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0 21: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北魏政治与
北方民族大融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苻坚王猛苻坚任用汉人王猛,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招抚流民,减负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淝水之战战争时间交战地点交战双方兵力结果383年淝水前秦东晋87万8万失败胜利意义淝水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思考:前秦为什么会在淝水之战中以多败少?角色:苻坚、前秦某士兵、东晋宰相谢安、东晋将领
383年,苻坚不顾一切反对,下诏大举伐晋,强征北方各族人民当兵,百姓苦不堪言却无可奈何。
苻坚(洋洋得意):今朕拥有步兵80万,骑兵27万,将秦军的马鞭投入江中,足以断流。扫灭东晋,就如大风吹落秋天的树叶,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哈哈哈哈哈……
晋廷听说苻坚率大军南下,多惶恐不安。
朝廷上下议论纷纷“这可该怎么办啊?”“我们兵力不敌前秦,能不能赢啊?”“唉,又要打仗了”……
宰相谢安原已归隐山林,后又为东晋效力。他沉着冷静地说:虽前秦兵多势强,但我们只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战胜前秦是有可能的!淝水之战爆发......
东晋和前秦士兵士气高涨:(举起笔作为武器)
“冲啊,冲啊”!(转身相对)
至淝水隔岸对峙……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
东晋将领(大喊):请前秦军队后撤,以便我方渡河交战!
苻坚准备在晋军渡河时突然发起攻击,于是果断回应:““撤”!”
东晋:(跑步姿势)渡河中……
前秦某士兵:(转身做跑步姿势)
“不好了!不好了!秦兵被打败了!快跑啊”!
秦军一片混乱……(做逃跑姿势,表情恐慌)

东晋趁机发动猛烈攻击:(举起笔,面向前秦)
“东晋必胜!冲啊!冲啊!”
秦军溃败,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都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赶,因此日夜不敢停歇。
思考:前秦为什么会在淝水之战中以多败少? ①苻坚没有正确判断形势,鲁莽自大 ②民族间的矛盾尖锐 ③人民厌战④前秦战略战术失误 383年,苻坚不顾一切反对,下诏大举伐晋,强征北方各族人民当兵,百姓苦不堪言却无可奈何。
苻坚(洋洋得意):今朕拥有步兵80万,骑兵27万,将秦军的马鞭投入江中,足以断流。扫灭东晋,就如大风吹落秋天的树叶,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哈哈哈哈哈……
找一找 投鞭断流
晋廷听说苻坚率大军南下,多惶恐不安。
朝廷上下议论纷纷“这可该怎么办啊?”“我们兵力不敌前秦,能不能赢啊?”“唉,又要打仗了”……
宰相谢安原已归隐山林,后又为东晋效力。他沉着冷静地说:虽前秦兵多势强,但我们只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战胜前秦是有可能的! 东山再起淝水之战爆发......
东晋和前秦士兵士气高涨:(举起笔作为武器)
“冲啊,冲啊”!
至淝水隔岸对峙……(转身相对)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
草木皆兵
东晋将领(大喊):请前秦军队后撤,以便我方渡河交战!
苻坚:“撤”!(准备在晋军渡河时突然发起攻击)
东晋:(跑步姿势)渡河中……
前秦某士兵:(转身做跑步姿势)
“不好了!秦兵被打败了!快跑啊”!
秦军一片混乱……(做逃跑姿势,表情恐慌)

东晋趁机发动猛烈攻击:(举起笔,面向前秦)
“东晋必胜!冲啊!冲啊!”
秦军溃败,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都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赶,因此日夜不敢停歇。
风声鹤唳请浏览94页-95页“北魏孝文帝改革”板块,回答以下问题。哪一个政权在什么时间统一了北方?
这个政权是由哪一个少数民族部落所领导的?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的局面。北魏由鲜卑族拓跋部领导。西晋(280-316)十六国(304-439)东晋(317-420)南朝(420-589)宋 齐 梁 陈北朝(386-581)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内蒙古呼伦贝尔鲜卑族发祥地——噶仙洞遗址鲜卑族生活场景模拟雕塑4世纪后期,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
439年,拓跋焘领导北魏武力统一黄河流域推行汉化措施VS各族人民学习鲜卑族文化如果你作为当时的民众,你会支持哪一种改革?请说明你的理由。 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孝文帝带头娶汉族大臣李冲的女儿做皇妃,他的女儿也嫁给了汉族地主,他又为几个弟弟娶汉族女子为妻。迁都洛阳朝廷上禁止使用鲜卑语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平城洛阳 “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实行汉族政策
……汉化措施想像一下,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洛阳繁荣的市场中会出现什么景象?请你用简短、生动的语言描述。(提示词:来自于各民族的商人、使用语言、穿着服饰、交易物品)在洛阳繁荣的市场中,从四面八方来的的商人汇集,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有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从事着商品买卖的活动。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的熏陶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汉族中很风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汉人烧烤图汉人进食图汉人胡食图汉人奏乐图宴饮图墓砖画——歌舞图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思考: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及后世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练一练1.小华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但下面哪一个标题不能选
A.《北魏统一全国》 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
C.《从平城到洛阳》 D.《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
A.澄清吏治 B.提倡汉化 C.发展经济 D.中央集权
3.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ABB练一练4.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________政权,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其皇帝率大军南下,企图统一南北,却在________中败于东晋
A.前秦、淝水之战 B.后秦、官渡之战 C.南燕、淝水之战 D.北燕、官渡之战
5.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A.汉武帝 B.商鞅 C.孝文帝 D.班超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