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0-27 15: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
地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19时整成功升空。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10月6日11:06,北京飞控大厅传来“第一次近月制动开始”的口令声,图为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二号打开发动机开始制动。回答1-3题:
1.当嫦娥2号升空时,世界下列各地: ( )
A.南非正值夕阳西下 B.华盛顿艳阳高照
C.澳大利亚人忙于收割小麦 D.布宜若斯艾利斯旭日东升
2.根据图示,10月6日的农历日期大约是: ( )
A.8月末 B.8月15左右 C.9月8日前后 D.无法确定
3.10月6日,当嫦娥2号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时,她看到的地球与月球表面是: ( )
A.看到亮的地面与亮的月面 B.看到大半个亮地面,半个亮月面
C.看到几乎圆的亮地面和暗月面 D.看到半圆亮地面和半圆亮月面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Ⅱ层对于人类的意义在于: ( )
A.成云致雨,多种多样的天气
B.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高强度紫外线的伤害
C.吸收大量的红外线,形成大量的逆辐射
D.属于地球辐射带的一部分,有利于卫星发射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6~7题:
6.根据地壳厚度判断,图示M、N两地区的地形可能分别是: ( )
A.盆地、山地 B.山地、盆地
C.盆地、盆地 D.山地、平原
7.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8~9题:
8.因太阳活动处于极大年,在2012年地球上可能发生: ( )
A.通讯卫星因能量足,转播图象更加清晰
B.各地洪水频发
C.极光比往年绚丽多彩
D.各地干旱加剧
9.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小年约在: ( )
A.2017~2018年 B.2022~2023年
C.2010~2011年 D.无法确定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相类似的是: ( )
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
C.黄山怪石 D.天涯海角
11.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蚀 B.冰蚀
C.风化与风蚀 D.褶皱
12.从图中各岩石的形成顺序看,图中侵入岩大约在: ( )
A.石灰岩形成之后 B.页岩形成之前
C.变质岩形成之后 D.石灰岩形成之前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据此回答13~14题:
13.甲图中AB段河流: (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确定
14.关于甲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读①②③④四幅昼夜半球图,回答15-16题:
① ② ③ ④
15.北京时间是6月22日20点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①④
16.若是晴天,则地球处于图②时,金华(经度约120°E)的日影方向是: ( )
A.西北 B.东北 C.正北 D.无影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a、b两地海拔高度相同,回答17—18题:
17.夏季b地气温比a处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地面保温作用比空气好
C.大气的散射作用比地面强
D.大气辐射比地面辐射强
18.清晨b处气温比甲处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B.b处大气的逆辐射作用较弱
C.b处地面辐射作用较强 D.b处大气辐射作用强
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主要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 )
A.东--西向 B.东南--西北
C.东北—西南 D.南--北向
20.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波浪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断裂下陷作用
读右图,回答21—24题:
21.若CD是昏线,北京时间为8点,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
A.23°26′S、150°E
B.23°26′N、180°
C.23°26′N、60°E
D.23°26′S、180°
22.若CD是晨线,则A、B、C、D四点的地方时分别
是: ( )
A.5点、11点、2点、12点
B.15点、24点、12点、24点
C.7点、11点、4点、12点
D.6点、12点、3点、12点
23.若CD为昏线,则A、B两地的日出时间分别约是: ( )
A.5点,7点 B.7点,5点
C.4点,8点 D.8点,4点
24.若CD为昏线,则: ( )
A.我国江南丘陵农民忙于收割水稻 B.澳大利亚的牧民正忙于剪羊毛
C.阿根廷农民正忙于犁地,播种小麦 D.天山哈萨克山地牧民在山地牧场放牧
25.读下图,折线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区判断正确的是:
A.①--极点;②--极圈;③--53.5°N;④--赤道
B.①--极圈;②—70°N;③—60°N;④--回归线
C.①--极点;②—60°N;③--53.5°N;④—12°N
D.①--极圈;②--53.5°N;③—30°N;④--赤道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26—28题:
地点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① 7:15 18:45
② 3:00 17:00
③ 21:20 6:40
④ 11:20 0:40
26.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27.表中③地位于②地的: (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28.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此时太阳直射点为北半球Q点,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P经线的经度可能是:( )
A.(90-m+n) E
B.大于(90-m+n) E
C.(90+m+n) W
D.大于(90+m-n) W
30.若M地有一直立物体,则该日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所扫过
的图形(横线为南北方向,竖线为直立物体)为图中的( )
二、综合题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试用板块学说分析我国西南地震频发的原因。(4分)
(2)简述A地区地形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分)
(3)填表回答:B、C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B
C
32.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 ,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4分)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约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当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约为15°时,直射点坐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当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述该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2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夏至时,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
(2)在A、B、C、D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地。
(3)当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____(多选)。
A.开普敦正值旱季 B.天山的牧民正在海拔较高处放
C.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D.华北平原正值雨季
(4)若B地位于某大陆的东岸,则B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
请说明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题,合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B A C C A B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D A C A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D C A D C D D
31.(1)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边界,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2)山河相间,山高水深;板块挤压边界,地层褶皱隆起;河流强烈切割。
(3)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① 雅丹地貌 风力侵蚀、沉积作用
② 喀斯特地貌 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32.(1)180° 90°E~180°(4分)
(2)0°~23.5°
(3)(15°S,90°W)
(4)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33.(10分)(1)21.5° (2)D (3)AC
(4)温带大陆性 B地的纬度为45°S,若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则该地肯定位于南美洲45°S的东岸,由于安第斯山脉的影响,该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形成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月球
地球
00

180°
180°

180°

b
高原
山地

a
A
B
C
D
90

午60


高30

0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
2
3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