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0-26 18: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地球和地球仪
制作:高一地理组 时间:2010.09.25
【学习目标】
1. 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和相关计算
2. 会判断经纬线以及应用经纬线判断方向
【自主认知】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略鼓的球体;
(2)地球赤道半径 千米、赤道周长 千米。
2.地球仪
(1)地轴与两极: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倾斜方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指向 的极点是北极点,另一个极点是南极点。
(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
纬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也就是与经线圈垂直的线。
经纬线特征比较:
特 征
经线 ①经线形状是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②两条相对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例:20°W 与160°E、50°W与130°E), 且任何一个经线圈平分地球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④有无数条经线,所有的经线均相交于
纬线 ①纬线是大小不等的 ,只有 能平分地球② 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最小为南、北两极点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④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⑤有无数条纬线,所有纬线互相平行。
(3)经度与纬度的比较:
经度 纬度
定义 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 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小于90°)
0°起算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O°纬线,即赤道
划分方法 以0°经线为界,向东、西各划180°;O°经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 以0°纬线为界,向南、北各划90°;O°纬线以南为南纬度,以北为北纬度
分布规律 东经度(E)自西向东增大;西经度(w)白西向东减小 北纬度(N)愈向北愈大;南纬度(s)愈向南愈大
半球划分 以20°W和160°E为界,划分东、西半球 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3.经纬线的判读与应用
(1)利用经纬线定方向:
A、根据两地经度数判断其东西方向
a.若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度,则经度数值大的在 面,经度数值小的在 面 b.若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度,则经度数值小的在 面,经度数值大的在 面。
c.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时,要根据两地经度之和来辨认东西方位:
(劣弧定东西)
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 面,西经度的地点在 面。
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 面,东经度的地点在 面。
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一点在东,哪一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向(即这两地互为东西方向)。
B、根据两地纬度数判断南北方向
a.两地都是北纬,数值大的在 方,数值小的在 方。
b.两地都是南纬,数值大的在 方,数值小的在 方。
c.两地一个是北纬,—个是南纬,北纬的在 方,南纬的在 方。
C、极点上方向的判定
地球上的最北方是 ,北极朝向任何一个方向都是朝 。同理,地球上的最南方是 ,南极朝向任何一个方向都是朝 。
(2)利用经纬线定距离:
A、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同一经线上任意两点间的
距离为:111千米× ;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为:111千米×
B、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赤道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
111千米× 。
(3)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弧长。
A.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的航线为最短
航程,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a. 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b. 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
c. 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
为劣弧,确定后再做讨论。
B.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
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
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讨论。
【疑难清理】
1. 纬线与经线的形状是不一样的,除两极点外的所有纬线都是圆圈,纬线周长中赤道最长,往南北两极降低,南北半球度数相等的纬线,周长等长;而所有经线都是连接南北极点的半圆, 长度相等。
2. 纬度的最大度数为90°,分北纬、南纬,分别用字母N、S表示。最大度数为90°不代表纬线只有90条,应为无数条。
3. 经度的最大度数为180°,分东经、西经,分别用字母E、W表示。最大度数为180°不代表经线只有180条,应为无数条。
4.利用经纬网表示地理位置时,一定要书写数值大小与方向,(如东经120°应书写为120°E)
5. 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划分,但不是东西半球的划分,这一点应牢记。东西半球的划分是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
6.利用经度可以定方向,东经度是不是一定位于西经度的东边呢?(如确定赤道上120°E与120°W两点的东西方向)
7.不同度数的纬线圈长度是不一样的,所有纬线中周长最长的是赤道,赤道上的点每相隔一个经度,对应的距离是111km,那么其它纬线上相隔一个经度,距离应该如何换算?
8.在确定地球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航程时,是不是在地图上用直线连接两点,沿直线方向飞行(航行)就是最短路径?为什么?
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把它们写下来。
【考点过关】
已知图中A点与B点的最短距离不足2200公里,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的经纬网图中,A点的地理位置最有可能为()
A.(10°N,170°W)
B.(10°N,170°E)
C.(10°S,170°W)
D.(10°S,170°E)
2. 图示的经纬网图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有( )
A.A点与B点 B.A点与C点
C.B点与D点 D.C点与D点
3. 图中A点位于D点的什么方位(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4.图中A点与C点的距离大约为( )
A.2220 (km) B. 1110 (km)
C.2220×cos20°(km ) D. 1110× cos20°(km)
5. 有一飞机从A点出发,飞往B点,要想飞出最短路径,则飞机的航向为( )
A.先往北,越过北极点,再往南 B. 先往南,越过南极点,再往北
C.先往东北,再往东,最后往东南 D. 先往东南,再往东,最后往东北
A
B
C
D
10°
10°
170°
17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