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0-30 11: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上游景观河道迂回曲折
两岸多湖泊沼泽
河水清浅而稳定龙 羊 峡青铜峡河套平原壶口瀑布壶口瀑布 黄河入海口黄河流入渤海黄河的治理第一篇识黄河黄河的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
流经的省区
流经的地形区
上中下游的划分
主要支流识黄河唐代大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巴颜喀拉山
“海”:渤海渤海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渤海黄河流经的省区黄河流经省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水系图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河口孟津黄河上中下游划分及主要支流1、黄河的基本概况(1)黄河的源流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主峰雅拉达泽峰,曲折东流注入渤海,黄河的源头叫约古宗列曲。
黄河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的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
黄河流形如一个巨大的“几”字。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非第二大河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说明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第二篇颂黄河黄河贡献之一:孕育中国文化颂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黄河流域生活劳动。在陕西西安附近,发现的远古时代村落的遗址,距今约6000年。在河南安阳附近,出土的许多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事商朝的遗物,距今3000多年。1954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属于仰韶文化系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半坡村落遗址。
半坡遗址距今约5000多年;在那里出土了大量的房址,窑穴、陶窑遗迹、成人墓葬、儿童瓮棺葬,还出土了大量的各种质地的石制生产工具和陶器。在这里,人们还发现了白菜籽和粟,以及饲养家畜的圈栏痕迹。
黄河贡献之二:提供灌溉水源
塑造冲积平原颂黄河塞上江南黄河贡献之三:蕴藏丰富水能资源颂黄河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黄河梯级开发最密集的河段在哪里,为什么?2、黄河的奉献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供人们发电。
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可供人们饮用和灌溉农田。
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使“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第三篇忧黄河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黄河第一次泛滥,发生在公元前602年的周定王五年,从那时一直到1938年国民党扒花园口,2540年间,黄河共计溃决了1590次,大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100年一次大改道,世界江河之中,黄河大概是最暴虐的一条河流。忧患:
下游——“地上河”暴雨季节,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
时随处都有决口危险。历史上,黄
河多次迁徙改道。地 面“地上河”动画演示下游景观黄河入海口
地上河景观河道宽浅,水流平
缓;
泥沙淤积,河床
升高为地上河;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3。48
1。19兰州6。67
1。67陕县37。7
16。0利津24。7
11。5河口忧患: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中游景观 水土流失严重壶口瀑布支流多,水量大。
含沙量大。
河道上下段为峡谷落
差大凌汛忧患:
上游荒漠化、凌汛 荒漠化 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玛多县,大部分牧草由于干旱,早早枯死;许多肥美的牧场被鼠害毁得千疮百孔;干涸的河床上布满龟裂的土层和黄沙;雪山的雪帽已消融;碧波闪烁的湖泊和沼泽地大面积萎缩,甚至消失……和扎陵湖、鄂陵湖一样,星宿海现在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湖泊,其它的均已干涸。湖边的许多草场已经被大片沙丘所覆盖,绿色的草地现已变成了荒漠。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牧民才旦说:“原来这里水草丰美,小时候放牧,这里的草有一两尺高,小羊羔跑到草里找都找不到。有时拾牛粪,由于牧草茂盛稍不留心就找不到牛粪袋。而现在牧草越来越稀少,以前我家300来只羊,草也够吃,现在50只都不够吃。如果草原生态再持续恶化,我们只有背井离乡,到别处租借牧场过日子”。黄河源头草场退化生态堪忧   黄河断流
???  黄河下游在1972年—1998年的27年中,共断流21年,累计1050天。
1972年黄河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导致黄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第一次未能入海就干涸了。那年黄河断流15天,并在随后的10年中间歇性地出现断流。
1985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且断流时间越来越长。1996年,黄河断流133天。1997年,由于干旱,黄河断流长达226天,这一年, 河水有很长一段时间未能流到黄河出海所流经的最后一个省份山东省。
黄河流域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现象。第四篇救黄河填表归纳:荒漠化
凌汛还林还草
引爆水土流失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加固大堤
地上河黄河源头黄河上游黄河中游黄河下游人水和谐1、黄河的发源于 高原的 山脉,自东往西,最后注入 海。长度是5464 千米,是我国的第 长河。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 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高原。
3、黄河多水灾的河段是 因为是“地上河”,治黄的关键是在 地区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驶向胜利的彼岸练习青藏巴颜喀拉渤二最多黄土下游中游的黄土高原