋在不同纬度所占比重( )
A、60°N大于60°S B、赤道地区最大
C、40°N大于40°S D、均在50%以上
30、40°N~60°N的陆地面积主要属于( )
A、北美大陆 B、非洲大陆
C、亚欧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第II卷 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8分)
(1)甲图中C地的气候特点是右图中的 。(1分)
(2)乙图中该岛屿的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2分)
(3)甲图中A地气候与美国东南部气候类型相同,但该气候在甲图中的分布面积远小于美国东南部,试从影响气候的诸因素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5分)
32、读图11“某大洲沿5°S地形剖面图”,其中横坐标为经度(单位为度),纵坐标为海拔(单位为米)。回答下列问题:(7分)
(1)A、B两地纬度相当,气候却明显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A处是________(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在世界其他地区还有分布,如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地区)
A地气候的特点是____ ____。(4分)
(2)A、B两区域地形区分别是____ ___、__ _____。(2分)
(3)湖泊丙是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它发育在地质构造中的________。(1分)
33、下图为某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后回答:(2分)
(1)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 以1110 km/h的速度沿所在纬 线飞行到N点,所用时间应为 小时。 (1分)
(2)若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 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 )(1分)
A.40°N,60°E B.50°N,120°E
C.40°N,100°E D.50°N,120°W
34、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5分)
月份 1 4 7 10 全年
气温(℃) 19.7 10.2 3.5 7.9 10.4
降水(mm) 32 64 118 58 795
(1)该地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半球,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2分)
(2)该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该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5、读经纬网图(下图),回答(5分)
(1)甲、乙两图所覆盖的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1分)
(2)写出B点的地理坐标 ;A在B的 方向(2分)
(3)当A地的地方时为6月22日(夏至)3时,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时B地是 (白昼或黑夜)(2分)
3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4~5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 。(填数码)(1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 理由是:(2分)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的特点及原因吗 (4分)
(4)C处的地形是 ,该处的海拔高度为 。(共2分)
(5)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1分)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1分)
(7)尼湖风光、媚河漂流探险、古寺探幽、山顶观日出等媚尼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 ,理由是: (2分)。
图1
图2
A
B
N
S
0°
60°
120°E
图3
①
②
③
35°
115°
X
Y
23.5°
图4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