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训练题 电场与磁场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训练题 电场与磁场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10 12: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场与磁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6~8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A、B、C、D是同一个圆上的四个点,其圆心为O点,空间上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1和Q2位于过O点垂直于该圆面的直线上,O点位于两电荷位置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四点决定的平面是等势面
B.A点静止释放的负电荷(不计重力)在AO之间一定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C.将一负电荷从A移到C,电场力做功不为零
D.负电荷在只受电场力的情况下可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解析】根据等量同种正电荷周围电场的分布情况可知,正电荷Q1和Q2位于过O点垂直于该圆面的直线上,O点位于两电荷位置连线的中点,则A、B、C、D四点决定的平面不是等势面,故A错误.AO之间的电场强度未知,A点静止释放的负电荷(不计重力)在AO之间不一定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错误.A、C两点为对称点,电势相等,将一负电荷从A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零,故C错误.负电荷在只受电场力作用下,电场力指向O点,提供向心力,可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正确.
【答案】D
2.“嫦娥四号”上搭载的中性原子探测仪,主要任务是测量太阳风与月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在入口处安装了高压偏转系统,形成强电场区域,对太阳风和月表作用后辐射的带电粒子进行偏转,以免其射到探测器上产生干扰信号.已知高压偏转系统由长度大于1 m、间距仅10 mm的两平行金属板组成,当两板加一定的电压时,可将平行极板进入、动能不大于320 keV的氦核均偏转到极板而被极板吸收.只考虑该电场的作用,则(  )
A.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质子,只有动能不大于160 keV才能完全被极板吸收
B.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质子,只要动能不大于320 keV就可完全被极板吸收
C.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电子,只有动能不大于320 keV才能完全被极板吸收
D.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电子,只要动能不大于640 keV就可完全被极板吸收
【解析】假设平行板间电势差为U,当两板加一定的电压时,可将平行极板进入、动能不大于320 keV的氦核均偏转到极板而被极板吸收,对氦核根据动能定理得:2eU=320 eV,解得:U=160 V.对质子根据动能定理得:EkH=eU=160 eV,即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质子,只有动能不大于160 keV才能完全被极板吸收,故A正确,B错误;对于平行极板进入的电子,偏转方向与氦核和质子的方向相反,不论初动能多大,只要能进入都会被吸收,故C、D错误.
【答案】A
3.如图所示是高压电场干燥中药技术基本原理图,在一个很大的导体板MN上铺一薄层中药材,针状电极O和平板电极MN接高压直流电源,其间产生较强的电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可以看成棒状带电体,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等量负电.水分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加速从中药材中分离出去,在鼓风机的作用下飞离电场区域而加速干燥.图中虚线ABCD是某一水分子从A处由静止开始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运动中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小
B.沿着曲线ABCD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C.水分子运动中电势能越来越少
D.水分子的轨迹ABCD是一条抛物线
【解析】由于电场的分布不均匀,由图可知,上端的电场强度大于下端电场强度,所以水分子运动中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大,故A错误;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所以沿着曲线ABCD方向电势越来越高,故B错误;水分子由静止开始由A运动C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由于电场的分布不均匀,水分子受到电场力大小变化,加速度变化,做变加速运动,所以水分子的轨迹ABCD不是一条抛物线,故D错误.
【答案】C
4.电子眼系统通过路面下埋设的感应线来感知汽车的压力.感应线是一个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在受压时两端产生电压,压力越大电压越大.压电薄膜与电容器C、电阻R组成图甲所示的回路,红灯亮时,如果汽车的前、后轮先后经过感应线,回路中产生两个脉冲电流,如图乙所示,即视为“闯红灯”,电子眼拍照.则红灯亮时(  )
A.车轮停在感应线上时电阻R上有恒定电流
B.车轮经过感应线的过程中,电容器先充电后放电
C.车轮经过感应线的过程中,电阻R上的电流一直增大
D.汽车前轮刚越过感应线,又倒回到线内,不会被电子眼拍照
【解析】车轮停在感应线上时,压力不变,则电压不变,电容器不充电,也不放电,电阻R上没有电流,故A错误;由乙图可知,当车轮经过时电流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反向增大减小,因电压是在受压时产生的,故说明电容器先充电后放电,故B正确,C错误;若汽车前轮越过感应线,又倒回线内,则前轮两次压线,仍形成两个脉冲电流,符合拍照条件,电子眼仍可拍照,故D错误.
【答案】B
5.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两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的小球(视为质点)P、Q用一段绝缘细线连接,整个装置始终处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让小球P固定不动,将细线水平拉直后由静止释放小球Q,当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小于90°)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gsin α B.Gcos α
C.g D.g
【解析】小球Q在运动中与小球P的距离保持不变,所以小球Q所处的电势大小不变,所以电场力不做功.洛伦兹力时刻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不做功.所以只有重力做功.设:当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小于90°)时,小球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可得:mv2=mgR·sin α ①;对小球Q受力分析,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重力正交分解,分解为垂直于绳方向的G1,和沿绳方向的G2.沿绳方向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所以沿绳方向的合力F= ②,沿绳方向的加速度a1= ③,联立①②③式解得:a1=2g·sin α,垂直于绳的方向的力G1=mg·cos α,垂直于绳方向加速度a2==g·cos α,小球Q的加速度a==g,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6.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有界磁场关于x轴对称,y轴刚好与磁场左边界在坐标原点处相切,在坐标原点处有一粒子源,可以沿x轴正方向连续地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q的不同速率的正、负电荷.已知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若粒子不能从半圆的直径部分射出,则(  )
A.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大半径可能为R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为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扫过的面积最大可能为(π-1)R2
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可能为
【解析】
若粒子源沿x轴正方向射出不同速率的粒子,要使所有粒子不从直径PQ射出磁场,则速率最大的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R,最短时间t==,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qv1B=m,解得:v1=,故A、D正确,B错误;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扫过的面积最大为4×,故C错误.
【答案】AD
7.光电倍增管是用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加以放大的装置,如图是其相邻的第i个倍增极和第i+1个倍增极的示意图.若在空间施加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当动能为E、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垂直第i倍增极射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B<,电子不会被第i+1倍增极收集
B.若B=,所有电子都被第i+1倍增极收集
C.若B>,电子不会被第i+1倍增极收集
D.改变磁感应强度B,电子从第i倍增极运动到第i+1倍增极的时间仍然相同
【解析】动能为E、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速度为:v=,从第i倍增级最左端射出的电子刚好到达第i+1倍增级最右端时,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如图1所示.
则有:r1=,r1=a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evB=m
解得:B=.
从第i倍增级最右端射出的电子刚好到达第i+1倍增级最左端时,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如图2所示.
则:r2=a,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evB=m,解得:B=,所以当<B<范围内,粒子能够被第i+1倍增极收集,故A、C正确;当从第i倍增级最右侧射出的粒子刚好到达第i+1倍增极最右侧时,所有电子都被第i+1倍增极吸收,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3,如图3所示,(2a-r3)2+a2=r,r3=a,则B=,B正确;改变磁感应强度B,电子从第i倍增极运动到第i+1倍增极轨迹对应的圆心角发生变化,轨迹的长度发生变化,运动的时间不相同,故D错误.
【答案】ABC
8.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P为y轴上一点,Q为第一象限内一点,OQ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θ=37°.在POQ范围内有垂直xOy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此区域外有垂直x轴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P点以初速度v0垂直y轴发射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带电粒子经过OQ上M点(图中未画出)进入匀强电场,运动一段时间后又从M点进入磁场,不计重力,sin 37°=0.6,cos 37°=0.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OP的距离为
B.带电粒子从P到第一次经过M的时间为
C.带电粒子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M的时间间隔为
D.带电粒子第二次和第三次经过OQ线的时间间隔为
【解析】
带电粒子两次经过M点可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第一次经过M点时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向.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带电粒子带负电,在磁场中运动转过的圆心角为a=.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设圆周运动半径为r,有qv0B=,解得r=,根据数学知识可知OP距离L=rtan θ+r,解得L=,故A正确.带电粒子从P点第一次经过M的时间t1=T=,故B错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2v0×=,故C正确.粒子第二次经过M点后做圆周运动到OQ线上,绕过的圆心角β=180°-2θ,做圆周运动的时间为T=.故D错误.
【答案】AC
二、计算题(共5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9.(16分)如图所示,K是与金属板M距离很近的灯丝,利用加热系统给K加热可以产生初速度不计的热电子,N为金属网,MN接在输出电压恒为U的高压电源上,M、N之间的电场近似为匀强电场,系统放置在真空环境中,正常工作时,若单位时间内从K发出的电子数为n,经M、N之间的电场加速后大多数电子从金属网的小孔射出,少部分电子打到金属网丝上被吸收,从而形成回路电流,电流表的示数稳定为I.穿过金属线圈N的电子,经聚焦系统会聚成很细的电子束,打在工件上产生高压力和强能量,对工件进行加工.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不计电子所受的重力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求穿过金属网N的电子的速度大小以及单位时间内被金属网N吸收的电子数;
(2)电子在聚焦时运动方向改变很小,可认为垂直打到工件上时的速度与从N中射出时的速度相同,并假设电子打在工件上被工件全部吸收不反弹,求电子束打到工件表面时对工件的作用力大小;
(3)已知M、N两板间的距离为d,设在两板之间与M相距x到x+Δx的空间内(Δx足够小)电子数为ΔN,求与x的关系式.
【解析】(1)电子在MN间运动只有电场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eU=mv2
解得:v=
电流表的示数稳定为I,故在单位时间内打到金属网N上被吸收的电子数为: n′=;
(2)单位时间从N射出的粒子数为n-n′,故在Δt时间内到达工件处的电子数为:n2=(n-n′)Δt;那么,从作用效果来看,在Δt时间内,有n2个电子与工件作用时速度由v减为0;设电子受到工件的持续作用力大小为F,由动量定理可得:
-FΔt=0-n2mv=-(n-n′)mvΔt;
所以,电子束打到工件表面时受到工件的作用:
F=;
故由牛顿第三定律,电子对工件的作用力:
F′=F=;
(3)设与M相距x处电子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
ex=mv′2
由于Δx足够小,故可认为电子从x运动到x+Δx的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运动时为:Δt=;
所以n=;
则==n.
【答案】(1) (2) (3)n
10.(16分)如图所示,三个同心圆Ⅰ、Ⅱ、Ⅲ,圆Ⅰ的半径为R;圆Ⅱ的半径为2R,在圆Ⅰ与圆Ⅱ间的环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圆Ⅲ是一绝缘圆柱形管的横截面,半径为4R,在圆Ⅱ与圆Ⅲ间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在圆心O处有一粒子源,该粒子源可向各个方向射出速率相同、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粒子重力不计.粒子源射出的粒子每次经过圆Ⅱ且与该圆相切,之后粒子均进入另一磁场.
(1)求粒子的速度大小;
(2)若进入匀强磁场B1的粒子刚好垂直打在圆Ⅲ的管壁上,求B1的大小(可用B表示);
(3)若打在圆Ⅲ管壁上的粒子能原速率反弹,求粒子从O点开始到第一次回到O点所经历的时间.
【解析】(1)粒子运动轨迹如图:由牛顿定律可得:
qvB=m
由几何关系可知:r+R2=
解得:r1=R,v=.
(2)由牛顿第二定律:
qvB1=m
由几何关系可知:
r+=
解得:B1=,r2=3R.
(3)由几何关系可得:圆心角:θ1=127°
圆心角:θ2=53°
粒子运动的第一段圆弧长:l1=2πr1
粒子运动的第二段圆弧长:l2=2πr2
由轨迹的对称性,粒子第一次回到O点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vt=2
解得:t=.
【答案】(1) (2) (3)
11.
(2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建立x、y轴,沿竖直向上方向建立z轴,空间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电场和磁场在图中均未画出).现在z轴上坐标为(0,0,h)处放置质量为m的带电颗粒P,颗粒P恰好处于悬浮状态.某一瞬间颗粒P分裂成质量不等的a、b两个小颗粒,其中颗粒a沿x轴正方向水平射出、恰好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颗粒b则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当颗粒a、b相距最远时,同时撤去电场和磁场(不考虑撤去电场和磁场所产生的任何影响,也不考虑分裂之后颗粒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颗粒P所带的电荷量q;
(2)小颗粒a、b的动能之和Ek;
(3)小颗粒a、b落地点的坐标.
【解析】(1)颗粒Р处于悬浮状态,即所受合力为零,由力的平衡知识得:qE-mg=0,解得:q=.
(2)小颗粒a做圆周运动,则有:
qaE-mag=0,qaBva=ma
小颗粒b做圆周运动,则有:qbE-mbg=0,qbBvb=mb
a、b分裂瞬间,满足动量守恒,即有mava-mbvb=0,同时ma+mb=m
由上面六式解得:
va=,vb=,ma=m,mb=m
所以小颗粒a、b的动能之和
Ek=mav+mbv=.
(3)小颗粒a、b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均为T=
当a、b在y轴正上方时相距最远,此时撤去电场和磁场,a、b均做平抛运动,其下落时间均为t=.
所以,小颗粒a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a=vat=
小颗粒b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b=vbt=
所以,小颗粒a落地点的坐标是
小颗粒b落地点的坐标是.
【答案】(1) (2) (3)小颗粒a、b落地点的坐标分别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