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 +学案)(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 +学案)(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0 07:52:19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重点)
2.知道肾的结构和特点(重点)
3.知道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重点、难点)
4.人粪尿利用的价值(重点)
5.学会人粪尿无害的处理(难点)
复习过程:
任务一:构建知识网络
















任务二: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1.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
2.比较尿液和血浆、原尿三者的成分的变化。
.下表位每100毫升的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对比表(单位:克)
成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水 90—93 99 95—97
蛋白质 7—9 微量 —
葡萄糖 0.1 0.1 —
尿素 0.03 0.03 2
氨 0.0001 0.0001 0.14



分析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原尿中除蛋白质外,其他物质都与血浆相同,为什么?



(2)尿液与原尿相比没有葡萄糖,其原因是什么?



(3)尿液中的氨明显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4)与原尿和血浆相比,100毫升终尿中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
1.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 )
A.原尿 B.尿 C.动脉血 D.静脉血
2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血浆、原尿、尿 B.血液、原尿、尿
C.血浆、原尿、原尿 D.血液、原尿、尿
3.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 )
A.二氧化碳 B.水 C.无机盐 D.尿素
4.关于排尿的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排出废物 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调节血液和组织液的平衡 D.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机能
5.下列哪项不是人粪尿优于化学肥料的特点( )
A.来源广 B.养分全 C.肥效持久 D.成本高
6.沼气池能产生沼气,起作用的主要是沼气池中的( )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植物
中考链接
.识图题












(1)血液从[ ] 滤过到[ ] 成为 。
(2)当原尿流经[ ] 时,原尿中有用的物质如 、 和 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3)B液体与尿液相比,含 多。[1]中的液体与尿液相比,含 多。
(4)若[4]末端液体中含葡萄糖,则病变部位可能是[ ] 。

(5)[1] 和 [3 ] 内流的血依次为 血、 血。
(6)人体每天约形成150升原尿,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与图中[ ] 有关。


课堂小结



尿的形成和排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_________作用

输尿管:________作用

膀胱:__________作用

尿道:__________作用

尿的排出: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 体外

肾单位: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肾小球、肾囊壁 肾小管
形成过程:血液 原尿 尿液
____________作用 _______作用

尿的形成

人类尿的价值:提供植物生长所需_______________

人类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人类尿的处理

1

2

3

5

D

C

4

B



A



(共20张PPT)
第一节
尿的形成
与排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第四单元 第五章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方式:
排泄
排遗
——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
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 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主要方式:
呼吸、
排汗、
排尿

w c
大小便

呼气
排汗
排尿
排泄和排遗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讨论

课本81页

皮质

髓质

肾盂
(一)肾的结构组成




思考:
血液在流经肾单位的过程会发生什么变化?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1、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
含各种成分及代谢废物
第一步,肾小球对血液的过滤作用,
形成原尿。
(二)尿的形成过程:
2.形成原尿:
一部分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形成尿液 (终尿)
对人体有用的物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第二步,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剩下的物质:
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水和无机盐、尿素
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血细胞和尿素
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
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大部分的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水、无机盐、尿素、氨
主要成分 血液 原尿


葡萄糖 + +
无机盐 + +
水 + +
尿 素 + +
其中:+代表“有”,-代表“没有”
结论: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的物质。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
血细胞 + -
蛋白质 + -
主要成分 原尿 终尿



无机盐 + +
水 + +
尿 素 + +
其中:+代表“有”,-代表“没有”
结论:终尿中没有葡萄糖。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细胞 - -
蛋白质 - -
葡萄糖 + -
小结:尿液的形成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液
原尿
尿液
肾小球的
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原因?
思考
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吸收所造成。
三、尿液的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排尿的生理意义:
▼排出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练一练:
1.尿液和原尿相比较,尿液中不含( )
A、葡萄糖 B、尿素
C、无机盐 D、葡萄糖和无机盐
2.当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囊 B、集合管 C、肾小球 D、肾小管

A
C
3.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可是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集合管有吸收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
4.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囊壁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