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牛顿第三定律》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5《牛顿第三定律》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10 10:3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力学单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J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2.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 B.牛顿 C.焦耳 D.米每秒

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产生作用力,然后才产生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的合力为零,是一对平衡力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物体上

4.下列几个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米、千克、牛顿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5.在“鸟巢欢乐冰雪季”期间,花样滑冰中的男运动员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对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所以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男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男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6.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绳L1和L2将M、N两重物悬挂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对M的拉力和L2对M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L2对M的拉力和L2对N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L1对M的拉力和M对L1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L2对N的拉力和N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7.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P受力个数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3个力 B.一定3个力
C.可能4个力 D.一定4个力
8.在解一道文字计算题中(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9.有关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①密度,②牛顿,③米/秒,④加速度,⑤长度,⑥质量,⑦千克,⑧时间.归属情况正确的是( )
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
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
C.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②③⑦
D.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④⑤⑥
10.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如图L4-4-5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5000 N,同学甲1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600 N,绳上的A、B两点分别位于甲1和乙1之间、乙1和乙2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处绳上的张力为10 000 N
B.B处绳上的张力为4400 N
C.同学甲1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600 N,因为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乙方所有队员对地面的总的摩擦力是5000 N

  二、填空题
  9.甲、乙两队举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如果甲队对绳的拉力为F甲,地面对甲队的摩擦力为f甲;乙队对绳的拉力为F乙,地面对乙队的摩擦力为f乙,绳的质量不计,则有F甲____F乙,f甲___f乙(选填“>”、“=”或“<”)。
  10.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定是作用在___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必定是作用在______物体上的。
  11.用绳悬挂一重物,当重物处于平衡状态时,重物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_____,重力的反作用力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2.在质量为M的气球下面吊一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上升,某时刻悬挂物体的绳子断了,若空气阻力不计,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不计,求气球上升的加速度。






13.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力F的大小为5N,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后的加速度大小;
(2)8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和8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
(3)若8s末撤掉拉力F,则物体还能前进多远?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详解】
kg是质量的单位,它是基本单位,m/s、N是导出单位,所以A错误;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J是导出单位,B错误;g也是质量的单位,但它不是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所以C错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是在其中的物理量都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时得出的,所以D正确。
2.A
【解析】
【详解】
在力学单位制中,只有质量千克、长度米、时间三个基本单位,其余皆为导出单位?故A对,BCD错;故选A.
3.D
【解析】
A、物体相互作用时,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A错误;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不能合成,故B错误;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书上,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物体上,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考查牛顿第三定律及其理解,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与平衡力的区别。
4.D
【解析】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比如在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匀速转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故A错误.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不能说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而重力的分力的受力物体是该物体.故B错误.米、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而牛顿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的导出单位.故C错误.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一定有加速度,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故D正确.故选D.
5.D
【解析】
A.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在水平面内运动,竖直方向没有加速度,所以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故A错误;
B.男运动员除了受到重力、冰面对他的支持力,还受到女运动员对他的压力,三个力平衡,故B错误;
C.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错误;
D.男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正确。
点睛:确定好哪些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哪些力互为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平衡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区别在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体,平衡力共体。
6.D
【解析】试题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符合二力平衡条件的即为平衡力.
对M受力分析,它受到重力、L1的拉力、L2的拉力作用.因此,L1对M的拉力和L2对M的拉力并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而B选项中有三个物体:M、N、L2,B错误;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L1对M的拉力和M对L1的拉力分别作用在M和L1上,显然不是平衡力,C错误;D项中的一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正确.
7.D
8.B
解析:由可知s的单位为:,此为速度的单位,而位移的单位为m,所以结果错误.

9.BC
【解析】
【详解】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则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②③⑦,其它的属于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故选BC.
【考点】
国际单位制
【点睛】
此题考查国际单位制;要知道属于国际单位基本物理量的有长度、时间和质量,所对应的单位是米、秒和千克,所以要分清什么是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除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外,其它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导出单位.
10.BD
【解析】
因为甲乙双方队员整体对绳子的拉力均为5000N,则A处绳上的张力为5000N,选项A错误;因为乙队员整体对绳子的拉力为5000N,即乙2与其之后同学所构成的整体的力加上乙1的力为5000N,则乙1、乙2之间绳子的张力为5000-600N=4400N.故B正确;同学甲1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600N,但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对乙方分析,乙方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则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摩擦力为5000N,故D正确;故选BD.

  二、填空题
  9.=,> 10.两个不同,同一
  11.绳对重物的拉力,重物对地球的吸引力
12.
【解析】
【详解】
设气球所受的浮力为F,气球和物体一起匀速上升时有
F=(M+m)g
悬绳断后,气球加速上升,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联立解求得气球上升的加速度为
a=
13.(1)a=0.3m/s2 (2)x=9.6m (3)x′=1.44m
【解析】
(1)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37°-f=ma
Fsin37°+FN=mg
又f=μFN
联立得:a=
代入解得a=0.3m/s2
(2)8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v=at=0.3×8m/s=2.4m/s
8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
(3)8s末撤去力F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加速度大小
由v2=2a′x′得:
【点睛】本题关键是多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运动学参量。
14.
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地面对圆环无支持力,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和钢丝对小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 ①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钢丝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②
对圆环受力分析可知,圆环受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则: . 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
小球沿钢丝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公式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