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单元测试(鲁教版)地理(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单元测试(鲁教版)地理(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0-28 14: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3)【鲁教版】
命题范围:第3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
A.地势低平 B.地势坦荡 C.沟谷发育 D.波状起伏
2.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的多种方式中,最为严重的是 ( )
A.樵采 B.营造宫殿 C.过渡放牧 D.毁林开荒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 )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土质、降水、地质灾害等
4.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 ( )
A.浪费资源 B.增加开采难度
C.污染环境 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5.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
A.风力的沉积 B.流水的侵蚀 C.断裂作用 D.内力作用
6.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是 (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
7.黄土高原不合理的耕作习惯是 ( )
A.轮荒耕作 B.轮耕轮休 C.轮牧轮休 D.原始农业
8.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 ( )
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C.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D.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很多,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要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植树种草
B.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C.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水土流失会逐渐减轻
D.大力加强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示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于第三次工业革命 B.丰富的煤矿资源是其兴起的基础
C.属于分散型的工业化地区 D.本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11.导致图示区域衰落的原因有 ( )
A.生产结构太复杂 B.煤炭和钢铁工业的衰退
C.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D.世界性钢铁紧缺
12.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有 ( )
A.丰富的铁矿 B.丰富的石油资源
C.便捷的水陆交通 D.环境优美
13.流经鲁尔区的河流有 ( )
①鲁尔河  ②利珀河 ③多瑙河 ④易北河 ⑤莱茵河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⑤
14.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完成15-16题
15.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16.德国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
A.机械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D.煤炭工业
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回答17~18题
17.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 )
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8.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措施主要有 ( )
A.兴修水库 B.防治水污染 C.节约用水 D.跨流域调水
19.南水北调的三条输水线路中,可自流供水的是 ( )
A.东线 B.中线、东线 C.东线、西线 D.中线、西线
20.“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对沿线地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21-23题。
2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各自采取的措施
是 ( )
A.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
B. 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C.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D.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22.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海河、黄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3. 南水北调首先实施该线调水方案的理由是 ( )
A.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 B.东线方案调水线最短
C.水量大、水质好 D.东线调水工程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全线可利用地形自流引水
D.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25.南水北调工程能给调入区带来 ( )
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二、综合题
26.读“黄土高原位置图”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⑴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
省会名称:C D 。
⑵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的危害: 。(2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A ;B ;C 。
⑶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开展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治理中要采用 措施、____________措施和______________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
材料三:德国鲁尔区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图7)
图7
⑴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5分)。相同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不同点(从自然条件分析):
⑵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3分):
⑶列举德国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分)
28.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调节水资源地区分成不均的重要措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6分)
⑴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具有________的特点。(1分)
⑵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_____________施加的影响。其中东线与中线工程以解决___________(地区)用水为主要目标。该地区供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9.读德国鲁尔区资源条件和工业部门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是: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
⑵除图中显示的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外,鲁尔区还具有 和
的优势区位。
⑶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区走向衰落的工业是 和 。
⑷德国政府治理、振兴鲁尔区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分)
30.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和“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上市公司
2001年每股受益(元)
行业属性
中国石化
0.162
石业
禾嘉股份
0.084
农业
华菱管线
0.2682
钢铁
新兴铸管
0.616
钢铁
石油龙昌
0.041
石化
太原重工
0.055
机械
⑴“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 问题。(单选)(1分)
A.水资源紧张 B.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
C.交通紧张 D.木材短缺
⑵输气管道尽量经过大、中城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
⑶目前,我国用于“西气东输”沿线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投资重点是四段中的 (填序号)段。(2分)
⑷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有
、 。(4分)
⑸找出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最多的上市公司,请你分析其受益最多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DDB 6—10 DADCB 11—15 BCADA 16—20 DCDDB
21—25 ADADC
二、综合题
26.(14 分)(1)A太行山 B秦岭 C兰州 D银川 (2)千沟万壑
耕地质量下降;使大量泥沙入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任两点2分)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C开矿
(3)保持水土 工程 生物 农业技术
27.(10分)
⑴每点1分,共5分
相同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不同点(从自然条件分析):鲁尔区水资源丰富而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辽中南工业区铁矿资源丰富而鲁尔区铁矿资源短缺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控制需水量大的重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3分)
⑶环境恶化、传统产业的衰落(2分)
28.(10分)
(1)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电子工业
(2)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3)煤炭 钢铁
(4)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2分)
29.(1)B(2分)
(2)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减轻城市大气污染。(2分)
(3)②(2分)
(4)有利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答出两点得4分)
(5)“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钢管,从而使新兴铸管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