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丁堰中学高二年级学情抽测卷
地 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23题,每题2分,共46分)。
1.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下表表示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后判断3-4题。
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位置、交通及信息
① ● ●●● ●● ●●●●
② ●●●● ● ●●● ●●
③ ●●●● ● ●● ●●●
④ ● ●●● ●●● ●●●●
3.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A.①黑龙江②上海③香港④四川 B.①四川②香港③上海④黑龙江
C.①上海②香港③四川④黑龙江 D.①香港②四川③黑龙江④上海
4.如果四个区域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可能是埃及 B.②与③肯定是发达国家
C.④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 D.①可能是新加坡
图5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图6是“西气东输管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南水北调”东线能实现自流的是
A.A、B段 B.B、C段 C.A段 D.A、B、C段
6.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远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7.“西气东输”工程对于东部地区环境的主要影响在于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减轻大气污染 D.增加就业岗位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8~9题。
8.“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9.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管线自然景观大致呈经度地带性变化
C.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有利于减轻能源运输对交通造成的压力
10.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下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是 ( )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⑥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
⑦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⑧公布空气质量日报
A.①②④ B.③⑥ C.⑤⑦ D.①⑤⑧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11—12题:
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12.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13.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
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14~15题。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14.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15.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16.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危害农业生产的“黑风暴”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范围围湖造田 B.大面积水土流失 C.过度垦殖 D.农药使用过量造成污染
17.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三江平原沼泽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贫瘠 B.开发成本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18.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19.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2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源于落基山脉东坡 ②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
③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④是美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下列对田纳西河流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田纳西河上游地区为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冲积平原,下游地区为丘陵
②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和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③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④田纳西河的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23.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 )
①劳动力 ②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 ④气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必须选两项,两项均对得3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4.关于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东部较中、西部具有区位优势 B.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C.东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较中、西部快 D.中、西部吸纳外资的能力较东部强
25.为加强东部和中西部联合,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今后将把哪些工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A.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 B.部分农产品加工型企业
C.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 D.技术密集型企业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26~27题。
26.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 基础设施落后
C. 自然资源不足 D.水土流失严重
27. 我国政府推动西部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B.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C.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D.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28.京津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A.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生活生产需水多 B.水资源浪费严重及污染严重
C.人均江河径流量少 D.人少地广,灌溉面积大
29.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A、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其通航能力会大大降低 B、基本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
C、南方与北方的生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D、彻底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30.下列属于湿地资源的是:( )
A河流 B麦田 C海洋 D沼泽
31.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的正确叙述的是:( )
A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C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 D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之间
3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在发展经济进行国土整治的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C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D改良盐碱地、涝洼、沙荒地,使黄土地变成黑土地
3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南方地区 D.雨热同期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4~35题。
34.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稠密 B.气候高温多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35.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 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4大题,共38分)。
3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
材料二 2003年6月,温家宝总理考察辽宁后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2003年8月初,他再赴吉林和黑龙江视察,明确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材料三 鲁尔区工业区示意图和东北工业区示意图(右图所示)。
(1)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工业区有哪些资源优势?
(2)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工业明显不足的资源条件是什么?
(3)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振兴东北工业区可采取
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37.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图9“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
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
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38.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1分)
⑴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
⑵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读中国、美国两区域
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⑤是________平原,
与该地种植同种农作物
的美国农业地域是______
(①②③④)
(2)②④⑤地的农业地域
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但
经营方式各具特点,一般④
处是以______________经营,⑤处则以___________经营。
(3)我国已加入WTO,与美国相同类型的农业地域相比,⑤区的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是
(4)③为________________带,该农业带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_____ __
_
答案
图5
130°E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